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峰会通过了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大中东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几十年,美国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等各个方面,对中东地区22个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造".美国的计划雄心勃勃,但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大中东计划"将仅仅是"计划".  相似文献   

2.
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是美国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三次大选如美国所愿,选出了他们认可的领导人,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实施似乎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会一帆风顺地在中东地区实现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一朝一夕难以改变,强行推行西方式民主不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将是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东是上世纪才出现的政治地理概念。这一名称起源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欧洲人以自己的居住地为起点,将东方国家按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它包括22个国家,其中18个是阿拉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余年来,中东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4.
去中国访问,感觉就像回家埃及拥有人口7200万,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军力最强的阿拉伯国家。对整个中东地区来说,埃及的一举一动都是“风向标”。作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穆巴拉克的影响力不言而喻。78岁高龄、执掌埃及25年,使他成为硕果仅存的中东老一辈权威领袖、中东一个时代的象征。很多报道中,穆巴拉克都被描述为“典型的铁血强者”。  相似文献   

5.
世界之窗     
群雄逐鹿波斯湾4月2日,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赶往中东,目的地是波斯湾,那里被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湾”和“海湾”。富有的波斯湾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长约990公里,宽56~338公里,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1,(5):59-59
吴建民在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2月下旬,我出席了在阿布扎比举行的题为“美国、新兴大国与跨国威胁”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的议程上没有关于中东形势的议题。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代表,都认为中东剧变来得很突然。但是,我在同与会的阿拉伯人讨论时,他们觉得并不突然。去年5月,我曾到多哈参加一次国际问题研讨会,会上一住中东著名企业家发言简短,但引起与会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伊朗为什么没有像“金砖四国”一样走和平发展道路?伊朗未来的道路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9·11”事件后,美国先后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的最终结果使伊朗摆脱了敌对的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的制衡。不仅如此,伊拉克什叶派的上台,还使中东隐然出现了一个“什叶派新月地带”,从而为伊朗提供了潜在盟友和广阔的缓冲地带。这种局面是当年霍梅尼“输出革命”想实现而没能实现的长久梦想。与此同时,阿拉伯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具有真正的影响力。这样,中东力量构成的此消彼长,使伊朗在缺少力量制衡的条件下,自动成为影响中东格局的…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14):53-59
过去数十年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向全世界兜售自己的制度模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美国鼓吹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在移植国家先后遭遇了“水土不服”——“颜色革命”随着乌克兰的分裂动荡已基本褪色完毕;“阿拉伯之春”也随着埃及的冲突震荡、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枪炮声不断而演变成了“阿拉伯之冬”;即便是东南亚最以“民主”为自豪的泰国。  相似文献   

9.
目前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使中东和平进程又一次处于战争的边缘。当国际社会纷纷对当前的中东局势表示严重关切、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要求以色列撤军的1402号决议时,惟有美国立场与此大相径庭,布什总统竟表示他能够理解“以色列军队为什么要坚持留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和伯利恒”。为什么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一味执行表面上超脱、实为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呢?个中原因颇耐人寻味。正如布什总统所说:“未来几年的外交政策必须服务于我们在全世界的利益”。所以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美国在中东究竟有哪些战略利益。一、处于核…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总统布什看来,中东之所以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滋生蔓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民主赤字、知识赤字和经济赤字,尤其是民主赤字。为此,他精心策划了“大中东计划”并力保阿富汗、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三国顺利进行大选,目的是“要让民主之风吹遍中东的每个角落”。实际上美国冠冕堂皇的民主盛装之下另有它图。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持续近两周的伊拉克战火仍在蔓延,引起世界普遍关注。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伊朗核危机……中东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动荡局势始终没有平息。谈及动荡原因,有学者认为,虽然不乏中东地区自二战以来的地区内生性问题,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是中东动荡的主要原因。总部设在科威特的"海湾研究中心"主任阿卜杜勒·阿齐兹·本奥斯曼在2013年1月14日"中东网"发表题为《"阿拉伯之春"第三年,从乐观走向失落》的文章认为,"阿拉伯之春"以狂飙突进开始,以地区国家经济衰落、社会分裂告终,既没有建立现代民主制度,也没有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没有向青年人提供他们企盼的就业机会,这  相似文献   

12.
徐占伟 《党课》2007,(9):76-79
7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呼吁重启中东和谈,由巴勒斯坦紧急政府、以色列及部分阿拉伯国家共同参与,但没有提及另一重要力量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而现实情况是,6月10目以来,巴内部两大派别哈马斯与法塔赫(民族解放运动)的内乱使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目前,哈马斯控制加沙,法塔赫占据约旦河西岸,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宣布成立紧急政府,但哈马斯拒不承认,巴勒斯坦出现了两个“政府”对峙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王红艳 《共产党人》2013,(23):41-4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宁夏、新疆、甘肃等省、自治区与中亚、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如今宁夏正在成为阿拉伯国家“向东看”和中国内陆地区“向西开放”两个重要地区两大战略的交汇点。全面实施面向中东以及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开放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发挥宁夏比较优势、构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贾自欣 《党课》2014,(22):54-59
今年6月以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L”)在伊拉克和叙伊边境攻城略地,导致本就复杂的伊拉克局势迅速失控,进而使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乃至中东政策面临巨大挑战。事实上,此次“ISIL”引发的危机,恰恰是美国近年来搅局中东、政策失当的恶果。从目前形势判断,奥巴马政府根本无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5.
百科文摘     
全球妇女参与工作谁为最国际劳工组织资料表明:全球妇女参与工作者百分比在上升,中国有80%的妇女参与工作,是比例最高的国家。瑞典和丹麦是75%,美国60%,英国59%,加拿大58%,法国和德国57%。妇女参与工作最低的是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被雇妇女占8%,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曼和约旦是10%。(伍摘)坚括党委工作“五到位”企业党委全。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五到位”:一、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到位;二、为生产经营服务到位;三、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严、对群众组织领导到位;五、保证监督到位。(一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阿拉伯国家核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直要求建设"中东无核区"的阿拉伯国家掀起了一股"核热潮",目前,正式宣布核开发计划的阿拉伯国家已达到12国。阿拉伯国家的新动向与其倡导多年的"中东无核化"原则大相径庭。一直宣扬"无核化"的阿拉伯国家也弃油气选核能,调整核政策来趟"核浑水",到底为了什么2  相似文献   

17.
杨艳新 《党课》2011,(13):79-82
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东、北非局势发表长篇演讲。这是继2009年6月埃及开罗演讲后,奥巴马两年之内再度全面阐述中东政策。在中东剧变、本·拉登毙命的微妙背景下,奥巴马的“中东新政”格外引人关注。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美国历来视中东地区为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18.
杨艳新 《党课》2012,(3):79-81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背靠地中海、与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比邻而居的以色列在外交方面接连受挫:继与中东传统“盟友”土耳其、埃及反目后,又眼睁睁地看着巴勒斯坦启动了入联程序却无可奈何。由于在巴以问题上曾招致不少国际批评,令以色列本就有限的回旋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眼下正遭遇着严重的外交危机。  相似文献   

19.
梁孝 《党建》2011,(9):60-61
文化操纵是美国的“攻心”之术,其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今年2月以来,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相继爆发“茉莉花革命”,虽然具体情况有所差别,但这次“茉莉花革命”与以前苏东剧变时发生的“天鹅绒革命”、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异曲同工,都是美国通过文化操纵发动软战争,攻掠全球战略要地。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巴勒斯坦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