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历了"文革"的惨痛教训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萌发了"依法治国"理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和完善了"依法治国"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竞中央开始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理念的伟大实践,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圈定依法治国的主题,倾听了第六次法律讲座,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接着,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事隔一年多时间,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正式把我国的治国方略准确地表述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3条规定:宪法第5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这一天起,"依法治国"被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标志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法治时代.  相似文献   

3.
《理论导报》2014,(10):4-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治在改革中行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依法治国已进入一个"全面落实"和"加快建设"的阶段,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崇尚法治和实行法治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在注重依法治国的同时,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到了治国方略的新高度.他指出:"努力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为此,如何适应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部队官兵的道德教育,全面推进部队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廖原 《求实》2016,(3):75-8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根源于中国法制建设的现实经验,其中,有关"法治"与"人治"的经验教训以及"权大"与"法大"的激烈争论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实践根源。面对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现实藩篱,理清依法治国与社会制度改革的逻辑关系,探寻依法治国促进中国法制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提出依法治国的制度因应,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与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来,"全面依法治国"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之间,法制建设直指秩序与纪律重塑;十三大至十八大之间,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治建设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法治建设目标设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更加强调顶层设计,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面推进,更加鲜明地提出司法公正与建设法治社会,进一步深入阐释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国60年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是"一个国体、四大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实施等.总结民主政治建设60年成就,可以得出几点经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只能走渐进式道路.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不仅是许多宪政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