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广先进技术、彰显劳模精神和发挥榜样作用三个方面。通过推广劳模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以孟泰、时传祥、王进喜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代劳模的主人翁精神、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光辉的旗帜。国家通过塑造劳动模范形象,使劳模精神和事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加强建构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2.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重要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信仰。全国劳动模范是社会树立的典型和榜样,他们之所以为劳模。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以勤业、精业、乐业、守业为核心的敬业精神。目前湖南省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劳动模范作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能够发挥有效的带头作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敬业精神不仅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可以给予社会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所需要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劳动模范是社会劳动生产领域的杰出代表和先进典型,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先进品质、政治品格和阶级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领导和推动劳模运动,劳模精神历经动员式建构、仪式性建构和制度化建构三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建设、群众路线、政治...  相似文献   

4.
(一)让劳模先富起来,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模范在先进科技成果的创新、推广、普及化过程中起到了带头、骨干、桥梁三大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理应让劳动模范先富起来。这样,有利于发挥其在生产发展中的先锋带头作用。(二)让劳模先富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劳模先富起来,可有效地消除当前在对待劳模方面存在的不正确认识,使更多的职工群众向劳模学习。这样,生  相似文献   

5.
正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标杆,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全党全民团结抗疫、恢复生产的新形势下,大力关爱劳模、弘扬劳模精神、创造劳模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真心实意关爱劳模。劳模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理应得到尊重和关爱。把尊重和关爱劳模落到实处,做到既大力表彰劳模,又从政治上、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劳动模范覆盖的行业和群体日益多元,知识文化水平向高知化发展,新生代劳模逐步走上时代舞台,企业一线职工的比例稳中有升。他们在建功立业中勇立潮头,在提升素质中敢闯敢攀,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率先垂范。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健全劳模评选表彰机制和生活保障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为劳模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营造良好环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一步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一劳动节之际,五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体现了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力量,昭示着时代前进的足迹。近日,凤凰网刊载题为《劳模形象与中国巨变》说,建国以来不断涌现的劳模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前,中国在北京又一次隆重表彰了五年来各行各业涌现出的2985名做出突出成就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2006年虹口区各级工会在区委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航运虹口、创建文明城区为目标,大力弘扬劳动模范品牌效应和引领作用,创建劳模特色品牌,开通“沟通心灵,传递真情”的“李莉热线”,建立“胡蕴琪艺术培训基地”和社区卫生“裘志行工作室”,进行叶冲、陆莹等劳模先进事迹展示和演讲,宣传劳动模范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精神,增强职工的创新能力,在打造航运虹口、创津文明城区,建设和谐虹口中津功立业。打造航运虹口 创建…  相似文献   

9.
姬建民(河北省沧州市委宣传部):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各级都要循例表彰“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当然奖得其时。对于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了良好的激励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劳动英雄",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阶级品格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劳动模范、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拓展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研究的理论视野、学术范式、话语体系,在历史形态、政治形态、价值形态、学科形态等多个研究领域实现了理论上的新突破、知识上的新发现、学术上的新成就.在政治力量与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下,劳模精神研究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逐步成为一门"显学",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文化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