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涛 《城市党报研究》2004,(5):22-23,25
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呼唤新闻宣传的创新,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到“两个满意”——领导和群众都满意,怎样做活“创新”这篇文章?我们在办报实践中,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看法,提供给同仁。会议报道多一些“换位思考”会议报道是党报日常报道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创新? 我们要求记者、编辑脑子里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会议中哪  相似文献   

2.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代表那个时代的先进典型,需要有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展示出那个时代的风采。而报道出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以赢得读者,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广大读者对媒体的期望。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党报,它所拥有的新闻和信息资源,又远远少于中央和省级媒体,因此,如何用足用好现有新闻资源做好新闻的典型报道,更显得尤为重要。一、地方党报做好典型报道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地方党报在做好新闻的典型报道中,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毫无疑问,抓新闻的典…  相似文献   

3.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0,(15):43-43
当“犀利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从天涯论坛走红,媒体铺天盖地,不惜花大篇幅予以或深或浅的报道。就连央视的新闻也从会议报道中省出时间来凑热闹。  相似文献   

4.
作为条线记者,跑机关会议是常有的事,写会议报道也是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会议作为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源,在发布官方信息的同时,其中往往蕴藏着许多读者关心的其它信息,这就向记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在完成好“规定动作”时,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敏锐的新闻敏感性去捕捉会议新闻背后的新闻,充分运用“自选动作”,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线索,披露更有价值的新闻,从而更好地为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5.
改进会议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新闻媒体深感挠头的难点。有人讲,改进会议报道动力虽源自媒体自身,但关键在于外部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顾名思义,应该是新闻的纪实者。可是在当前的一些新闻采写实践中,情况常常不是如此,例如我们党报所大量进行的各类会议报道。我们的记者在这些报道中担当的角色,常常就并不是新闻的纪实者,而是党委,政府部门的“宣传干事”,或者叫“新闻秘书”。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与此相应,经济报道也成为众多主流媒体的焦点。但相对于普通的事件性报道、社会民生新闻来说,做好经济报道,难度更高。因为经济报道既要反映经济建设中一些本质性的规律、特点,又要生动活泼,能真正吸引受众。笔者认为,要搞好经济报道需要“三性”。第一是思维的宏观性。经济报道要有宏观思维,就是要把经济报道的对象放在体制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判断其时代意义和新闻价值。这要求经济报道抓住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从微观现象中透视宏观问题,对经济现象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8.
工业经济报道是城市地市报纸的主要报道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热点、难点之一。在新闻界,多年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工业经济报道如何让受众乐于接受。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对许多纸质媒体来说,工业经济报道似乎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相似文献   

9.
刘秀品 《唯实》2008,(5):96-96
媒体报道,仇和是2007年12月下旬到昆明履新,屁股还没坐热。就请各个新闻单位向他提供近期报道,而且特别提出“要负面报道”。这与那些“不要负面报道”、“控制负面报道”甚至“打压负面报道”的官员相比,无疑显得“另类”。一个官员一旦有“另类”之嫌,必然褒贬不一,被抛入“争议”的漩涡。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贬损仇和的“要负面报道”,我对他的这一举措都表示真诚的敬佩。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规范自身言行和工作会议的报道,引导媒体遵循新闻规律,体现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需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不断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反映新闻实践的本质要求,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实现"三贴近",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所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那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张海龙 《党的建设》2008,(10):34-34
时政类电视新闻的主体常常是会议报道、先进典型报道、部分文件或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部门和行业工作成就报道等。处理好这几类新闻是时政新闻摆脱同质化、实现差异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各地新闻媒体提及频率较高的新闻术语,许多经过谋篇布局、精心策划出来的报道有深度、可读性强,有些还是受众茶余饭后议论的内容可见,很多精心策划之作掼得响,有冲击效应,对受众感染力大同时,新闻策划也是媒体竞争读者,观众、听众的新手段。顾名思义,新闻策划就是预先对一个报道题材或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计谋筹划、精心组织和安排采编的全过程,以期达到十分理想的报道效果,目的是要吸引广大受众关注那些新闻报道和媒体,增加它们在新闻市场中的“亮点”。新闻策划在新闻学中并不是新名词,只不过是过去不是经常性的被新闻从业人员广为采纳,而现在让编辑、记者们“叫卖”得比较时髦,把出彩的策划报道大量捧上报纸、电视。  相似文献   

14.
提起“经济报道”,人们立即会想到“观点 例子 数字”,“经济报道”也因此成了枯燥新闻的代名词。事实上,经济报道也可以写得生动耐读、引人入胜。先来看以下一段描写。午后的常熟并无倦意。市政府大门口依然人来车往。车流中,几个民工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朝门卫晃了晃通行证,拿起扫帚径直走向门内巨大的草坪。这样的清扫工作,他们已做了整整一周。而民工的进进出出,似乎时刻在提醒大院内外的人们,这  相似文献   

15.
媒界链接     
中央媒体努力尝试改进会议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努力改进会议报道,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效性。新华社近日播发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闭幕消息,记者的报道视角没有放在会议本身,而是跳出会议从中提炼出了具有新闻价值的实质内容:新闻出版部署将下放权限,今年内出20多项新政策和新举措,在一大批大中城市向外资企业开放书报刊零售市场。经济日报报道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以《跳出“部长报告”的水利亮点》为题,报道撷取了会议上水利部长报告中的新思路、新做法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分小标题列出,如“水利不是垄断行业”、“南水北调的性质”、“水务改革大势所趋”等,突出而醒目,十分吸引人。中央电视台记者采写的《中国今年将成为全球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等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16.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许多方针政策大都要经由会议来传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定势,会议新闻由于报道内容上的单词枯燥、报道方式上的陈旧呆板,一直有着一副十足的“宣传”面孔,往往妨碍了新闻舆论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工作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工作报道”,在大学的新闻课堂上恐怕不能成为一类体裁,也不能成为一类特定的新闻品种。但,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上至国家级媒体,下至地市级党报,自觉不自觉地都把它看成了一个类别——一个必须要报道然而又难以得到读者认可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会议报道一直未能根本改进和突破,这固然有领导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的“官”念问题在影响媒体,但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报道的最终审定者——编辑的不作为。由于惰性和惯性,党报的一部分编辑缺乏改进会议报道的激情,放弃了改进这类报道的努力,因而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即不能以更好的会议报道形式引导记者、通讯员撰写这些消息;不能以更好的会议报道形式引导社会。一些致力于改革创新的媒体的经验表明,只有排除障碍,坚持不懈,才能逐步转变观念,改进这些报道,并使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了“负面报道”的概念,如今与日俱盛,并派生出了“控制负面报道”、“减少负面报道”的说法。但凡揭露社会阴暗面、与舆论监督相关的批评报道都被人称为“负面报道”,甚至于只要某领导心里觉得不舒服的报道,就斥之为“负面报道”。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概念,恰恰给新闻实践带来诸多的问题,有些人借机报喜不报忧,逃避社会责任和舆论的监督。那些腐败官员为保护既得利益和掩盖龌龊行为,便假借“维护稳定”、“坚持正面宣传”和“控制负面报道”之名,打压批评报道。其实,任何报道处理不当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我们习惯说的“正面报道”。哪怕是宣传好的典型,任意拔高的后果可能也适得其反。而所谓“负面”的“天灾人祸”的报道处理得当也会产生很好的正面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是一种用客观的形式提供新闻事实和阐明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趋势的报道方式,是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进一步深入,它着重回答新闻Wht(为什么)和How(怎么样),以揭示新闻的意义。深度报道将新闻的“新”与深度的“深”结合起来,既鲜活又厚重,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