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人读了这个故事以后,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正如原刊者《家庭》杂志的按语所说的:“当我们还不那么富裕的时候,当我们尚处于贫困,甚至很贫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孩子又该怎么办?”这不是编者在给我们提问,少年孙汉的不平凡经历让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尤其当你是一位孩子的家长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儿童百科全书的新版本,书名叫做《上学就看》,主要的读者对象是6至9岁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孩子刚上小学,就给他们看百科全书,是不是过分着急了一点?不。孩子认识世界本来就是从综合把握开始的。孩子的兴趣极其广泛,花鸟鱼虫,犬马牛羊,车船飞机,日月星辰,无所不包。孔子入太庙, “每事问”,差不多每个孩子也都有这样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3.
今天早上照例上微博刷屏,就看到一则"有一群孩子,血铅超标,导致大脑受损。但他们怀有梦想……"一看到开头你就知道结尾的,之后就是"帮帮他们吧……即日起,您每转发一次本微博就捐出一元给这些孩子安装净水设备。您的举手之劳将给孩子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4.
今年39岁的刘飞是河南省项城市付集乡刘庄人。1993年,刚满20岁的他来到农七师一二五团十九连青年排工作,在那里结识了当地姑娘李新华,1995年两人结婚后,一起来到一三O团三连承包土地。没有婚房怎么办?当时连队领导给他们分配了两间土坯房,由  相似文献   

5.
正CC英语·让孩子放心就读10年的英语学校今年,CC英语19岁了。这19年里,CC英语陪伴着许许多多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甚至大学。寻访很多英语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你会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近10年的CC英语学习史。他们为什么愿意选择CC陪伴自己十年呢?他们又为什么愿意在CC度过学习的黄金时期呢?CC英语让孩子放心读十年"CC英语,让孩子放心就读10年的英语学校",在CC英语的每个校区,我们都能看到醒目的位置张贴着这么一句话。十年的英语学习对孩子和家长来说是一种坚持,对学校来说更是沉甸甸的责任。10年的学习是需要规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15,(1):55
<正>1963年5月18日深夜,狂风呼啸,大雨倾盆。第二天天不亮,焦裕禄马上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社、队。1963年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的爱人抱着1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问明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打完电话,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上到县医院去。孩子住院  相似文献   

7.
杨怡 《党建文汇》2002,(1):25-25
近日,记者在图书批发市场看到,《千万别管孩子》、《孩子不能不管》两本书在书摊上并肩叫卖,与此同时,书市上还有一本《管还是不管孩子?》卖得也挺火爆。这三本书把热切盼望孩子成才的家长给弄糊涂了。他们质问:孩子到底该不该管?  相似文献   

8.
正我曾经一直以为医学是万能的。在我当医生很多年以后,医学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比如现在,医学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我们可以在法国的一个手术室里给一名远在美国的病人做手术,这就是远程医疗。美国为什么会发明机器人手术?因为他们的宇航员登月了,他要在月球上住那么长时间,万一得了阑尾炎怎么办?于是,美国人就想到通过手术器械,由地球上的医生给月球工作站里的病人做手术,这样就发明了机器人手术。现在的机器人手术完全不是我们想  相似文献   

9.
<正>常明传是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公职律师。岁末年初,法援中心的接待大厅突然来了一群农民工,他们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原来他们是给一个在京的企业干装修工程,到年底了老板还不给钱。为讨工钱,他们徒步  相似文献   

10.
学会感恩     
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一封农民父亲写给大学生儿子的信,信中痛斥儿子:不知道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这位63岁的父亲称儿子在大学“玩潇洒”,每次给家里去电话都是要钱,甚至偷改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为了攒钱供儿子读书,父亲到村里的砖厂兼做苦工,母亲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妹妹辍学给人家当了保姆。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沈阳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的一次“摸底抽查”显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不但没有使孩子懂得感恩,反而使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态:凡是我要求的父母都应该给,否则就是父母无能。…  相似文献   

