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胡伯俊 《新湘评论》2006,(10):26-27
我国旅游业总体上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其发展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走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以促进旅游、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建市以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张家界奇绝天下的旅游资源优势。致力张家界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先后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4A级旅游区”等旅游品牌。使旅游业迅猛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4L元。分别是1989年的25.7倍和256倍.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28万人次.创汇2.57亿美元。分别是1989年的76.2倍和2500多倍。“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切入点.在旅游设施、旅游产品、旅游城市形象、旅游环境等方面创最佳、争一流。努力将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7,(8)
2006年,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张家界考察时提出"把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这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从世界旅游发展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它为张家界旅游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的宏伟目标,张家界致力于推进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致力于城市管理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家界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张家界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旅游带动战略,加速推进世界旅游精品建设,推动张家界由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  相似文献   

4.
张家界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张家界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旅游带动战略,加速推进世界旅游精品建设,推动张家界由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经济是张家界市的立市之本,富市之源,强市之路。"把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是张家界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张家界旅游发展的更高境界。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是一项开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实现第二次跨越的战略目标。作为建设世界旅游精品主战场之一的永定区,应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有优势,实现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工业、旅游与农业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建市以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旅游立市"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提出的"把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这一目标,全面创建生态城市,突出"山、水、园、林"风貌,着力张扬旅游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生态主题。本文从治理污染、生态保护、节约资源、科学发展、公众参与等方面,围绕张家界生态城市建设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抓好农村建设扶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发展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实现农村建设扶贫的科学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全市农村的整体面貌,有其自身规律可循,在具体工作中,应切实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刘定青 《学习导报》2010,(21):36-37
武陵源风景区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随着旅游地竞争日趋激烈,推进单一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已成为各旅游地新一轮竞争的战略性选择。武陵源正处于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的战略目标,就要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把产品做精,把产业做强,把品牌做优。  相似文献   

10.
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永恒的课题,作为提升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契机,长春市旧城改造应让城市品位蕴含在旧城改造战略规划中、凸显在独特城市历史文化中、贡献在旅游产业大有作为中、体现在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中,使城市品位建设贯穿旧城改造全过程。从而在把握历史文脉中彰显城市特色与个性,展示城市独特魅力,系统构建城市品位特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08,(24):I0002-I000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提出的“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千方百计提升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要运用大旅游的理念.高起点规划。新机制运作,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用五年时间把特色旅游业打造成宁夏主导产业”发展理念,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精品景区,是沙湖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城市名片。揭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于优化揭阳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揭阳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规模迅速壮大的旅游产业等现实条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旅游软环境建设、统筹兼顾突出旅游大项目建设、科学配置旅游基础设施,抓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善旅游信息指示系统等,全力推进揭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13.
去年,循化县紧紧围绕打造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目标.以“五大措施”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该县确立了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地域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休闲胜地和生态园林城市”定位。提升品位。增强城镇文化软实力。按照“西延东伸、南改北扩”的县城建设思路。完成投资4.23亿元,实施了积石大街道路西延、民俗风情一条街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3):8-8
城市的发展,是外美与内秀的结合,不仅需要提升经济实力、改善城市面貌,也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城市软实力。要借助文化中心建设,打造艺术品位高、观赏性强、优秀节目荟萃的演出中心,艺术推广、普及、传播的中心,邀请各界知名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精心筹划高水平演出活动,扩大艺术影响力,让艺术改变生活,用艺术提升品位,努力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15.
要继续按照“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加大城镇街道立面清理和风貌打造力度,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推动风貌建设再上新台阶。 要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抓好村镇和村落规划建设,体现山水田园风光,打造民族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句精辟的定性,把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座精品城市如同一尊唯美的艺术雕塑,集建筑品质和文化品位于一体。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专家袁廷栋认为,文化可以造福一座城市,更能够发展一座城市、营销一座城市。基于此,笔者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精品城市的目标,就进一步加强西宁城市文化建设谈几点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走生态文明之路——张家界建设生态城市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是一个以旅游为主体的新兴城市。近年来,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题词要求,大力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全面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经济得到迅猛发展。2003年,全市接待旅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必然对城市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未来的张家界城市怎么发展,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一、建设生态城市,是张家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人口膨胀,住房拥挤,交通阻塞,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空气、水体、噪音…  相似文献   

18.
苏梅  兰翼 《廉政瞭望》2010,(4):56-57
为什么要在旅游行业打造廉政文化 四川是旅游大省,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行业在抓好景区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提高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将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效果,是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铜仁市按照在铜仁地区"走前列,作表率,先突破"的要求,拓宽思路,超前谋划,着力打造贵州东北部中心城市,中西部交通枢纽,黔湘渝鄂边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新型生态产业聚集区,集山水园林、民族特色、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铜仁市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余显强 《当代贵州》2007,(11):16-16
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加快把安顺市培育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精神,结合安顺市委、市政府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西秀区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扩张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安顺建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初具现代化特征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