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译自英国1981年出版的《东、西方关系和东欧的未来》一书中莫里斯·伯恩斯坦(美密执安大学经济学教授,前该校俄国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撰写的《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文(小标题为原有的)  相似文献   

2.
(1999年9—12月)前苏联东欧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透析 ——论火炬公司的兴衰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私有化的若干问题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试析苏联解体中的广播电视因素东欧中亚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鲜为人知的一幕 ——苏联德意志人被迫移居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历史中苏论战与中苏关系建国初期中苏两国的龃龉和矛盾及其历史渊源并不神秘的斯大林李春隆陆南泉王鹏陈梅徐恕初祥李捷张盛发东北亚论坛东北亚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研究西伯利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苏维埃俄罗斯报》记者维·科热米亚科与哲学博士理·…  相似文献   

3.
东欧剧变虽成过去,然再来分析当初剧变的原因,仍不失有重要意义。正如俄国作家亚·伊·赫尔岑所说:“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东欧剧变,是众多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剧变过程中,东欧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是最终使东欧各国共产党政权走向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欧各国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国际原因及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4.
战后四十年,东欧人说话办事必先看看苏联方面的“眼色”,这已成为一种惯例。1986年3月11日,当年轻的“有大气魄的活动家”——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时,东欧人更是以高度的集中力注视着戈尔巴乔夫推行的内外政策。1989年下半年,东欧国家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快速变化:执政的共产党先后下台,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抬头并很快占据主导地位,各国在政治上大搞“西方式”民主,经济上普遍掀起私有  相似文献   

5.
法国《东西方比较研究杂志》1982年12 月第4期登载帕书尔·马日达的文章,分析国际货币基金会对苏联和东欧各国以及对东西方关系的影响。1981年11月,波兰和匈牙利分别提出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申请,这是一起值得人们注意的重大事件。它表明苏联东欧集团  相似文献   

6.
公众外交,西方称之为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冷战中美国对东欧的公众外交,即美国政府对东欧人民的以传播美国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是美国对东欧“双轨政策”中的重要一轨,也是美国对东欧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美国对东欧公众外交的巨大成功,使美国与苏联,美国与东欧国家政府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7.
美国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协会:会长 D·W·特雷德戈尔德。1960年成立。独立的,非赢利性的研究,组织会议和出版单位。对经济体系和东、西方贸易,俄国历史,苏联的妇女,青年,宗教和现代化进行研究。出版《斯拉夫泽论》,《美国苏联和东欧研究季刊》,《当代苏联报刊文摘》(是一份翻译苏联报刊的周刊)。  相似文献   

8.
英国伦敦大学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1984年1~6月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专家们就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制度合法性、军队的作用、个人崇拜现象、干群关系、政教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丁·麦考利和斯蒂芬·卡特将这些专家们的看法编成一本论文集,取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领导与继承》,现将这些学者对东欧现行领导人的剖析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9.
范·勒尔在《印尼的贸易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运用韦伯式社会学和经济史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早期印尼及亚洲的贸易与社会,以广阔的视野对东西方贸易作了比较研究.他力图打破当时在西方广为流行的欧洲中心观,主张从亚洲自身来观察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出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的不能为别的文明所取代的文明,同时各个文明之间有平等的价值和地位,从而为印尼及整个东方历史的重新解释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开盛 《美国研究》2006,20(2):149-156
近些来年,在具有浓厚科学行为主义氛围的美国国际关系学界,历史研究方法似乎有抬头之势。例如,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 mer)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恢复了摩根索纵横历史的传统,尽管加进了很多的数据分析,但全书有一种历史的穿透力。①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大学唐纳德·帕查拉(Donald J.Puchala,1939~)教授的《国际关系中的理论与历史》一书也应算是这些“历史型”国际关系著作中的一本。②但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是,帕查拉不是把历史事件简单地视为一种论据来使用,他穿过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隧道,考察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现象——文明的…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东欧关于托洛茨基研究的国际讨论会在俄罗斯召开莫斯科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研讨会综述斯大林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中苏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吗? ——兼谈《避免了一场核战争>冷战开始后苏联加强集团内部统一的举措勃列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从苏联哲学的演变看苏联东欧剧变的深层原因 ——<苏联哲学的演变(1919—1953"一1991>一书概述苏联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富农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语言改革与苏联的解体剧变前夕苏共基层组织的涣散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独联体各国共产党对社…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论述近代以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台湾文化有两大源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历史上与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台湾文化一直处在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前沿地带,并逐渐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百年来文化冲突、交融、演化的结果,一种与中国大陆文化血脉相连同时又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台湾文化”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3.
罗政治家布鲁坎认为科技革命使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竞赛中处于落后地位。西尔维乌·布鲁坎在最近出版的“多元主义与社会冲突”一书中谈到了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赛中落后的原因,认为是科技革命起了主要作用。现将书中的部分内容综述如下:东西方竞争的衡量标准是经济。从工业化程度来衡量,70年代前,东方国家的增长率较  相似文献   

