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认残疾,是一种痛苦。而残疾在身,不敢承认,不能面对,则更痛苦。 面对残疾,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沉论,要么奋起。 沉论很容易,像风那样任风推着四处飘荡,像水那样顺着斜坡往下流淌。最初也许会有些无奈,感到生命苍白,心灵空虚,生活平庸,有种被时代遗弃了的失落;日久便会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2.
策划人语: 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深知: 身为妻子,就必须热爱丈夫的崇高事业,发扬献身精神,甘心做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身为妻子,就必须要永远把自信和微笑写在脸上,让烦恼和怅惘甚至痛苦深埋在心底。身为妻子,就必须要默默地独自承受很多委屈和困难,把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牢记心间。身为妻子,就必须承担起子女、父母及整个家庭的重担,将其看作是今生幸福而骄傲的责任。身为妻子,就必须要分享丈夫成功时的快乐,更要分担丈夫失败时的痛苦,最终携手走向辉煌的明天!……她们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是"牺牲、付出、坚韧"等字眼的代名词,好像很久以来,她们的故事便与眼泪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她们的真实生活是怎样?或幸福?或辛酸?或快乐?或忧伤?……她们在忙碌和思念之间度过,她们在理想和现实过道穿梭,她们最终还是选择落脚和歇息在一名保安员的温馨心房里。因为一种叫做"爱"的东西,让她们执着,让她们坚强,让她们宁愿这样痛并快乐的走下去。她们是"保安员妻子"。自去年本刊推出"走进保安妻子的生活"专题,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反响热烈。今年起,为进一步探究保安妻子生活,从而深入了解、关注保安员及其家庭,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我们将继续带您走进保安员妻子的生活,为您捕捉她们美丽而闪光的瞬间!挖掘她们平凡而又伟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她们这十年     
十年,一段不短的行程。不能逆转,不能再来,也不能忘怀。有相似的经历,有共同的记忆,生命的历程像一个标志,标志着她们与另一代人不同的人生。这一代的女子们大多有过舍弃.漂泊和寻找的经历。她们曾舍弃安稳,离家漂泊,为了寻找理想的生活。回顾过去的十年,有机会,有选择也有痛苦的坚持。却是这些让她们成熟并日趋完美。十年,无论相同与不同,她们在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华人新移民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领养华童。截止2008年,该群体的数量已超过7万人,还在快速增长。她们移民美国的动因有来自中国的推力、美国的拉力和中国的国际送养政策等中间因素。华童被领养时年龄大多在1~3岁,其中女性占95%~98%;她们分布在全美各地,其中以纽约最多,有1万多名。被领养华童在美国的生活环境优越,但她们未来面临着身份认同和种族歧视等方面的挑战。她们的到来改变了美国养父母的生活和美国华人社会的结构,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女性批评的视角解读<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鹿兆鹏媳妇在理与欲的矛盾挣扎中走向疯狂,最后被父亲下重药毒死;田小娥因不甘于屈辱的境地,大胆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得罪传统礼教,惨死于公公之手;白灵所具有的独立意志与要求服从权势者意志的现代政治相抵触,死于革命内部的肃反运动中.她们的死亡显示出剥夺她们生命的中国传统礼教与现代政治的共同阴暗面:它们都是权势者的工具,维护的只是权势者的利益与意志,蔑视和践踏的是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命与意志.她们的悲剧揭示出现代中国的真相:重视他人生命与个人意志的现代社会远未到来,女性解放还远未完成.  相似文献   

6.
家庭与事业双赢,是多少女性的梦想,而在当今生活现实下,很多人此梦难圆。不过,也有人是幸运的——陈芳和刘薇,两位普通的妈妈,因从事“葆婴”的事业,而让她们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用她们自己的话说是:她们成了“有健康、有家庭、有朋友、有事业、有财富”的“五有”女人。  相似文献   

7.
女人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如何消费,才能明智于心?点滴生活看似小事却非同小可,因为这些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快乐指数。很多时候,很多女人都会花大把的时间和钞票去美容、减肥、添置昂贵的衣饰,甚至不惜拿生命做赌注,忍受非人的痛苦去丰乳隆胸,为了什么呢?若只是想把自己拾掇得优雅、靓丽、愉悦他人的同时更令自己开心,那也罢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当她们花重金血拼和美容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劳心费力下厨和交际以取悦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时候,她们的快乐已经稀薄,甚至消失殆尽……高额的代价,换来了高度的幸福吗?这样的女人的生活简直就是昂贵并痛苦着。问问内心,这是你想过的人生吗?对女人来说,来自内心的束缚往往源于自己,能够发自内心地生活,忠于自己,你才能自信,自如,自在,也才能拥有真心的快乐和满足。说到底,高消费不一定能带给你高质量的生活,只有智慧消费才能保证你过上高品质的生活。享受你的自在和简单,诸多的附加期待都让它见鬼去吧!快乐生活从这里出发……  相似文献   

