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拔群同志,广西东兰县人,是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在右江革命史上,韦拔群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不仅仅是他个人革命经历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早期右江农民运动及其武装斗争的历史面貌,涉及到一大批早年经韦拔群同志培养教育并介绍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的政治生命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对于韦拔群同志一九二六年加入共产党这一史实,一些同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2.
梁维 《新长征》2011,(1):62-63
马骏又名马天安(1895-1928),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人物,第一批入党的回族党员。马骏幼读私塾,1912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中学,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部,此间与周恩来结下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5,(9)
<正>北京日坛公园西北角,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汉白玉墓碑,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中国革命先驱人物,回族烈士马骏就长眠于此。马骏烈士用短暂的一生,写下了爱国、救国、殉国的革命篇章,他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大义舍命,笑对死亡。马骏一生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革命。在马骏烈士诞辰120周年之际,缅怀先烈,学习、传承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品学兼优的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地质部水文局顾问杨采衡同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七日十三时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杨采衡同志是福建省连城县人,一九○八年六月出生,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参加革命,同年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采衡同志在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是闽中和闽东地区青年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  相似文献   

5.
罗忠毅同志是湖北襄阳人,十五岁就开始追求革命,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在赵博生、董正堂同志领导下,参加了宁都起义。一九三一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排长、政治  相似文献   

6.
姜明广 《奋斗》2021,(3):40-40
明天你就走了,我没机会送你;你明天就走了,没机会来看我。……他日,你带着自由回来,我拿着自由迎你。不然,你就要看着一个坟儿说:"我把他给你带来,你却已为他而死了。"这是革命烈士马骏1919年在狱中写给友人的诗中的一段。马骏1895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一个回族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马骏一生投身革命,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先驱,也是旧军阀的"眼中钉"。  相似文献   

7.
<正>马骏(1895—1928),回族,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人。1915年8月,马骏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参与领导天津学生总罢课,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9月,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组织觉悟社。同年11月,作为京津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  相似文献   

8.
郭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顾委委员、中共辽宁省委原第一书记。1915年生于吉林省德惠县,1933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005年4月不幸逝世。他一生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在党内、军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郭峰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逝世10周年,为缅怀郭峰同志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董昌鹏 《世纪桥》2011,(14):27-30
董亦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少数在中共一大之前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参与领导了上海"五卅运动",并介绍陈云、张闻天等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广泛奔走于江苏各地,  相似文献   

10.
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党久经考验的好干部贺敏学同志。贺敏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六日不幸逝世,享年八十四岁。贺敏学同志是江西省永新县人,生于一九○四年八月。他早年发动和组织进步学生和农民运动,积极投身革命,一九二七年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了永新农民自卫军到指挥、指挥,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县委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他率部上了井冈山,汇  相似文献   

11.
马骏,曾用名马天安,张子良,回族,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的工商业户家庭。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吉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马骏于1903年入私塾读书,1906年转入清真学堂,1910年就读于江沿二等小学校。1912年夏,他升入吉林省立一中。读书期间,他注意观察社会,逐渐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官僚制度是造成国弱民穷的罪恶根源。因此,他于第二年回家度假时,领导当地学生掀起抵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共产党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在1921年秋冬之交,中国共产党北京区委员会就派罗章龙同志前往东北考察工人运动,宣传革命,建立联系,筹备建党。罗章龙同志先后到了东北的沈阳、哈尔滨、绥芬河等地,对在东北建党的情况作了初步的考察,随后在1922年初,中共北京区委又派马骏同志来到东北,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一些组织工作。他在哈尔滨组织了一个“救国唤醒团”,以唤醒劳动民众的觉悟,共赴社会的改造,并在哈尔滨道外滨江公园召开过几万人的群众大会,组织了示威游行,把群众初步地组织了起来。1923年2月,中共北京区委又派…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5,(11)
马骏,中国早期的革命活动家,1895年9月12日出生于牡丹江市宁安县的一个回族家庭。在其短暂的三十三年生命历程中,他以顽强的革命意志与坚定的革命信仰,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马骏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在革命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反抗精神的具体、生动体现。深入研究马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邮电部顾问范式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三十一日五时二十五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范式人同志一九○九年出生于福建省寿宁县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他在年青时代就接受了革命思想,于一九三○年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三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  相似文献   

15.
韩伟同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自1921年冬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夜校时起,在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的影响下,接受了革命思想;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舍  相似文献   

16.
胡蕊 《奋斗》2019,(13)
正因毗邻俄国、又因中东铁路的修建,东北成为我国最早传播俄国十月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一直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建设和革命活动,先后派马骏、李震瀛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到东北地区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党团组织。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为了建立统一的东北党组织,不断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张鼎丞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准确时间,按照他本人填写的履历表(原件存中央档案馆),为一九二七年十二月。这时间是否确切?为了撰写《张鼎丞传》,笔者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反复的对比,证实“一九二七年十二月”这一时间与事实不符,确切时间应为一九二七年六月。主要史料依据是:一、永定县革命纪念馆珍藏有一张张福贵同志早年的《党费缴纳登记表》。张福贵同志是张鼎丞同志的堂弟,是金砂乡第一批入党的贫苦农民之一。一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笔者访问他时,他回忆了张鼎丞同志从广东大埔保灵寺小学回到了家乡后,培养、发展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和秘密的武装组织——铁血团的详细经过。这份《党费缴纳登记表》中填写的入党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1月9日上午,老革命项与年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在闽西革命公墓举行。龙岩地委,行署有关领导参加了安放仪式。项与年(梁明德)同志是连城县朋口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解放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高级专员、辽宁省监察厅副厅长、辽宁省政协常委等职。1978年10月2日于龙岩因病去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19.
县委书记     
1993年3月2日,《宁夏日报》第四版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登载了一则"李健同志逝世"的消息:"原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统战部长李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1月1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逝世,终年80岁。李健同志是山东省乐陵县人,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不足百字的讣闻宣告结束了一位革命  相似文献   

20.
孙世昌 《党史博采》2005,(10):51-53
刘乾庵,原名刘青刚,河北行唐县人.袁华,河南郑县人.1937年,刘乾庵、袁华夫妇共同参加了革命,1938年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两位同志参加革命以后,同荣辱、共进退,共同参加了抗日战争,是冀东区为数不多的革命伉俪之一.在解放战争后期,刘乾庵、袁华夫妇在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时,被会匪杀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