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威胁老母亲     
老母亲越来越固执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每次我们回家,她都会早早地准备一大桌饭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我们走后,剩饭剩菜她要吃好几天。本来我们回家是为了看望她,让她享受子孙绕膝的温暖和快乐,没想到反而加重她的负担,于心何忍?再说,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的,哪还吃得下啊?劝说了她很多次,无果。  相似文献   

2.
我女儿高中毕业不久就拿到了驾驶证。大学毕业后,她远嫁新加坡。今年暑期回家探亲时,我发现她居然不再驾车了。难道她在新加坡不开车?  相似文献   

3.
清晨 《党课》2006,(9):82-83
那天,妻子下班后把翻新的棉被褥从老远的地方用出租车拉回家。车到社区门前,只见大门紧闭。怪事,平时尽管社区大门管得很严,但居民出入还是很方便的.栽有居民的车辆出入也很自由,今天是怎么啦?她正想让门卫打开大门。一位门卫已经走到车前,礼貌地对她说:“阿姨,对不起,院里正在修路.修路期间车辆一概不能进院,只能停在门外了。”院门离家门还有五六十米的距离,而被褥大大小小有3件,体积又大,她一个人怎么能拿得了呢?正在发愁.两个门卫走上前来,说了声“阿姨,我们来帮您”,便一人抱起了一捆。轮到她.只剩下了一床最小的褥子。  相似文献   

4.
回家吃饭     
艾迪 《党课》2014,(17):106-108
有人说,回家吃饭有什么复杂和好讲究的?但实际上,很多人吃了一辈子饭幸福感都不强。儿时牵着妈妈的手去菜场买菜的情景,是我们许多人心中永远的记忆;妈妈在厨房忙活的背影,是每个人心中的柔软。在你心中,最感动的回家吃饭是哪一次呢?有人说:在每个孩子心里,妈妈永远是最伟大的厨师。那在你的心中,你最爱吃的那道妈妈菜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朱世忠 《共产党人》2009,(24):53-54
1977年恢复高考,我的恩师陈静英从宁夏固原杨郎陶庄小学考入复旦大学。她走后,用书信与我们村上的乡亲和她的学生联系。后来,书信少了,再后来,就失去了联系。我们推测,她大学毕业后应该留在上海工作,现在也已经退休了。我们常挂念,陈老师身体可好?生活得怎样?恕我不敬,我们犯嘀咕,难道有了什么让我们不愿意想像的意外?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11):72-72
重要角色 女儿回家对我说:“学校组织文艺汇演,我在班里的《天仙配》中饰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并拿出她排练时的照片说:“您看看就知道了。”我看了半天都找不到她。我问:“你在哪儿?”  相似文献   

7.
面孔     
《廉政瞭望》2011,(16):10-10
项炜伊:“奇迹女孩” 7月23日,2岁的小伊伊随父母乘坐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动车组回家,不料遭遇横祸。列车追尾后26小时,她最后一个获救,并被称为“奇迹女孩”。在医院里,迷糊的她对护士说:“妈妈,你去哪里了?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  相似文献   

8.
连谏 《党课》2011,(24):73-74
私底下.我曾为她多次呜过不平,因为曾目睹她的丈夫明明自己拿着感冒药盒却还要问她:饭前还是饭后吃?一次吃几颗?我们一起旅行时,她丈夫一日不知要电她几遍,无非是干净袜子放在哪里了?收煤气、水费的人等在门口,他却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缴费卡……诸如此类的事情总发生在她的婚姻生活中,为此,我时常取笑她的无底线贤良主义,把在事业上雷厉风行的男人生生贤惠成了生活低能儿。  相似文献   

9.
苏勇 《当代党员》2007,(5):47-48
“妈妈,春节我就不回家了,在这里做家教,赚点钱,减少家庭的负担。同时请干妈放心,我在这里很好,上学期考试各门课程都是优,请她不要担心,她对我们家的付出太多了。”2007年春节前夕,涪陵区居民孟少兰收到在武汉工程大学机械系读书的儿子胡岂伟寄来的一封信,“妈妈,请转告干妈,我在这里给她拜年了!”  相似文献   

10.
上篇 那是一个春风微拂的傍晚。 我同往常一样,乘车回家。同座位的女孩儿是个刚刚工作的大学生,说话细声细气儿,斯斯文文的。几句应答之后,她指着我手中的书问道:“雪峰是谁?为什么胡耀邦要给他题词?”看她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便将在《回忆雪峰》、《雪峰文集》、《鲁迅研究》、《鲁迅传》等书中了解的情况,尤其是冯雪峰与鲁迅之间的友谊向她做了一个略述。 1 冯雪峰是鲁迅的忠诚学生 和亲密战友。 1903年6月2日,冯雪峰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县南乡一户农民家庭,取名春福。他9岁入私塾,16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更…  相似文献   

