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3月,我们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在这个会议的讲话中向全党郑重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8-1439页)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务必”。十六大闭幕以后不久,新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他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当前形势下为什么要重温“两个务必”,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从历史经验和新形势下推进执政…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从中国传统智慧宝库中吸取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和十分丰富的治国思想,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治国安邦的政治谋略。一、对敌专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在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时候,不仅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还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宝库中,从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中批判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服务。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极其精辟地论述道:“宋朝的哲学家未赢,写了许多书,说了许多话,大家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话还没有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历史选择,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毛泽东看来,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性是辨证的统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然而,这些年来,一度颇为时髦的历史选择论却竭力攻击历史唯物论“没有摆脱决定论的思维框架”,宣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是什么“双向选择”;诋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什么共产主义只是人类未来多种可能中的“一种或然趋势。”值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一下毛泽东关于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选择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论述。再看一看历史选择论究竟是“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黄禹康 《传承》2012,(1):14-15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超出了史学论著的范畴,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鉴戒。重温《甲申三百年祭》,尤其是文中“慎终如初”的观点,值得党员领导干部借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和小平同志南巡谈话都提到,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我党七十多年历史中,“左”在中央占统治地位几乎近三十年。党的先后十二任领导人中,就有六位犯过“左”的错误。尤其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是从反“左”斗争中崛起的,晚年又重蹈“左”的复辙,这种现象不能不弓愧我们的深思。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与失误,经验与教训,是我们党史的一部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因此,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曾遭到“左”倾路线的严重打击与排斥。然…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同志60年前写的文章,今日读来仍觉振聋发聩,倍感滋味悠远。为什么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确实表现了领袖的高瞻远瞩。特别是当前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温“两个务必”的谆谆教导,读后更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李自成的失败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他的农民意识和所处的条件,开始就决定了他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但是如同郭老所分析的那样,起义军入京后的骄奢淫威,直接断送了伟大的农民运动。掩卷所思。哀兮!悲兮,叹兮!然而,感叹至此确乎“看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了。历史应是一面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便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8.
坚决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党的十三屈四中全会提出的当前要特别注意抓好四件大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坚定而有效地在党和政府机关开展这场斗争,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现实的斗争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追踪建国初期毛泽东发动和指导“三反”运动的轨迹,重温近四十年前这一动人心魄的斗争风云,对于贯彻十三届四中  相似文献   

9.
1949年,面对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毛泽东曾经以赴京“赶考”的心态告诫全党,已经取得的胜利,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考验。从那以后到现在,整整50年过去了,在50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考试”,面对无数次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能不能够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是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反对和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严峻历史任务。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虽提出了这个问题,但由于他过早地逝世而没来得及解决;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战略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反“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并领导我们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重温毛泽东关于反“和平演变”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对于我们挫败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图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6,(Z1)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即将胜利完成,中共中央开始考虑加快经济和科学文化建设。当时,有些人对刚刚过去的思想改造运动、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和肃反心有余悸、缩手缩脚;有些人在学习苏联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教条主义,如有人说苏联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学,德国魏尔啸是资本主义医学,中医是封建医学,等等。据陈伯达回忆,1953年中国历史研究委员会成立时,因郭沫若和范文澜在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上有不同观点,他向毛泽东请示工作方针,毛泽东说了“百家争鸣”四个字。鉴于毛泽东早在1951年为中国戏曲研究院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陈伯达…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 ,外宾问 :毛泽东 ,您怎么有毛泽东和毛润之两个名字 ?毛泽东幽默地笑道 :我还有第三个名字 ,你们不知道 ,我也不告诉你们。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 :“此信托人带汉寄上 ,因检查极厉害 ,来信请写交毛石山 ,莫写毛泽东。”众所周知 ,毛泽东又叫毛润之 ;但他又叫毛石山 ,就鲜为人知了。毛石山这个名字有个演变过程。最初是在家里叫的小名 :石头 ,又叫石三 ,或石三伢子 ;长大后 ,它就改成了同样极富象征意义的“石山”。为什么小名要起“石山”呢?原来 ,母亲…  相似文献   

13.
140年前,以洪秀全为首的拜上帝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后,太平军挥师北上跨出广西,转战湖南,湖北,并沿江直下一举攻占南京。当时,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创造了光辉业绩,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声势和内容,在中国农民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很值得认真的总结。记得1944年1月,毛泽东同志给郭沫若同志的一封信中说过:“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的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人民日报》1979年1月1日)。这就告诉我们,认真总结太平军胜利和后来失败的经验教训,不仅是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帮助我们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整顿党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努力,为邓小平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基础。尽管在他晚年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犯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但这些挫折和教训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相合的实践,经历了7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次理论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过去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值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际,回顾光辉历程、重温伟大理论、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30周年。30年的历史证明了“枫桥经验”的产生源点及其发展轨迹,均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在其本身不断前进的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枫桥经验”从其价值论说,无论是理论价值,还是实体操作价值,均充分显示了其历史功绩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建国前后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分析李万青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①在这里,毛泽东用非常形象生动的语言表...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5日,在党的十六大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带领书记处成员,从北京出发,驱车380多公里,冒雪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是胡锦涛同志履新后首次离京出行,而西柏坡是离北京最近的革命圣地。正如各大传媒已经报道的,胡锦涛西柏坡之行的主题词是“艰苦奋斗”这四个字。锦涛同志说: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6,(Z1)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的名言。毛泽东作报告、演讲的底稿,从不让人代笔,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央“八大”开幕词。毛泽东曾起草过两个稿子,可不知为何都没有写完。于是毛泽东让陈伯达起草,然而他的稿子让毛泽东觉得写得太长,扯得又远。于是毛泽东找到了田家英,说“:不要写得太长,有个稿子带在口袋里,我就放心了。”时间非常紧迫,这时离八大召开只有几天了,田家英花了一个通宵把初稿赶了出来。毛泽东比较满意他写的这份稿子,立即送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有关同志那里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八大”召开那天,…  相似文献   

20.
刘彦昆 《小康》2010,(7):42-44
从“援藏”看“援勰”,有些道理是相通的。在长达30年的援助历史中,西藏的发展深深烙下了“援藏”的印迹,“援藏”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都为“援疆”提供了现实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