11.
在塘沽区解放路街道悦海园小区,常年活跃着一群做健身操、打球和踢毽的老年朋友,别看他们多数已年过花甲,有的还过了古稀之年,可他们却有着40岁的心态、30岁的思维和20岁的精气神儿。大家在一起谈看法、论观念,大到国际风云、小到琴棋书画,唠不完的“闲嗑”、侃不完的“大山”。他们不但红光满面、鹤发童颜,而且充满活力、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2.
鸡公山夏令营闭营以后,有一位重庆来的孩子,因为火车线路的问题,比别人晚走一天。我碰到这位孩子,问他:给家里打电话了吗?他说:昨天打了,今天没打。我问:为什么?他说:带的钱不够。带队的辅导员老师告诉我,其实这孩子家里挺有钱的,家产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但是这次出来参加夏令营,父母给的零用钱只有20元。 这是一对聪明的父母。 北京,有一对夫妇买福利彩票,中了头奖。当工作人员找到他们,通知他们去领几十万元奖金时,这对夫妇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千万别让我们的孩子知道。 这又是一对聪明的父母。他们的担心  相似文献   

13.
<正>"城里的孩子到咱乡下来能干点啥?能吃得了苦吗?我们不要行不行?""大学生村官也挺好的,还真能待得住,能吃些苦,不用村里出钱给工资,还能干活。""两年时间可真快,真是舍不得让他们走啊,要不是怕亏了这些娃,真想让他们一直留在咱村里。一定得再给我们派个大学生村官啊!离了他们,村里的活儿没  相似文献   

14.
正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曾经构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实验,这个实验叫"拯救落水儿童":假如在上班路上看见一个孩子落水了,一般人都会选择救人,即使这会弄脏他们的鞋子,让他们上班迟到被扣钱。但是,他们却不会把买鞋和上班挣的工资捐给每年一千万个死于贫困的五岁以下的孩子。为什么?对于普通人而言,"距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德事实。一个人如果看不到、听不到远方的陌生人,很难不把他们看做一种抽象而次等的存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先锋队》2001,(3)
党员不按期转移组织关系该怎么办 ?   晋城市一位组织工作者问:按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复员转业、上学、上学毕业等原因,单位或居住地变更时,组织关系应同时转移变更。可是,我们这里有一名党员,已经到了新的单位,本人就是不让给其转移组织关系。党员不按时转移组织关系该怎么办 ?   本刊编辑部答: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党员在转移党组织关系时,要按照介绍信注明的有效期,及时将介绍信交给转往单位党组织。不按期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的表现,是党的纪律所不能允许的…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的时候,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市打工谋生,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或者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父母无时无刻呵护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不理解     
老板不理解员工:我待他不薄,他怎么就跳槽了呢?员工不理解老板:不就是一点儿小事儿吗?还要罚款。平常加班怎么不给加班费呢?家长不理解孩子:咋就那么迷恋追星、上网呢?孩子不理解家长:都什么年代了,  相似文献   

18.
给种子以生存的土壤,它就会发芽,为大自然增添一叶新绿;给孩子以真切的关爱,他们就会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新的形势下,我们拿什么奉献给孩子呢?我们的答案是,让孩子沐浴爱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9.
好个"过时"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教科书给孩子什么东西看,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20.
是非观     
正冯传友在1月19日的《今晚报》上介绍说,董桥在《温习一下公民教育》里转述了龙应台讲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一家名牌运动鞋厂捐出八千双跑鞋给文化局搞活动,鞋厂经理并允诺她带孩子到店里去买鞋,给她打对折。她十三岁的孩子正巧从德国飞来,于是带他去买鞋。孩子虽然喜欢名牌鞋,却说:"不过妈妈,你要知道,你去买就是腐败!"龙应台大吃一惊。孩子淡淡地说:"经理半价优待是因为你和他们合作,那是由政府衍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