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剧变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后,一批新的共产主义政党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来。围绕着摆脱历史羁绊、实现党的现代化,东欧共产主义政党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经过艰难复苏,逐步融入到现行的多党竞争的议会体制中。剧变20年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的数量已超过30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来理论界关于东欧剧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 ,国内学术界始终关注东欧问题 ,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东欧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教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分析。笔者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其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 :苏联的影响、东欧国家的现实原因、历史文化原因及其他原因。一、苏联的影响与东欧剧变众多研究者认为 ,东欧剧变和苏联有着直接的关系。成也苏联 ,败也苏联 ,这是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历史动因。①1.东欧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与苏联息息相关根据雅尔塔协定 ,东欧被划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为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带来了先天不足的历史共性。二战结束前后 ,苏联在东…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东欧剧变、冷战结束20周年。为此,本刊特设“东欧剧变二十年后再思考”专栏,约请国外政党高层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撰文阐述最新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1989年后,国际风云急剧变幻: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在动荡分裂中崩溃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希望?中国怎么办?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政治家和战略思想家的邓小平,自然要作出自己的回答和战略选择。邓小平根据“西吃东”、“北压南”这一总的国际战略态势和世界剧烈震荡的情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5.
关于东欧左翼政治力量演变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后十余年中 ,东欧国家左翼政治力量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东欧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 ,东欧左翼政治力量既无力也无意改变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 ,但却承担了塑造东欧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 ,因而同西欧左翼力量相比 ,扮演了不同的政治角色 ,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东欧左翼政治力量的起落沉浮 ,是由其内部的和外部的种种制约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1989年秋冬,东欧上空风云突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原民主德国,政权易手,国家变色。对此,全世界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欣喜若狂,弹冠相庆;众多善良的人们也曾寄予种种希望。然而,时光已过两年后的今日东欧,从波罗的海沿岸到多瑙河畔,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产下降,失业严重;社会沉渣泛起,治安状况恶化;地主反攻倒算,人民失望愤怒。这一幅幅阴暗萧瑟的图画,一桩桩怵目惊心的事实,向一切关心东欧形势的人们说明了许多在剧变前不易讲透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促进了东西方经贸关系的发展。波兰充分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采取了依靠西方高速发展经济的战略,这既加深了波兰卷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也使之必须要面对国际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世界经济的震动,波兰因之外债剧增,国内经济陷于困境,从而为波兰发生剧变埋下了伏笔。石油危机使波兰经济深陷债务危机,波兰统一工人党的解决乏力导致波兰经济持续恶化、社会动荡与反对派组织的成立,加之外部诸因素的影响,波兰最终发生剧变,由此开启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就在80年代中期至末期美苏与东西方发出一片"缓和"之声和人们对"冷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的时候,自1989年下半年的两年多时间里,世界接连发生了东欧剧变、两德统一、海湾战争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这些直接牵动世界全局的重大事态,真是风云变幻,举世震撼。世局剧变的种种事态表明,世界已进入了世纪末大震荡时期。人类开始经历缓和与紧张、稳定与动荡的又一种二律背反。这就使人们产生困惑并亟待回答:为什么在美苏及东西方走向缓和的过程中会发生世纪末世界的大震荡?应如何认识和把握这种大震荡现象及其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拟就上述问题试从全球角度提出以下宏观性的若干思考: 一、自80年代末及进入90年代之后,国际风云骤变,世界剧烈震荡,这表明:持续了40多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重大的变化,一是1989年下半期东欧的剧变,导致德国的统一,华约解体。二是1990年下半期的海湾危机导致海湾战争。三是1991年下半期苏联政局动荡导致超级大国苏联的自行瓦解。这三大剧变其速度之快,影响之大都是战后空前的,难以预料的。它标志战后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交替的转折时期。当前国际上力量失衡,局势动荡多变,世界向何处去?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人民关心与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各主要国家都提出了自己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构想与方案,都想在这一转折时期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新秩序。国内外学术界和报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其中有其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大的分歧。本文想就目前国内外研讨中的几个有分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提供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蒙古的应对战略措施 蒙古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伴随苏联东欧剧变后,选择了东欧型激进改革模式,进入了向"西方式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过渡"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东欧的政治变迁——从剧变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30年间,东欧政治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动荡和艰辛的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欧各国普遍陷入难以自拔的多重危机之中。始于1989年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剧变之后,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成为东欧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经过20年的转型,无论就民主的巩固、市场经济的运转及融入欧洲的进程来看,整个地区次区域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多样化无疑将继续主导东欧未来的政治发展。东欧近30年的政治变迁表明,如何让本土因素更好地主导未来的转型进程,是东欧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大学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斯特·马丁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2009,(10):23-24
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目睹了东欧剧变在前民主德国上演的惊人一幕,一直以来作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标志的柏林墙被推倒了,大量东德人涌入西德。从当年的东欧剧变再到后来的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时至今日,20年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大国在中东欧的重新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东欧剧变之后,东欧国家开始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东欧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主体。同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大国也在这一地区重新布局,寻求各自的利益,并借此巩固或提升双边及多边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德国民社党脱胎于德国统一社会党。在东欧剧变的冲击下,1989年12月该党在柏林召开特别党代表大会,决定与“斯大林主义”彻底决裂,朝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革新。  相似文献   

16.
1991年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数十年之久的冷战结束了。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贸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后的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下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并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社会主义在苏联及东欧遭到失败,俄罗斯学者从各方面探讨这一历史剧变的原因,其中部分学者从俄罗斯的历史思想遗产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本文作者就普列汉诺夫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看法作了评述.文章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命运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作为左翼政党,其任务是尽快把党建设成为西欧式的社会民主党,或欧洲"左翼社会民主党"。近20年来,这些党有时在朝成为执政党或参政党,有时又在野沦为反对党,但它们已形成为以左右翼两大势力较量为中心而轮流坐庄的一翼,其发展趋势和走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东欧中亚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使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多党制风潮席卷整个地区,党派林立,分合频繁。1991年苏联和南联邦解体以及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使这一地区国家数量由剧变前的9个(包括东德)  相似文献   

20.
1989年,以柏林墙的倒塌为标志,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瞭乱的事件,使欧洲局势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四十多年来未有的大动荡,其主要表现为:立国七十余年,雄踞国际舞台一方,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峙几乎半个世纪的苏联垮台了,苏联卵翼下的原东欧各国政局也发生了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