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批评的方法     
表扬是一种激励方式,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方式.它是开展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要真正做好批评工作并不容易.原因在于,尽管人人都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是谁个一旦成了被批评者,往往因自尊心作祟,接受起来总是不甚痛快.如果批评的方法再不适当,很可能会出现违背批评者初衷的结果.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注意开展批评的方法.下面我们不妨介绍几种形式: 一、领导示范法.领导者真心诚意地  相似文献   

2.
王雨秋 《侨园》2011,(7):24-25
每一个人都懂得人以食为天的道理,因为人们吃的东西是保证健康成长的营养之物,这就要求"进口"的东西必须卫生、安全.但最近从全世界却不时传来有关食品出问题的"噩耗",让人不寒而粟.  相似文献   

3.
"不折腾"是确保30周年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贯穿新中国辉煌历史进程的至关重要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进程及效应。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倾向而有所侧重的丰富充实的"折腾"与"不折腾"思想,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相关问题上的是非得失,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寻找到实现"不折腾",力图避免"折腾"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想上不容干扰,路线上不容否定,道路上不容模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重人治、轻法治的四种偏向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实际上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和主张:一种是"法治",另一种是"人治".公开不赞成"法治"的情况不多,但在行动上轻视"法治"、偏爱"人治"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其表现有: 首先,夸大思想教育的反腐败作用.片面强调对人的思想、精神灌输作用,很明显这是以"人治"为特征的."法治"是根据国家和全体公民的最高利益及意志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为准则,具有极大的强制力.勿容讳言,我们并不否认思想教育反腐败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国际社会广泛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来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在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任意以一种强势文化来改造民族文化,这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特征的丧失和消亡;二是片面强调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拒绝吸纳外来文化的有益养料,这将导致民族文化走向倒退与衰落.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既要冲出民族和地区的界限,从国内外别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新鲜的养料,又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谓"断层",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宣传教育、党的方针政策等不能正常贯彻、不能正常开展、不能显示成效的现象.我认为,日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断层"现象. 一、思想认识上的"断层".这是指某些单位的领导和干部(包括某些专职政工干部),由于不重视或不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在两个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产生的"断层",或称之为认识"不到位"的"断层".这种思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党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一句反腐不是"势利店",看似不经意,实则深思熟虑,意蕴深远。随着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舆论倾向和氛围,例如现在有一种反腐"权力斗争"论调,认为反腐是看人看地方下"菜碟"。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这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庄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及和谐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庄子的"以鸟养养鸟"思想启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不要把自我与他人对立起来,二者本质上是共生关系.庄子认为,人与人相处不要"以我为尊",也就是要放弃"以己养养鸟"的出发点.庄子要求人们与人交往,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行业.但在我们国家,却还处于刚刚起步.也许经常会有人问,公共关系是一个什么"行当"?也许,它是一个专门拉关系,搞开后门的吧,更有的人还会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为搞公共关系的人一定都是年轻漂亮的小姐,她们周旋于各种社交场合,为企业  相似文献   

10.
"公共关系"一词,源出美国,其英语原文是"Public Relations".虽然今天许多企业都设立了公共关系的部门或机构,但许多人对公共关系这一个名称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公共关系都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个特征是随着公共关系的作用不断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因而,公共关系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对公共关系有下列几种典型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政协委员、国边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林毅夫在与记者交谈时说:中国必须走向世界,这毫无疑问.但现在很多人在"赶最后一班车",好象这次赶不上,以后就没有了.在这种心情中,沿海赶,内地赶,东南西北都在赶.一时搞不上去,就拔苗助长,下任务,定指标.我不赞成这种倾向. 林毅夫说:机会是连绵不断的.从眼前看,国际市场上确有一些新动向.日币、台币、港币等升值,这些同家和地区的劳动成本提高,对我们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利.但从总体上说,国际上劳动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国共产党人处理“两制关系”的思维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历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再到构建"和谐世界"的历史跨越.特别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主旋律由"对立统一的斗争"哲学到互不干涉的"和平共处",再到多合为一的"系统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创新,也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两制关系"的全球意识和世界胸怀.  相似文献   

