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作者安娜·艾洛特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的缅甸语讲师。这篇文章扼要地介绍苏联有关东南亚语言与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机构,以及研究和教学活动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苏修对东南亚各个方面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是俄罗斯最大的东方学研究机构。东方学研究所及其下属的圣彼得堡分所,是俄罗斯研究中国问题时间最长的机构之一。研究所机构设置齐全,既是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渊源东方学所至今已有180年历史。1818年,东方学所的前身——俄罗斯皇家科学院亚洲博物馆在圣彼得堡成立。首任馆长为克里斯汀·弗伦院士。成立之初,亚洲博物馆主要收藏各种来自东方的文物和文献,当时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是彼得大帝的遗书。到19世纪初,俄罗斯探险家在中亚和中国西北地区掠夺的大量珍贵文献和文…  相似文献   

3.
《当代东南亚政治研究指南》是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名著译介系列的第二部译著,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薛学了教授根据英国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2001年出版的该书英文版原著的第三版主持翻译并审校。其作者迈克尔·利弗(Michael Leifer)系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是在东南亚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领域公认的主要学术权威。该译著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香港城市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于2003年11月在香港出版,全书共61万字。 这是一部关于太平洋战争之后东南亚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著作,它概述了东南…  相似文献   

4.
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是西方世界著名的东方学研究中心之一。它成立于1916年,时名东方研究学院,1938年改为现名。研究范围包括整个亚洲和非洲地区,所以,在中国有人称它为亚非学院。它的英文简称是“索亚斯” (SOAS)。几十年来,索亚斯人才辈出,对东方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上享有较大的声誉。现在,全校拥有教师约200人,学生1000多人。师生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 索亚斯的东南亚教学与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早在1934年,院内就设立了东南亚系。英国著名  相似文献   

5.
苏联学者格·格·科托夫斯基、尤·阿·索特尼科夫等著的“东方国家的土地关系”一書,是1957年苏联科学院出版的“亞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土地改革”一書的姊妹著作。本書是个包括十一篇論文的論文集,分別論述了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叙利亞地区和埃及地区、菲律宾、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馬来亞等国的土地关系。  相似文献   

6.
贺圣达 《东南亚》2003,(1):63-64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各种《剑桥史》如《剑桥中国史》、《剑桥世界史》 (古代、近代 )等早已享誉国际学术界。《剑桥东南亚史》是各种剑桥史中较晚出的一种 ,英文第一版出版于 1 992年。由于 90年代初才出版 ,该书大量吸收了此前国际学术界对东南亚史研究的成果 ,而且在写法上更具有当代史学著作的特点。因此 ,它出版后就受到学术界的欢迎 ,受到高度评价 ,并在 1 994年再次印刷。《剑桥东南亚史》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尼果拉·塔林担任主编 ,由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多名…  相似文献   

7.
1981年西德出版了一本引人注目的书,书名,《意识形态时代的结束》,副题,《欧洲的欧洲化》。作者彼得·本德尔是西德比较有名的记者,长期研究苏联、东欧问题,是西德“东方政策”的谋士之一,曾发表过许多有关“东方政策”和德国问题的论著。《意识形态时代的结束》一书是他的近著,也是他引起争论最多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8.
罗兹·墨菲近90万字的巨著《亚洲史》早已摆放在我的书案,作为学习和研究东南亚历史的学者,我渴望着从中获取到我需要的知识。每当我翻动它,总能有所获。对于西方人关于东方的著作,我们应当不存偏  相似文献   

9.
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在战后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苏联、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学者也都加强了对印度问题的研究及有关印度问题研究的学术交流。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主办的《亚洲概览》杂志在一九八四年第十一期刊载了苏联莫斯科东方研究所印度和南亚研究室主任格里戈里·G·科托夫斯基教授的题为“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某些趋势”的文章。此文虽是对印度研究的“一家之言”,但它涉及到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为了解国外学者,特别是苏联学者研  相似文献   

10.
应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维·沃尔斯基的邀请,1990年5月下旬至6月初拉丁美洲研究所徐世澄和曹琳同志访问了苏联,较详细地考察和了解了苏联的拉丁美洲研究机构和研究情况。苏联对拉丁美洲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此以前,苏联学者主要是介绍和研究拉美文学作品。50年代开始研究拉美的历史和民族,当时的重要专著有克诺洛佐夫撰写的《1929  相似文献   

