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改革内容以及洋务运动的结果为出发点,对洋务运动的积极方面进行论述与评价。一方面,肯定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对晚清的政局实行改革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以现代化进程视角下看待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太后经常召集诸王福晋、格格到宫里打麻将。特别是庆王的两个格格,更是常客。慈禧爱打麻将,因为她每打必赢,赢了自然心花怒放。但慈禧每打必赢是有原因的,原来庆王的两个格格为讨慈禧欢心,暗中拜托站在慈禧背后观牌的两位宫女,看慈禧需要什么牌而向她们打手势,她们  相似文献   

3.
一、洋务运动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近几年来,基本上已形成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在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之中,应该肯定洋务运动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一是认为不能把洋务运动纳入近代中同进步潮流之中,与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相提并论。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太后经常召集诸王福晋、格格到宫里打麻将。特别是庆王的两个格格,更是常客。慈禧爱打麻将,因为她每打必赢,赢了自然心花怒放但慈禧每打必赢是有原因的,原来庆王的两个格格为讨慈禧欢心,暗中拜托站在慈禧背后观牌的两位宫女,看慈禧需要什么牌而向她们打手势,  相似文献   

5.
如何评价我国历史上的洋务运动,是近几年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谈论洋务运动,又必然要论及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鸿章,因而李鸿章在史学界里又成了一个注目人物,人们褒褒贬贬,歧见迭出。现简述如下,供参考:一、持否定意见者,把洋务运动与洋务派完全等同起来。认为洋务派主要首领李鸿章等是卖国贼,卖国贼搞的洋务运动当然是加深半殖民地化的运动。他们指出李鸿章的  相似文献   

6.
仲晨星  张恒 《世纪桥》2011,(9):33-34
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以"求富"为旗号,将洋务运动从军事领域扩展到了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建立了近代化的经济。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使洋务派苦心经营的新式陆海军遭重创,证明了洋务运动不可能完成"自强求富"的任务。但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并不能说明洋务运动的破产。衡量洋务运动是否破产的标准是生产活动是否停止,甲午战后,洋务企业的生产活动仍在进行,洋务运动并没有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破产,而是继续向前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国人从思想上认识到差距,仅仅使部分有识之士承认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开始“师夷之长技”以强国强兵,在这基础之上,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运动开始的这个时期大约正是日本发生巨变的明治维新时代。这就是说,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并不比日本晚。但为什么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呢?  相似文献   

8.
游宇明 《唯实》2009,(6):96-96
1869年,李鸿章出任湖广总督。同年6月,接到朝廷要他人四川调查四川总督吴棠被参奏贪污受贿的案子。收到命令,李鸿章内心很为难。不去吧,抗拒朝廷圣旨是死罪,他断然不敢;去吧,当年慈禧还是一个少女时扶父柩北上,吴棠误送了一笔奠仪给她,又假戏真做上船吊唁她的父亲,慈禧一直将其看作恩人。慈禧大权在握后,吴棠数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做到了堂堂的总督、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精神,冲破了“四人帮”对洋务运动研究所设置的“禁区”,出现了研究和讨论的热潮。其中,洋务运动的目的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种观点是基本否定。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巩固清主朝的统治。它是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罪恶产物。持这种观点者否认洋务运动存在着抵御外国侵略这个具体目的,认为它口头上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时期_洋务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它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吗?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中国近代史的运动规律,澄清当前史学界某些是非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洋务运动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结合的“怪胎”洋务运动之所以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并非偶然的事情。它是在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日益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的条件下产生的历史现象,是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从帝国主义方面来看。清朝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签…  相似文献   

11.
正鸦片一役,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梦。遇"千年未有之强敌"、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出路何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借西洋坚船利炮挽天朝危局的呼声,与中外相安、十年无事的暂时稳定,汇成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洋务运动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点。甲午战争是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所做的一次总检验,但结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2,(3):36-37
贵州现代工业的形成 19世纪末期,近代工业开始在贵州省内出现。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的一部分官僚集团在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波及到贵州,贵州即出现了一批官办企业和手工业。1855年,日本人井上到镇  相似文献   

13.
指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轫,在军事、工业、文通、通讯、教育、科技诸多领域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脚步,从而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向前发展;洋务派的历史贡献与其开放意识和引进举措、重视经济和科技的思想分不开;洋务运动自身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变与不变的矛盾、"制洋"与"羁縻"的矛盾导致其无力完成近代化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从海路逃命,对他恨之入骨的慈禧令海军用军舰全力捉拿。可是,因为康有为乘坐的商船已驶远且已到公海,军舰就是追上了也无计可施。所以,他们只好无功而返,告诉慈禧说:“康有为坐的船跑出太远,没有追上。”之所以没有说“公海不能捕人”,是因为老佛爷根本不知国际法,讲出来  相似文献   

15.
从连文冲的顿悟说起背岭连文冲何许人也?乃清末慈禧时手握生杀大权的重臣荣禄的心腹干将也。连文冲的一生功过如何,历史自有公论。可有一件事,我觉得他是冤枉的,以及后来他对此事的顿悟,也觉得此翁有点可怜。清朝末年,慈禧当政,官场腐败。此时若要捞个一官半职,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史学界乃至社会科学领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一直鲁法各异,对其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评价也莫衷一是,大致有以一卜几种说法:其一、地主阶级开明派发起的改良运动,即改良说;其二、具有初步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和建设运动,即改革建设说;其三、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即自救说;其四、低层次的西化运动,即西化说。笔者认为,这些只是从某个角度去论证洋务运动的性质,而未能从整个近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一总的进程中去把握问题的实质,因而难以全面概括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和根本属性。对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与…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不能把我国现行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看成是当代“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和我国现行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相比,表面上看,二者都是在利用外国技术外国资金和人才办企业,好像都是对外开放,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其实,二者在性质上是有根本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普通人的吃饭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芸芸众生,皆为生活奔波。然而有两个历史上的极权人物——慈禧和蒋介石,他们餐桌上的风云皆有人记录,观之实在让人咂舌。  相似文献   

19.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用人选才上既有较为开明的思想,又特别注重实效.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20.
老段子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在雅典召开之前,清政府接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邀请函。光绪、慈禧及满朝文武均不知“奥运”为何物,未予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