11.
当我舟车劳顿赶回家时.我妈说的第一句话竟是:“野孩子终于回家了。”妈说:“回来工作吧。和妈妈住在一起.每天下班都有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好不好?”我说:“不。我现在在贵州挺好的!”妈说:“你回答也太直接了吧。”我给妈妈看我一年来在贵州拍的照片.给她放宣传贵州的碟片《多彩贵州》来看。妈不时指着电脑大叫:“噢。这就是黄果树瀑布啊?真够壮观的!”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果园     
1980年10月,秋高气爽,正是农民收获的季节,服役两年的我回家探亲。刚进家门,就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弯着腰晾晒玉米的她,累得汗流浃背。为了养育我们6个兄妹,母亲透支了自己的岁月,此时只有44岁的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却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1933年4月26日,在上海国民党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的法庭上,一个年青妇女正在厉声怒斥旁边一个低着头,浑身颤抖的人,“无耻叛徒,有什么脸面来见我?赶快滚开,不要站在我的面前玷污了我的眼睛。”法官企图阻止她,“你怎么敢在法庭上大喊大叫,破口大骂?”她轻蔑地说:“这是什么法庭?这是保护坏人,镇压好人的地方,是保护国民党投降卖国的地方。我就要骂叛徒,将来我们还要审判你们这些‘法官’!”“这么说你承认是共产党了?”法官奸诈地说。“我就是共产党。我们共产党就是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投降卖国的国民党。”她豪迈地…  相似文献   

14.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0,(22):33-33
溏心写了一段文字:“刚挂掉妈妈的电话,她说没事,就随便打打。而如果别人接了电话告诉她我死了。她会不会疯?有个20岁的女孩活生生突然死了,面对镜头,她的,父亲不敢哭不敢怒,且在悲痛之余居然还有余九忌惮所谓的‘关系’。难以想象‘权’在民间是个神马东西。凡人如我们,这样生存多少年后,会不会从哭着说要讨个说法的哥哥,变成一个说‘我是,是怕’的父亲呢?”  相似文献   

15.
最近,杨琼时常在家能闻到一股酸味儿,一问究竟,原来是妈妈在家熏了醋,她说这样做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预防感冒。对此,杨琼不解地说:“天天喝醋效果岂不是更好?”在家里熏醋,真的可以杀菌防感冒吗?隔段时间就要熏一次“我以前最喜欢吃醋了,现在看到醋就想到熏醋的那股味道,很不舒服。”杨琼还因前一天回家闻了熏醋的气味儿,有些没返过劲儿来。  相似文献   

16.
走近刘丽英     
已经65岁的刘丽英,原本已清理完办公室,准备交钥匙回家了,却"意外"荣升中纪委副书记。对此,她有何感想?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有人说:"查案子搞得人心惶惶。"谁惶惶!老百姓惶惶吗?有问题的人才惶惶!查案子要板上钉钉带弯钩,不是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而是让你永世不得翻案。有的人花钱买官,纪检干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有政绩就该重用。我不是刘伯承的女儿。我与任何中央领导同志没有亲属关系。我的约法三章是:一不接受采访,二不参加庆典,三不接受吃请。采访刘丽英很难,这是全国新闻界的共识。在十五大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17.
子君 《红岩春秋》2010,(3):41-45
饶国模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但在与之相伴14个年头的外孙女夏丹霞心目中,外婆饶国模又是怎样的形象?有哪些往事沉驻心底?让我们跟随夏丹霞的娓娓追述,走进她对外婆的那份宛然记忆……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中二年级的邓海香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校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她健康活泼的身影,在她的生活空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她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无私助人的爱心。不熟悉她的人一定会认为她有疼她爱她的爸爸、妈妈,有个令人羡慕的温暖的家。然而了解邓海香身世的人都知道,她是在一个寒冷的深秋,被好心的爷爷在木桥下面捡抱回来的......1983年11月23日,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乡青山村,58岁的邓兆全老汉走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听到桥下传来微弱的哭声。邓兆全寻着声音上前一看,只见一床旧棉被中包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弃婴。望着弱小而又无辜的…  相似文献   

19.
周末,笔者与女儿去图书大厦购书。结账时,笔者提醒收银员购买购物袋时,她看到我们买了八九本书重量不轻,便问到:“您要一个大袋子装一起?还是两个小袋子分开装?”点滴间,她读懂了一名顾客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