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加速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走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特色经济 ,关键是充分发挥科技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应用科技的开发与推广 ,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前 ,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主要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才不足、环境较差等问题 ,制约着民族地区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因此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已成为当…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科技界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成功实践,开创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大发展的新局面,使原来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被打破,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有所改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科技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多数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走上了按市场机制运行、面向经济建设、自主发展的道路,大部分科技力量以多种方式进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充分  相似文献   

3.
简论邓小平关于发展科技的思想体系商兆鑫在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地位与作用、发展方向、基本任务、战略重点、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形成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研究现实的问题是摆脱当今哲学困境的出路杜焕强一、造成当今哲学困境的原因当代我国的现实生活面临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两个重大变化,这两个重大的变化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影响都是带根本性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科技界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成功实践,开创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大发展的新局面,使原来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被打破,科技与经济脱节  相似文献   

6.
王茤祥 《北京观察》2021,(10):28-29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任务,也是国家在科技创新最高地进行改革实践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引领性工程.因此,必须要在国家创新总战略下来找使命、找定位、找突破口. 建设北京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我国科技创新总战略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创新总战略的核心和总抓手,这既是我国顺应当前科学技术一体化、学科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指数化等创新趋势已经演化为创新体系的要求,也是回应国内外严峻发展环境的"倒逼"之举,旨在为科技自立自强形成系统支撑和长远支撑.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说,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纵观世界.虽然不同国家发展程度跟文化背景各有不同,但是重视科技,投资科技,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选择优势领域,这一点都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把握历史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持续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动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战略对策韩振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科技与经济未能很好结合也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较快,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9.
一、科技体制改革与财税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8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80年科技体制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的改革尝试阶段,二是在1985年之后全面展开的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科技内部运行机制的转轨变型、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和改善科技外部环境.科技体制通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特别  相似文献   

10.
时事学习     
中国科技发展的新里程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26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举行。这是我国科技发展事业上的大事,对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因素。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到2000年的目标是: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全国人民要牢固树立起科教兴国的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11.
高小勇 《前进》2008,(1):53-54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环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高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十六大以后党和政府“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做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中央作出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一年多来,为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在改革科技拨款管理办法,开拓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推动科研与生产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改革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得到了整个社会与广大科技人员的理解和拥护,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企业运行机制,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小企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在我省经济和科技发展中也起着越来  相似文献   

14.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投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第二十七章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杨浚等172位全国人大代表动议制订《中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后,有关方面已积极行动,组织力量,着手起草。现在,已有国家科委、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上海市《中国科技进步法》研究所分别草拟了四个方案,还在桂林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讨论和修改有关草案。我们研究了这些草案,结合我国科技进步和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客观需求,根据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谨提出以下  相似文献   

16.
1980年12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在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方针。这条方针概括起来就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公安部党组多次强调加强公安科技工作,促进公安工作技术装备现代化,为增强和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服务。我国建国后的公安科技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文革”前十年(1956年到1965年),公安科技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较快,奠定了基础;“文革”十年,公安科技  相似文献   

17.
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它在科技思想上体现了许多创新之处,是党对我国科技发展道路的新探索。表现在:在科技发展目标方面,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又要全面促进社会发展;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充分肯定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思想,把它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科技体制的重要方针。在科技发展策略方面,强调立足自主创新,引进与自主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研究和探讨科技、教育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中增强科技、教育意识,振兴经济,是各国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健同志并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全体代表: 值此一九九○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之际,谨向大会和全体获奖者,并通过你们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科学家们、科技工作者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活动是推动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20.
李鹏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在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放眼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激烈竞争已由军事领域转入经济领域,而经济竞争的结果最终取决于科技实力和科技人才的竞争。科技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要使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再展中华民族雄姿,发展科技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