13.
甲乙两种异质文化相遇相融,大致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以乙化甲,二是甲乙并尊或并斥,三是以甲化乙.具体到"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就是比较研究的三大格式:以西化中,援中入西;中西并尊,或中西并斥;以中化西,援西入中.考察明末以降四百余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这门学问已经来到"全盘化西"的"拐点"上:止步于"以西化中"已经没有出路,止步于"中西并尊"已经没有出路,止步于构建"普世哲学"已经没有出路;只有"全盘化西",才是中国哲学之唯一出路.所谓"化西",就是"吃掉"西学,"消化"西学;所谓"全盘化西",就是"全方位地吃掉"西学,"全方位地消化"西学.我们祖先在五千年的长史中,已经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格式系统",我们就可以拿这个"格式系统"去吃掉西学、消化西学,最终把"西方哲学"变成"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产出"新中国哲学",就象我们曾经拿这个"格式系统"吃掉佛学、消化佛学,最终产出"禅宗"一样.中国当代学人,要拿出"禅师"的勇气与气魄来.我们曾经用八个世纪的时间"全盘化佛",明末以降中西哲学之较量,已历四个世纪,再用四百年,我们还是有机会用中华"格式系统"吃掉、消化"西方哲学",开启中华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问题,除了经典的"列宁说法",还有一来源说、两组成说、多来源多组成说等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都围绕"列宁说法"展开并形成两种倾向:一种倾向直接肯定"列宁说法"来自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另一种倾向则是对"列宁说法"质疑,认为"列宁说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自主解释和独立发挥,并认为"列宁说法"与"恩格斯表述"有根本差别。在这两种倾向中,前者没有追溯到"列宁说法"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来源,后者则执着"列宁说法"与"恩格斯表述"的差别。对此问题的考辨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新解:一是从文本考据来看,"列宁说法"不仅有其"恩格斯—杜林论战"的根源,而且在马克思那里就有其最初的"来源和雏形";二是从"文本—实践"互动的解释学原则来看,理解"列宁说法"不能只看表述,更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传播史和解释史的互动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敏生兰  陈小丽 《学理论》2011,(13):23-24
从建国之初至今的六十多年,中国宗教经历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到"宗教是文化",再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尔后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历史变迁。这一变迁既是我们党对宗教认知的不断完善,也是执政党与宗教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面对当前宗教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更需要以一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认识与对待宗教,从而在处理宗教问题上更好的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学会怎样忙     
人是应该要忙的,但忙的类型和性质有所不同,忙的方式也不一样。懂得"忙"里蕴含着的不同内涵和掌握忙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学会怎样忙才有意义。按星云大师的说法,忙有四个层次或四种类型:气定神闲的忙、心浮气躁的忙、开开心心的忙和不甘不愿的忙。所谓"气定神闲的忙",即人忙心不忙。通过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问题上,单从社会主义国家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往往都带有一种"左"的情绪或倾向,它是导致"两制"关系走向决绝对抗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左"的情绪或倾向与忽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理论有很大关系。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三点: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具有时空上的承继性;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不完全是一对在时空上平行的敌对体。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反思省察历史与现实,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官与厚道     
电影<手机>里有一句精典台词"做人要厚道",被评为200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首.目前这句话在网络、荧屏、报刊杂志等媒体以及我们的日常评论中经常出现,它的流行显然是对社会上出现的很多不公平、不厚道事件的回应,体现了社会普遍的价值倾向,令人欣慰.所谓厚道,就是诚实本分、有仁慈之心、宽容之量."厚道"二字虽然朴素,却内涵丰富、意味隽永.  相似文献   

19.
对于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攻势人们谈得已经比较多了,然而还有一种来自我们自身内部的"和平演变",人们则重视不够.其实这后一种"和平演变"也同样是非常危险的.宋平同志说:"腐败与'和平演变'是有联系的,腐败也是'和平演变'的一种表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此作了更全面的论述,他说:"少数人以权谋私、行贿受贿、  相似文献   

20.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经常在"人权"问题上做文章,攻击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胡说我们国家不讲"人权","不把人当人".他们振振有词,好象抓到了什么把柄似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权"?他们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有什么不同?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什么是"人权"?对"人权"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作历史的具体分析.所谓"人权",泛指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政治家认为这种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