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本意为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经济状况。 最早赋予小康新的时代内容,把小康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作为中国人民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阶段性奋斗目标的人,是邓小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之家”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小康的概念。 邓小平把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定位于“小康之家”,并非意味着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降低了。这种新定位吸取了我们党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不顾客观实际,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而提出的一些高目标和高指标的教训,坚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第三步战略的重大实现,必须立足当前的现实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吸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夺取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目标阔步前进。未来几十年,是我们实现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相似文献   

4.
金风 《瞭望》2008,(51)
对中国人来说,很少有哪个年份,像公元2008年这样,充满了史所罕见的挑战与风险,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喜悦。2008年12月18日,走过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迎来了一个特殊的30华诞。站在30年的积淀之上,展望建党100周年时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的此刻,揖别即将逝去的一年,那种回顾与盘点,则必然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深沉思考和深长意味。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08,(10):9-9
《小康》:今年要纪念改革开放30年,这是一个很值得回顾和反思的阶段,这30年您个人的经历与改革紧紧相联,其间值得注目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向世人宣布,在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通过精准扶贫,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建设小康及小康社会以来,人们比较关注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生活发展程度及其发展阶段,而对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特殊性质的认识方面则存有一定的偏颇或忽略。在时间与空间的政治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直面的是国际平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直面的是国内平台,小康社会问题直面的则是可望又可及的近期平台。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特殊性质,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会有某种存疑。那么,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特殊性质究竟是什么呢?文章试图从比较分析小康与大同社会原本意义上的异同,小康社会与后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底线入手,阐释小康及小康社会客观上所具有某种"私"及"天下为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公"及作为未来情景的"天下为共"两者之间不可或缺的相互依存性特质,拟提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以利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7.
唐宋 《民主》2007,(11):12-12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康"。从此"小康"这个古代哲人描绘的令人向往的社会理想,开始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一点点走近中华大地,成为幸福生活的象征,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8.
转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康社会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发展、实现小康是黑龙江省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转型则是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1997年,晋城市提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整体达小康和稳定脱贫两大目标,标志着晋城市的小康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8年10月,晋城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全市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十年规划》,提出用10年时间,即到2007年将晋城基本建设成宽裕型小康市。这个规划的实质是在求解怎样推进小康社会健康发展这个历史性命题。历史既然提出这个命题,破解该命题也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晋城市宽裕型小康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晋城提出建设宽裕型小康的决策,其重要性在于:其一,建设宽裕型小康是晋城…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现代化”成为中国人最时髦的名词和全社会关注的奋斗目标。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发展目标。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考虑第三步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的战略问题。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圳要在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争取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市”。这是深圳跨世纪发展的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那么,现代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我们既然要对21…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05,(4):39-39
《羊城晚报》2005年6月5日报道说,据了解,中央正在酝酿“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提出全局性、战略性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集中权威专家新近推出的研究报告提出,未来15年可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小康社会,并勾划了今后5至15年发展的六大前景。15年发展的两步考虑报告指出,未来5至15年的基本任务可分两步考虑。第一步2006年~2010年(“十一五”期间),努力使经济增长方式有比较明显的转变,人民生活由初步小康过渡到水平较高、比较宽裕的小康,人均GDP明显高于目前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钟学志 《学理论》2008,(17):24-27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是我国突飞猛进大发展的30年,是民生得以改善,开始奔向小康,走上共同富裕的30年。30年沧桑巨变,见证了伟大祖国30年辉煌历程。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坚实一步,这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壮举。站在百年目标的最后关口,冲刺全面小康我们奋战正酣,决胜全面小康我们信心满满!一百年跋涉,懂得我们从哪里出发,才懂得英勇斗争、凯歌前行的动力何在;百年凝思,看得清峥嵘岁月、沧桑巨变,才看得清扬眉吐气、傲然屹立的底气何在。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村没有小康,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农民没过上小康生活,不能说中国人过上了小康生活.那么,农村如何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梦”?农民怎样才能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呢?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于建成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民的“全面小康梦”至关重要,在相当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成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安化农民的“全面小康梦”、让安化农民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在广大农村发展小康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的一大课题。在“十一五”时期,需要从国家政策、文化产业、文化机制以及农民创造性等方面下手,大力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辞海》中对该词汇的解释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41)
十六大即将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概念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又重申:“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而关健的历史阶段。 因此,认真研究和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是很有意义的。 小康,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概念? 为什么在上世纪末我国已宣布实现了小康目标后,又提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与小康目标有哪些异同?小康社会的指标如何与现代化指标和国际标准街接? 本世纪头五十年,是我国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并在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与第三步战略目标及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本刊约请中央党校校务委员、科研部主任李忠杰教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概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任务,为我国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回顾"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渊源,解释关于"小康"的有关概念,分析"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历史背景和逻辑关系,解读近几届党代会报告中回答的"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延华 《学理论》2008,(13):1-1
沧海横流,波澜壮阔,方显英雄本色;风起云涌,大潮激荡,谱写壮丽华章。 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这30年,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30年,是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3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巩固壮大的30年。  相似文献   

20.
全面小康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方位提升。协调发展是全面小康的实现途径,全面小康又是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协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利益的观念,确保人民参与发展过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改革创新,而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有社会主义法治保障和党的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