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促进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这为广大外贸经营者提供了众多的机遇和广阔的活动天地。在对外贸易实践中,出口管制又与对外贸易管理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外贸经营者欲从事出口活动,应当对我国有关出口管制的法律制度有所了解。一、出口管制与外贸出口管理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出口管制是指国家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对用于特定目  相似文献   

2.
美国为何强化对华出口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卿 《瞭望》2008,(11)
美强化对华出口管制,从根本上讲是服从和服务于美对华军事遏制战略近年来,随着美国安全战略新变化和中国国防现代化发展,美国在立法、清单管理、机构设置、部门协调、多边体系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对华出口管制力度。一是修订和规范对华出口和再出口的许可证制度,扩大管制物项范围。2007年6月,美国正式公布了新的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新规定对疑用于"军事最终用途"的对华出口商品均要  相似文献   

3.
尽管美国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是一个积极姿态,但在“放”还是“收”的问题上,美方仍瞻前顾后犹疑不决喧嚷多时的美国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政策一事终于有了实际的举措,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7月6日公布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澄清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下文简称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37)
<正> 中国是冷战后美国出口管制的焦点,美国不但禁止向中国出口军品,还严格控制对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奥巴马政府在历经一年的审查后,正式公布了美国出口管制改革的新方案。新方案的主旨是放松管制,这无疑是顺应时代的明智之举,但对长期呼吁相关改革的中国来说,则不应有过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7,(26)
美国对于中国高科技出口新的管制清单从6月19日开始执行。美国商务部15日公布的管制清单规定,航空发动机、先进导航系统、激光器、水下摄像机及推进器等20个大类的美国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  相似文献   

6.
日前,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管制清单,涉及航空发动机、先进导航系统、激光器、水下摄像机及推进器等20个大类的美国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  相似文献   

7.
按《物权法》中物的归属和物的效用的关系,可归纳为物权状态二元结构理论。运用物权二元结构理论为公式求解,则可以为诸多疑难问题发现入口和找到出口,且能定纷止争。将物权二元结构理论扩展到财产权二元结构理论,运用这个理论能够明确市场与政府职能的分工,主要是明确公权力与市场权利的边界,公权力管制的领域限于动态权利的行使。不仅论证了公权力管制的必要性,而且确立了公权力管制的对象,为防止公权力错位和缺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勇 《学理论》2012,(26):1-2
关于政府管制的研究最多的在经济学方面,主要考虑如何运用政府管制手段制定合理的管制政策来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目标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解决公共问题,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福利。而管制在我国是一个舶来概念,起步较晚,政府管制随着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也经历了加强政府管制到放松政府管制,以及再管制,政府管制的纷争:加强、放松、再管制、取消管制,都已经成了讨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曾令发 《理论探讨》2006,(4):135-138
管制政策的兴起主要源于市场失灵,管制领域主要体现在经济性管制领域。随着经济性管制的效率和效益受到批判,经济性管制开始放松,社会性管制逐渐兴起。社会性管制政策理论基石是公共物品、内部性和外部性等理论。但社会性管制政策也面临着诸如管制标准的制定、委托代理机制等困境。治理理论为管制开辟了新的思路:通过采用市场、政府官僚体系以及市民社会所组成的政策网络系统的合作共治来解决社会性管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华涛 《行政论坛》2012,19(4):32-35
政府激励性管制过程是管制机构、被管制企业、消费者通过直接互动和间接互动关系,不断调整各自立场,从而缔结具体的能有效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管制契约,并进行执行的过程。可以分为信息收集过程、决定过程和实施过程。在激励性管制过程中,管制俘获问题更加突出,对激励性管制的实施形成了严重制约;同时,管制承诺的可置信度直接影响到被管制企业的预期,如果管制承诺缺失会导致实际激励程度降低和投资不足。因此,为了预防管制俘获和强化管制承诺的可置信度,在激励性管制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美国独立管制委员会拥有准立法权、行政权、准司法权,把持着美国经济命脉。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了管制效率,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了私人经济的自治性。我国行业协会制度设计应当借鉴美国独立管制委员会,应当拥有行业管制职能。我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应当将部分立法权和司法权授权行业协会,政府部分管制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管制性行业协会应实行委员会制,在党委领导下履行好行业管制职能。  相似文献   

12.
在放松管制与强化管制之间寻求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政府管制理论进行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 ,回顾了发展、成熟于美国的政府管制模式的变迁。文章规范与历史的分析表明 ,在放松管制与强化管制之间寻求平衡是政府管制改革理念的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论政府管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有效管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有效管制是我国政府管制改革的理念。当前 ,有关政府管制改革的理论有很多 ,有人主张放松管制 ,有人主张加强管制。而政府有效管制强调 ,政府管制改革不是要放松管制也不是要加强管制 ,最终目标是要提高政府管制质量、实现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控制。政府有效管制的核心原则是有效性 ,它包括 :结果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公共利益性、可行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管制理论和管制实践的不断发展,研究管制均衡的动态性变化和企业影响管制均衡的隐蔽性行为,对于提高政府管制政策的合理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隐蔽性行为处在合法性的边缘或是范围以内,在实践中也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运用.从管制过程中的三个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现实关系、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和相互作用入手,运用Stigle-Peltzman的管制均衡模型研究了政府管制机制从初始设计到现实执行结果之间的演变轨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模型进一步的推理分析和案例研究得出结论,企业运用政治行为对管制动态均衡进行隐蔽性影响,使其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生动态的偏离,从而获取超额利润的机制和作用方式.主要有:利用管制政策的相对静态性,通过隐蔽信息产生管制错位;削弱消费者的影响力,改变政府边际效用替代率.进一步阐述了管制错位和政府失灵的经济学机理,对现有的管制理论和企业政治行为理论进行了拓展,这对提高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管制政策的合理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管制改革的趋势,一方面表现为管制机构和管制过程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表现为管制范围和管制方式进一步调整.这种改革趋势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政府管制改革需要考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革,管制范围要继续调整;重视市场机制的价值,管制方式要加快改进;完善管制机构的建设,管制权力要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6.
国家管制与村庄民主的行政化--山东秋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山东秋村的实地调查材料为依据,描述了村级治理过程中的国家管制现象,分析了国家管制存在的基本条件,探讨了国家管制对于村庄民主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管制中仍然存在着对管制者本身管制模糊,力度不够的现象;管制制度本身存在许多不足,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管制者间存在规制权争夺,部门间存在利益冲突,社会公共利益被置之次位等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借鉴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来解决政府失灵;政府监督市场与市场监督政府并用;管制者与被管制者的角色交替互换;行政管制与行政法制同时改革。  相似文献   

18.
田星亮 《学理论》2009,(25):35-36
管制与服务是两种基本的政府管理模式,不同时期由于行政目标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管制与服务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明确政府管制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摒弃重管理、轻服务的行政理念,是我们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理论前提。管制是服务的补充手段,以服务为依归;服务体系中包含管制,管制只是服务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管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华 《理论探索》2007,(6):124-129
政府管制方式的变革为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由于这一变革的不深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规范的政府管理体制,单一、强制性的管制手段,不确定的管制政策,不公平的竞争条件和不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壁垒.只有在创新政府管制机制的总体思路下,从建立、健全管制法规、改革政府管制体制、创新管制工具、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几方面入手,重构政府管制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公共服务领域管制失灵和全球行政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再造为公共服务民营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将民营化理念融入到公共服务行政治理的构建中去,通过民营化模式来更新公共服务领域的管制,不失为公共服务领域管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