14.
近代的意义最近三百余年的历史是普通数学等基础之能成为世界通用教材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革命与战争的过程。1936年由兰斯洛特·霍格本(bocelotH0g-ben)编著的(Mothelnaticsforthendllton)一书1989年在日本译为(百万人呼数学),1991年在台湾则译为(大众数利。韩国、中国及保加利亚的高中生所学习的数学教材都是同样的内容。近代又是需要日用食粮以及日用机械的时代。在近代社会中,技术不分国籍,学问也不分国籍。西方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之流入韩国,已是17世纪初。世居三代便可认做当地人,因此流传已300余年的西方科学技术亦不应…  相似文献   

15.
苏共政治控制衰变探析关于苏联民族问题的再思考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苏共书记追昔抚今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波兰的民主社会主义贝利亚之死与斯大林去世后的权力斗争夹缝与支轴——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与选择乌兹别克斯坦开辟新出海道计划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新总理卡·克·托卡耶夫普京的格罗兹尼之行:动机与资源的精彩结合土副总理批评俄破坏高加索稳定独联体各国经济前景还是光明的独联体五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乌克兰接二连三挨炸(2000年4__16月)前苏联东欧茨立弗穆立立曲文铁高秋福田惠敏王福兴徐向梅独联体东欧中…  相似文献   

16.
美国苏联东欧问题学者、宾州狄更森大学政治系主任,罗素·鲍瓦教授应华东师大苏联东欧研究所邀请,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在座谈中鲍瓦谈了他对俄罗斯十月事件及东欧等问题的看法,现将其部份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鲍瓦教授认为对93年“9·21”和“10·4”事件可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把它放到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中去看,二是从国内政治、经济、外交的发展来看。从前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认同意味着个体或集体对民族起源、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的认可、接纳和支持,并由此产生的依附感、归属感和忠诚感。白俄罗斯地处东、西方文明交汇处,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多变的历史命运,始终影响着白俄罗斯民族的自我认知。苏联解体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新构建,成为白俄罗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民族语言的萧条、文化符号的多元、历史叙事的冗杂,以及他者文化的渗透,都使得白俄罗斯民族文化认同在短时期内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何就语言政策进行调整,如何构建新的历史叙事和文化符号体系,如何应对"俄罗斯世界"的文化冲击——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白俄罗斯民族的自我身份定位与下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苏联东欧各国文化和文化政策研究是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领域的缺门,亟需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科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中苏联东欧文学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向纵深发展,写出一本又一本很有见地的专著,苏联东欧政治、经济研究后来居上,对社会主义各国当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为党和国家的改革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随着我们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加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东欧努力改善和加强同西方的关系,一方面体现了东欧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欧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愿望。这不仅有利于东欧各国国内经济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有利于世界局势的安定,是和平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虽然80年代以来东欧发展同西方的关系受国际上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随着当前东欧国家自主倾向的增强,东欧发展同西方的关系不仅相对独立于美苏关系,而且对东西方关系的影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20.
<正>[德]汉斯·约阿施克劳斯·维甘特主编2017年5月出版/79.00元ISBN 978-7-5201-0829-4欧洲的文化认同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欧洲的价值观?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近代已经成为政治和学术辩论的中心。在这本畅销全球的书中,一系列国际知名的思想家——包括奥兰多·帕特森、马克·马佐尔以及沃尔夫冈·施路赫特——研究了欧洲最重要的创新和文化价值传统,以描绘一个当代欧洲的自我理解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