8.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7,(16):28-29
生活中常有着写不尽、道不完的人生故事发生。都市的单身女性大都充满着故事,这些故事大都跟她们所交往的对象有关。她们是城市中压力最大、面对竞争最残酷的女性。对于爱情,她们的心中或多或少潜藏着一些无奈和别人不可获知的隐痛。只是,她们喜欢把苦痛埋在心里,不愿外露。  相似文献   

9.
题记: 这里述及的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摩托车祸,车损人伤,经抢救,垂危的生命危险了。然而,面对生死界上一个生命的呼唤,在我们的生活中,展开的是一场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的抗争和搏斗…… 面对街头血泊中一个垂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女子监狱     
作家陈染用了很妙的比喻来解释生活:“凡墙皆是门”。对于南京女子监狱的1200名女回来说,对这句话应该有非常直观的体会。监狱的大墙上有一道自由之门,进来者失去自由,出去者获得自由。 也许,以女性的细腻,她们会以特别的视角来体验高墙和大门的存在。没有进来时,她们可能是慈爱的母亲、娇宠的女儿、体贴的妻子,甚至是半甜半苦的情人,在每一种角色中,她们品尝着属于女性才有的幸福和痛苦。她们是阴柔之花,在男性社会的目光里,应该以袅娜的姿势盛开,被人观赏,受到保护。她们自己也认同了这样的性别意识。 可是,她们的性格和欲望,有常人的共同一面。她们跨越了人们的想象,犯下了男人们曾犯过的所有罪行。  相似文献   

11.
儿子突患白血病,父亲竭尽全力,经济却难以为继,面对即将逝去的生命,父亲做出了一个痛苦的抉择:通过造假手段,数次从单位的医疗报销费用中贪污公款26万余元。儿子的生命得救了,而父亲却被法院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2.
当驻地逐步发展为“大城市”的时候.边远乡镇的士官家属们的心更“活”了——为了离爱人更近些.为了使爱情更加甜蜜,她们纷纷涌向驻地.成为打工一族新成员。她们的到来给士官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某部队党委面对这一现象.及时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了人性化的措施解决问题.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白领”失业时代的到来 失业不再仅仅是普通员工所要面对的人生难题。职场中,人才高消费的非理性现象在转变,同时,高学历就业者正经历着第一次失业潮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女人生活的幸福感大多数来自于爱情与婚姻。有的人表面看来是平 静、优雅、祥和的,人前的她们有着令人羡幕的体面与骄傲,而她们内 心常常陷于痛苦与无奈之中难以自拔。有人说这是她们的深刻,想必这 样的苦痛并不是她们的刻意选择。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在心理学 上这称之为“爱情自虐症”。  相似文献   

15.
我肃立在操场上,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电影《烈火中的永生》里,江姐和她的战友们绣红旗的一幕:解放重庆的隆隆炮声响起了,反动派在自己灭亡前要杀害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里的革命者。但革命者毫不畏惧即将到来的死亡,江姐和她的姐妹们手拿从被子上拆下来的黄线,你一针我一针,在鲜红的被面上绣国旗。从她们充满胜利喜悦的眼神中,我读到了革命者的心。那针针线线绣出的不仅是一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更是她们的理想,是她们对新中国的向往与热爱,是她们的一腔热血和生命。先辈们有多么博大的胸怀啊!许…  相似文献   

16.
在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年过30岁的女人惊讶地发现:当她们自认为正处于经验丰富、活力四射的人生阶段,下岗或者再就业已成为一道难题摆在了她们面前。女人30就已经老了?不,这只是一种假象。只要你扬起生命的风帆,30岁以上的女人啊,生活还将有无限的风光展现在你的面前。她能让水果"长"出字画侯小玉嫁到上海来已经五六年了。这  相似文献   

17.
千华 《公民导刊》2006,(11):41-42
这是一个“悲情群体”。一群追求美丽的女人因丰胸而痛失乳房,有的被男友遗弃,有的被单位辞退……她们似科注定一辈子要生活在痛苦之中。然而,广东省的几位女士,虽然同为“奥美定”的受害者,但她们却以坚强应对厄运,联合全国各地的50多位同病相怜者,一起走上了一条创业自救之路,活出了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8.
她们,是我们的姐妹,我们的战友。她们都是很出色的女警。她们的出色是有目共睹的;而她们的内心里,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的认识是怎样的?曾经的幻想和生活的现实留在她们心底的痕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也许这些,是女人心中密不可宣的一部分。警察,是属于男人的职业。而女警,是警察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落。她们以柔韧、坚强和不屈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湛蓝的天空。女警生命中的不可诉说  相似文献   

19.
她们是一群特殊的母亲。她们和所有失独母亲一样,有着“失独余悲”的痛苦与记忆;她们和所有失独母亲又不一样,得到公安部、孩子警队、全社会的关怀、照顾与敬重。  相似文献   

20.
广敏 《人民政坛》2012,(3):31-31
有人说,女人是水,有水才有生命,是女人创造了世界; 有人说,女人是花,是她们让生活如此芬芳美丽; 有人说,女人是灯,是她们把家庭照耀得如此温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