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傍晚的时候,一位年过80岁的老人与他的大儿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就在这时,一只乌鸦飞了过来,并停歇在透明的玻璃窗外。父亲轻声问儿子:"窗外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儿子瞟了一眼,回答说:"是一只乌鸦。"过了几分钟,父亲又低声问儿子:"停歇在窗外的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儿子连头都没有回就回答:"是一只  相似文献   

2.
马敬福 《党政论坛》2010,(18):30-30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相似文献   

3.
舒展  方成 《民主》2000,(11)
形容这伙人或那帮人的阴狠毒辣流氓习气,常常会冒出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俗谚。可是据传媒报道。在新疆裕民县察汗托海牧场,一名哈萨克学生发现了一只白乌鸦。将它放在黑乌鸦窝里,黑鸦群起叼咬。学生只好将这只自乌鸦放回大自然(7月12日《羊城晚报》)。黑乌鸦是由于嫉妒心呢,还是由于排斥异己;自乌鸦是由于基因变异呢。还是一个新的品种;那只好留待专家予以论证了。鲁迅自己喻为猫头鹰,民间传说它是预告不祥的鸟。鲁迅还自喻为火乌鸦,飞到哪儿,就会引起  相似文献   

4.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6):18-18
一 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只狼走了过来,问:“兔子啊,你在干什么?”答日:“写文章。”问:“什么题目?”答日:“《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童。  相似文献   

5.
孙延东 《民主》2009,(7):24-25
正是香椿树抽芽的季节,一位50多岁的老木匠正在院子里汗流浃背地刨木板。他渴了,让10岁的儿子到屋子里给他端一瓢水喝。孩子从屋里端来水.一只手擎着瓢给父亲递去。老木匠面带愠色.“啪”的一声将瓢打翻在地.嘴里喝斥道:“再去端”。孩子又端来水.仍像上次一样。一只手将瓢递了过去.瓢又被父亲打翻在地。  相似文献   

6.
近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公仆”不论是就职演说,还是述职报告,或者面对新闻采访,反正是公共场合,总是急于表白“我是××人民的儿子!”论说,儿子之于老子,那是一份亲情,一份热爱,一份谦恭,一份忠诚,俱都包含在里面的。乍一听,自然令人激动、感奋。然而,稍加辨别,特别是听其言再观其行,却惊讶地发现,却原来此“儿子”与彼“儿子”是大不一样的。 陈毅老总说过“人民是我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他的革命一生是无愧于人民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伟大一生和光辉业绩也是无愧“人民的儿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3,(14):51-51
前几天,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晚上拿着回家作业来问:“excessive bail”是什么意思? 我拿过作业一看,是他学校中“社会研究”课程布置的美国宪法后面的头十条修正案,即著名的《人权法案》的内容。其中第八条规定“excessive bail”和“excessive fine”都是不允许的。这两个词组分别是“过分的保释金”和“过分的罚款”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近闻这样一则事儿:一户人家里来了远方客人,父亲让儿子去买点菜和酒,准备招待远方来客。没想到儿子走了好久也没回来,父亲急忙奔往去商店的路。路经一座客流不断的狭窄便桥,发现儿子正在桥头跟另一人争吵不休。父亲上前责问儿子:“买了菜和酒怎不马上回家,在这儿吵什么?”  相似文献   

9.
蚂蚁的哲学     
崔鹤同 《党政论坛》2010,(20):43-43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步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著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在遭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  相似文献   

10.
张东亮 《侨园》2014,(4):32-33
惆怅男邂逅命中“女神” 12年前那个秋阳和煦的上午,当一架飞往乌克兰的航班载着梅爱偲冲中天而起时,这个19岁男孩的心头却是一片阴霾.从河北承德跑到北京国际机场为他送行的父亲,临别时只对儿子说了一句话:“到了那边,你可争点气吧!”而更让梅爱偲心头沉重的是,出国前去石家庄培训了—个月俄语,他却只学会了一句“你好,我要水”……  相似文献   

