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度日本预算案中国民负担增加了。自小泉政权执政以来,其五年的预算所增加的国民负担合计上升为13兆日元。小泉连年增加平民负担,完全可以称之为“推卸负担之王”。小泉内阁编制的2002年度至2006年度五次预算案中,合计新增国债170兆日元,累计国债已达605兆日元。前一个五年间即从1997年至2001年度五次预算的新增国债总和为153兆日元。当时自称是“借钱大王”的小渊首相执政五年间的新增国债也不如小泉首相执政五年间借的钱多。也可以说小泉首相就是“历史上最恶劣的借钱之王”。为什么小泉成为“历史上最恶劣的借钱之王”?因为他的“改…  相似文献   

2.
日本全民对于日美同盟这一大和民族复兴的杠杆有着共识,这是不会因小泉下台而轻易改变的。日本政坛重新洗牌8月8日,在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对108票否决小泉首相任内两大目标之一的邮政民营化法案后,对本党投票倒戈者深感不满的小泉纯一郎,随即表明他将解散众议院、重新验证日本的主流民意。随后,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于9月11日进行众议院选举投票  相似文献   

3.
在多边合作中推进中日关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关系是东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日两国都是具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的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中日合作对东亚的稳定与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中日双边关系近来受到历史问题、美日安保条约扩大和钓鱼岛争端的困惑,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多边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中日两国可以通过推动东北亚、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体系的建立进程来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为此,两国必须承认彼此在东亚合作体系中共同的主导作用而不是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4.
在中日朝韩俄蒙这东北亚6国中,日本同时与中朝韩俄存在历史问题纠纷,处于一个被半包围的状态,因此在外交上打开一两个突破口就成为小泉末代内阁想实现的遗愿。近期日本外交的一些动态表明,支持率呈直线下降趋势的小泉内阁已经重拾其40个月前的主张,将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作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外交努力。2月上旬的日朝政府间协商,首次采用了“捆绑式”谈判方式,同时就各自关切的若干议题进行谈判。看得出来,日方有意用经济援助方式清算日朝历史旧账,而要价不过是朝方让尚在人世的被绑架者回日本,以及引渡当年的一名绑架者。但是对于与俄…  相似文献   

5.
6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归根结底反映了中日两国发展道路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使中日和平友好关系得到溯本清源的历史回归.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日关系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反映两国在发展道路上的新变化.从中日关系的跨时代的视角上,审视两国关系的历史经纬及其规律性,能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地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199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这一条约的签署,确立了中日两国在冷战条件下以抵御苏联威胁为目标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两国发展互利互惠经贸关系的政治基础,成为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2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经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充分显示了这一条约的巨大历史意义和作用。但是,随着  相似文献   

7.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9日公开表示:“8月15日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的承诺依然有效,因此我认为应该恪守。”这一表示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广泛忧虑。在17名小泉内阁成员中,两人发誓将在8月15日二战终战61周年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另有10人明确表示不去参拜。  相似文献   

8.
周永生 《南风窗》2012,(16):38-40
由于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初期并没有根本解决,加之受到日本右派势力、亲台势力等的干扰,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进一步深化,原来在友好旗帜下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并有日益突出的趋势。40年前(1972年)的9月29日,中日两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简称《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和日本结束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  相似文献   

9.
郭凯 《南风窗》2008,(18):80-82
在官方正面纪念历史、冷处理靖国神社问题、淡化历史细节分歧的前提下,中日两国攸关政治经济实质利益的交往,就没有必要以一方的让步来"埋单"。从战术上看,只有中日之间的交易在各自国内都有挑剔的声音,才会是公平的买卖。  相似文献   

10.
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悍然参拜了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虽然从进门到退场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可是它所引起的抗议声浪却久久地在日本列岛上空回荡。小泉作为21年来第一个胆敢在日本战败日跨进靖国神社大门参拜的首相,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备受人们的唾骂和谴责。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日关系已降低到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冷点:最高层连续几年没有实质性接触,在2005年的两个重要场合——11月份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和12月份首届东亚峰会——两国首脑的会面仅是礼仪性的,在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之间(更何况是近邻),这不能不说是很不正常的。2005年,中国民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示威和一直持续到9月份的反对日本“入常”的运动。对不少人来说“,日本问题”上升为中国外交中的最大难题。而在日本,“嫌中”情绪也明显上升,小泉重组内阁,保守势力主导了对华政策。中日关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日本打出意识形态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结束了战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中日关系重回和平、友好、合作的轨道,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和地  相似文献   

13.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于今年9月卸任,他为自己准备了隆重的"谢幕演出".6月29日,小泉访美时受到"元首级"接待(日本的国家元首是天皇),并破例被允许与美国总统布什同乘"空军一号"由华盛顿飞往田纳西州.7月中旬,小泉还飞往俄罗斯,参加八国峰会,以此来告别国际舞台.为了烘托气氛,小泉甚至要求内阁成员到日本阁员从未去过的国家,进行"战略出访".这样的国家可能多达82个.而在所有这些"谢幕演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泉政府亚洲外交的突然"转向".人们不禁要问,在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本的亚洲外交真的会发生重大转变吗?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有着各自的生产要素优势(中国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拥有优势;日本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拥有优势),通过发展中日经济合作,促使两国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促使两国的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源泉充分涌流,这就是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换句话说,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13日,在美国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进入严冬状态的背景下,中同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和韩国总统李明博会聚日本福冈县,举行了三国历史上首次不借助外部平台的首脑会晤。中国领导人以“朝去晚归”的方式一日往返日本,中、韩两国领导人在同一天进入日本共商大计,恐怕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吴寄南 《国际展望》2012,(5):1-13,142
中日两国在明显增多的不和谐噪音中迎来了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人们注意到,近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与对立逐渐凸显。中日两国缺乏战略互信已成为影响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一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中日关系的大局,扩大两国共同战略利益的交汇点,克服彼此间的隔阂和疑虑,将中日关系推进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28日,小泉首相开始对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其目的:一是着眼于中亚地区占世界4-5%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小泉出访前表示:"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希望同能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支持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反恐行动.三是援助中亚国家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以扩大日本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与中、俄展开地缘战略意义上的争夺.因此,日本政府这一"为地区稳定与发展积极参与中亚事务"的外交政策将包括两大重点:获得更多的中亚能源;扩大对中亚的地缘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俄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从20世纪初起,在两国的交往中便出现了民间组织的身影,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中俄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俄两国民间组织的交往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锤炼,在21世纪新型国际形势的要求下展开了宽领域、多层次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柬埔寨都是历史悠久的亚洲文明古国,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1958年7月19日,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中柬正式建交,两国传统友好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08年是中柬建交50周年。中柬两国政府达成共识,确定2008年为“中柬友好年”,将联合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共同庆祝和纪念中柬关系发展史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  相似文献   

20.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5,(9):9-10
胡锦涛会见小泉纯一郎国家主席胡锦涛于亚非峰会后在下榻的饭店会见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针对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难局面,胡锦涛希望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中日友好、维护亚洲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出发,深刻反思和妥善处理,并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了5点主张。小泉表示,日方愿根据胡锦涛主席提出的5点主张的精神,积极推进日中友好合作关系。胡锦涛最后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会晤为契机,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分歧,克服困难,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