11.
最近翻译出版的《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ThePoliticsofTheUnitedStatesForeignPolicy)是一本了解美国外交政策颇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原书作者系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教授杰里尔·A·罗赛蒂(JerelA·Rosati)。该书由周启朋、傅耀祖等翻译,吴妙发、翟玉章、曾夏审校。该书融史实和理论于一体,从政府、社会、环境三个视角系统地考察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决策及执行过程。它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导论”,主要阐述此书编写意图及框架结构。第二篇为“政府与政策制定程序”,主要研究美国政府及其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马晋强教授主编的《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一书是云南省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 ,其内容包括序言、十三章正文和结语 ,总计 30万字。该书以时间为经、重大事件为纬展开 ,重点探讨了二次大战后东南亚国家之间和东南亚国家与世界各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该地区国际关系的性质、内涵和特征 ,冲突与合作的基础、方式 ,相互影响、消长和调节的规律 ;面向 2 1世纪的东南亚对外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前景等重大问题。该书序言界定了本书…  相似文献   

13.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马树洪编著的《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探究》一书,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流经中、缅、老、泰、柬、越6国的国际河流。流域地区的全面开发已成为沿岸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关注的问题。合作开发,振兴经济,是沿岸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该书共8章,25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998年出版了该中心中东问题专家希琳·T·亨特新作《未来伊斯兰国家与西方关系》。该书从抽象和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以偏概全,夸大意识形态在国家对外政策中的作用,并据此揭示出穆斯林国家与西方国家冲突的真正根源,这对我们了解阿拉伯国家有一定启示。译编如下: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泰国的政权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本期为泰国问题专号,专门翻译并刊载英国新英格兰大学亚洲语言与社会基金会主席、默多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凯文·休伊森博士主编,英国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于2001年出版的名著《泰国的政治变化:民主与参与》,并已获得该书著作权人凯文·休伊森博士的授权。该书的各章分别由不同作者撰写,主要论及泰国在20世纪末的政治变化情况,特别是关于泰国政权和民主发展的变化模式,对泰国的政治生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极力接近政权的新势力中心”的论述。本书是研究泰国政治变化性质与模式的有用工具,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泰国的政治状况,而且有助于人们研究其它一些受到类似经济与社会变化困扰的社会的政治状况。本书另有四章将在下期续载。  相似文献   

16.
在1962年10月加勒比危机爆发25年后,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拉丁美洲》杂志以“加勒比危机:历史重要的一课”为题,发表了有关加勒比危机的三篇论文。作者分别是:曾参与制定美国政府处理危机有关决策的美国人雷蒙德·L·加特霍夫;古巴美洲研究中心北美研究室主任拉斐尔·埃尔南德斯和苏联《拉丁美洲》杂志主编塞尔格·米高扬。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者大卫·p·钱德勒的《東埔寨史》是一部问世不久的柬埔寨简明通史,1983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城《西方评论》杂志社出版。北京大学杨保筠同志曾在《印度支那》1986年第1期发表了对该书的评介。为了进一步了解该书的基本观点,兹翻译其中的《导言》,并将原书所附的《关于本书及其作者》译出,录于正文之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C·斯科特的《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一书,从农民的角度出发 ,考察了东南亚农民的生存和反叛问题。本文通过对该书部分观点的分析评价 ,探讨了30年代缅甸和越南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经济动因。  相似文献   

19.
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为重新解读克劳福德的名作《出使暹罗和印度支那王朝日记》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重新审视书中蕴含的前提和假设,揭示出了克劳福德的东方观。克劳福德认为东方总是低劣的、野蛮的和感性的,其东方观是在他的作品与殖民主义制造的总体政治语境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中生成的。克劳福德的个人体验和对东方的传记描述最终向权威的东方学发生了转移,他的东方观随之也带有东方学浓厚的气息。今天,重新审视那些貌似客观公正,实际上却蕴含着西方文化霸权的著作是历史文化非殖民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内民族冲突(ethnicconflict)的数量明显增多,已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一大突出问题,并对一些国家的政局稳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同期,国际武器交易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冲突的烈度。美国罗曼与利特菲尔德出版公司2 0 0 1年出版由长期研究冲突管理及和平与冲突等问题的专家约翰·西斯林和弗雷德里克·皮尔逊所著的《武器与民族冲突》①一书,对读者了解当代国际武器交易与民族冲突之间的关系颇有裨益。首先,该书较深入地剖析了民族冲突的起因、发展过程、产生的影响。这两位专家认为,民族(eth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