11.
史星文 《各界》2014,(7):F0003-F0003
窗在四楼。窗外是一片疏林。疏林有松、枇杷、樱桃、红叶李、银杏、皂角、国槐和青竹。疏林是鸟的栖息地,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鸟:有时是一群一群的鸟在空中长久盘旋,突然就落入疏林里,叽叽喳喳的,像是召开鸟的大会:有时是三五只,像朋友小聚,抑或是温馨的家庭生活:有时是一对儿,从亲呢的神态看像是正在热恋:有时就独独剩下一只,站在枝头鸣叫或伏着枝头打瞌睡。  相似文献   

12.
孙丽华 《各界》2013,(6):67-69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曾这样评价过清代文人蒲松龄。他的一部《聊斋志异》,说赆鬼道人间,刺贪刺虐,在中国妇孺皆知,头至走出国门,对西方文学家如卡夫卡等人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而这位大师的人生,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连自己的著作也无钱印行。种种痛处,只印证了一句古话:“穷愁著书。”  相似文献   

13.
“望子成龙”而使为父母者弄出悲剧的事,已很有过几回了。早先的是父母“恨铁不成钢”,将子女殴打致死而悔之晚矣。近闻的这一回则相反,是儿子将老子杀死。据《中国青年报》载,四川省的一位父亲一门心思要儿子出人头地,将来能做“大官”。他常指着电  相似文献   

14.
我退休了     
今年6月,我告别了从事30多年的政工岗位,退休了。当我拿着两大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回到家时,儿子奇怪了:“爸爸,还以为您拿回什么好东西,原来都是些旧报纸旧杂志呀!”我说:“你仔细看看,这两百来份报纸杂志里都有你爸爸的文章哩。”老伴也在一旁说:“这可是你爸爸的宝贝疙瘩,不退休还舍不得拿回来呢。”是呀,这些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记叙着我在政工岗位上走过的路,每个字都凝结着我的心血。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这几十年来我在广大职工心里留下了什么,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笑脸和亲朋的‘搞师傅”、“高老师”、…  相似文献   

15.
一位市委领导在某乡检查工作时,问这个乡的党委书记,乡里有多少人,上年人均收入有多少,全乡有多少个党支部、多少名党员,在乡里工作多年的党委书记竟张口结舌,答不出实数。 由这位糊涂的乡党委书记,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个叫笼统哥的人,生于浑沌国含糊省糊涂县囫囵村。一次,笼统哥来到京都,谈话间,有人问他:“多大年纪?”,答说:“几十岁了”;“有几个儿子?”答说:“好几个”;“一个月赚多少钱?”答说:“不多”;“一顿吃多少饭?”“答说:“不少”;“贵国离这里多远?”答说:“很远很远”。 笑话当然是夸张…  相似文献   

16.
厦门特大走私头目赖昌星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不怕政府有法规,就怕领导没爱好。”于是,他从研究领导的“爱好”入手,对症下药,投其所好,几乎是“无往而不胜”,将上至公安部副部长、下至厦门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海关关长等160多名党员干部一个个“搞掂”,成为其任意使唤的狗。 这当中,最可悲的要数接培勇了。这位厦门海关原副关长,面对赖昌星三番五次抛出的金钱、送儿子出国读书等诱饵均未动心。但工于心计的赖昌星并未死心,在多方打探接有书法爱好后,便用九位知名画家联合创作的一幅“牡丹图”和一套6.5万元的绝版…  相似文献   

17.
关山远 《各界》2014,(2):26-28
今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深化改革开放”是当前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新华社不久前刊发评论文章《铭记“用脚投票”的历史警示》,其中写道“1990年,在参加深圳特区成立十周年庆典时,当年实地调研过‘逃港’事件的一位领导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部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  相似文献   

18.
命运与绳索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6):14-14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官场中流行着一句很时髦的话:“任职一届,致富一方”。从本义上来说,它提出了一个考核干部成绩的标准。但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言,这句话缺乏科学性,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届三至五年)达到一方富裕。同时,在这个口号的引导下,部分领导干部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误区之一:只抓物质文明建设,不抓精神文明建设,搞“一手硬、一手软”。误区之二:只抓服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搞短期行为,结果“任职一届,遗祸一方”。误区之三:只抓数字指标,不抓…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三题     
读书三题申泰(一)《战国策·秦策二》记载:曾参以前住在费地。有个与他同名的犯了杀人罪。有人跑到曾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绝对不会杀人”,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还是不相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