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尽管新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的亮点 ,但是局部的高涨并没有成为运动发展的主导方面 ,2 1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在低潮之中。由于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打击前所未有的沉重 ,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共产党正处在战略策略调整和自我变革的过程之中 ,因此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 ,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却具有新的特点 ,孕育着积极的变革因素 ,这正是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外高加索三国独立后,三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处境艰难,发展缓慢.一些社会主义政党坚持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传统,成为执政当局的反对党,遭受政治挤压.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任务有社会民主党化的趋势,主张市场经济、混合所有制、多元民主政治,建立西方式民主和法制国家.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受民族、领土争端问题的长期困扰,"强总统、弱政党"的政治格局、"颜色革命"以及俄美土伊(朗)多种国际力量在外高加索地区的角逐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外高加索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当此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出现历史性变化;要清醒地科学认识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发展和变化,科学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思想、政党和运动的发展变化;应以科学开放的态度研究当代左翼思潮、组织和运动的发展;应实事求是地研究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创新;第三国际时期苏联的教条依然妨碍着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当代世界,妨碍我们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观察和认识新的事变,一定要遵循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35年的路程走得很不平凡。它诞生于我们从全面拨乱反正到全面改革的起步阶段,紧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脚步不断发展,经历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记载和反映了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和经验。所以,尽管它是小众的,但是它却功不可没。尤其对于搞研究的人来说,它是一本非常好的杂志。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它将极大地削弱世界资本主义的力量和影响力,帮助世界人民认清资本主义的真面目。经济危机还将激化劳资矛盾,扰乱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计划,并对一些国家产生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直接影响,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深陷结构性危机,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声浪席卷全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活力彰显,极大鼓舞了国外社会主义及左翼力量的发展,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亮点。越南共产党、老挝人民革命党、古巴共产党等执政地位稳固,革新开放事业不同程度推进。社会主义国家依然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西方再  相似文献   

7.
徐世澄 《当代世界》2013,(11):23-25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曾一度使拉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冲击,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古巴在政治、经济上遭受到巨大打击,处于极端困难之中。拉美各国共产党受到强烈的冲击,有的改旗易帜,有的则自行解散,有的则坚持下来。然而,令人关注的是,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拉美左翼力量很快就走出低潮。  相似文献   

8.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聂运麟教授最近主持编写了几本有关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著作,一本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低潮中的奋进、变革与转型》,另外五本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08年出版。他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范围内阶级力量对比明显地有利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有恢复、有发展,但仍处在低潮之中;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正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组织形态上正在发生着从先锋队政党到现代群众性政党的转型。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变革与转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因为这种变革与转型都需要根据本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情,不可能照抄别国的现成模式,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各自政党独特的发展道路,并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为此,就需要经过艰难的探索,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和修正,其间还可能经历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变革与转型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艰难曲折的。其中,有些党可能会逐步走上成功的坦途,有些党则会走一段不短的迂回曲折的道路,还有的党会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9.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运动无论在原苏东地区国家、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所回升,结束了“震荡期”,进入了“调整期”,并在总体低潮中出现了局部复兴。在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仍将有曲折和反复,但总体将是会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马克思大会看西方左翼马克思主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东剧变后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冲击。但是 ,运动的低潮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的沉寂 ,相反更需要理论上反思 ,并催生着理论上的创新。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国际性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型学术会议的召开。在这些学术会议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在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从 1 995年至今 ,国际马克思大会已连续召开了四次。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于 2 0 0 4年 9月 2 8日— 1 0月 2日召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学者云集巴黎参加这次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盛会。为深入研究西方左翼理论思潮、及时了解和把握西方左翼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动向 ,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曾参加第二、三、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及“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 1 5 0周年国际大会”和“全球化与人类解放国际大会”的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李其庆研究员 ,就理论界比较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共运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革命的低潮。其中1923-1939年的一次革命低潮与当前国际共运的低潮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只在苏联一国取得了胜利,欧洲其它国家的革命都相继遭到失败,世界革命的进程被大大廷缓了,整个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形势。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列宁和斯大林毅然实行了从唤起世界革命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战略转变,在苏联一国掀起了  相似文献   

12.
苏东剧变后,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遭受极大的挫折。许多西方学者据此宣告,社会主义已经死亡,资本主义取得了最终胜利。右翼学者在高奏资本主义凯歌的同时,着力于从理论上论证为什么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自然状态"和"终极状态"。左翼学者则以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为契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新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反思,通过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检讨、对新的时代特征和科技发展的分析,对不少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范式提出了挑战,在诸多西方左翼学者中,阿里夫.德里克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一位。最近,本刊特约记者庄俊举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后殖民问题、后革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球化问题,特别就全球化境遇下社会主义的前途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专访了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批判性理论和跨国研究中心主任阿里夫.德里克教授。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西方极右翼政治思潮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 90年代 ,苏联东欧剧变、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加剧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乃至全世界的危机 ,激发了反全球化的新民族主义浪潮。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新保守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全面渗透导致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危机、劳动社会危机和欧洲政党制度危机。这些都为西方极右翼政治思潮的复兴提供了适宜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 ,各国极右翼势力的迅速发展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政党格局以及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导致整个西方政治文化不断向右倾斜。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的,论述总体上基本正确,但也有历史局限性.列宁低估了资本主义的调节能力,结论"不免说得太绝对、太概括"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直线式发展,而是高潮与低潮相交错,成功与失败相交织.  相似文献   

15.
自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直处于低谷。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7年发端于美国并于2008年蔓延到全世界的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给全球左翼的发展转型和力量整合带来了机遇,也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欧美罢工运动的此起彼伏、共产主义力量的重整旗鼓、社会主义国家地位的上升和全球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等诸多因素中可见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端倪。然而,世界社会主义的重振仍面临诸多挑战。那么,这场危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未来走势意味着什么?以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传统左翼力量能否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成为取代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力量?世界左翼及社会主义力量自身的构成特征、社会基础以及政治战略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限制了其发展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请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研究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秘书长林德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运动发动前后,西方国家对我国施加封锁和包围,新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的苏联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社会主义阵营出现赶超热潮,这样的国际环境使毛泽东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毛泽东决定实施赶超战略,冲破封锁,急起直追,变被动为主动。毛泽东对当时国际环境的认识和反应成为他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心理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柴尚金 《当代世界》2008,(11):43-46
进入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仍处于低潮,但经过苏东剧变洗礼和调整革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一批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选举中获胜的范例。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和一批拉美左翼政党纷纷上台执政,在新自由主义横行世界的全球化中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为多极世界选择了一种替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宗良教授的力作<书屋论政--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及其变易>(以下简称<书屋论政>)2005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结了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全书共45万字,除序言外,还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中国社会主义体制及其改革问题,苏联模式和俄罗斯社会的转轨以及中俄关系的发展等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19.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通过回顾资本主义历时数百年的演变进程,揭示了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政治马克思主义"从民主幻象、政治权力私有化以及政治乌托邦三个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政治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的衰退与危机早已被马克思所揭示,虽然经历了从农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殖民帝国主义、最后发展为资本帝国主义的转型过程,资本主义扩张和控制世界的手段有所改变,但其追求资本增殖和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危机,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伊夫 《工会博览》2010,(18):55-57
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在中东地区,伊朗无疑都是一个独特和神秘的国家,这曾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近年来因为核问题与西方世界长期对峙,而遭到西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封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