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波  肖俊  王敏 《世纪桥》2003,(2):58-58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件1932年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邓铁梅任命汪晓东为第八路军司令的任命状。长1大厘米,宽13.5厘米,由3层白丝绸缝制而成,编为第二十四号,上面印有“邓铁梅”和“东北民众自卫军”的两枚方印。左右各写3字“不爱钱”、“不怕死”,上下各写4字“收复失地”、“杀尽倭奴”。发状时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八月三日”。  相似文献   

2.
1935年 8月 1日,中共中央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中,赞扬被伪奉天警备司令部秘密杀害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二十八路军司令”邓铁梅是“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本文记述的是邓铁梅当年在龙王庙活动时期的有关史实。   1932年 8月,邓铁梅根据抗日斗争形势发展需要和龙王庙商会的请求,将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部由偏远闭塞的尖山窑 (今属辽宁省岫岩县大营子镇 )迁至交通比较发达,与伪安奉地区警备司令、大汉奸李寿山盘踞的大孤山距离仅数十公里的龙王庙街。司令部就设在与邓铁梅关系极为密切的龙王庙商会会长潘子旭 (潘…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邓铁梅组织了东北民众自卫军,刘景文反正抗日后将其队伍改编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十六路。这两支抗日义勇军,在辽南“三角地区”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1934年1月刘景文弃队入关,继而邓铁梅也离队养病。在这两支义勇军严重受挫、形势急转直下的危机关头,胸怀“复兴东北,再造中国”壮志的苗可秀挺身而出,聚集抗日志士,创建了中国少年铁血军。苗可秀,辽宁凤城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受东北抗日救国会派遣返回东北,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时任邓铁梅部义勇军总参议。他在协助邓铁梅开展敌后抗日…  相似文献   

4.
在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镇龙王庙村的老街上,有很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旧建筑。在老街北端,有一座二层小楼很是显眼,这里曾是龙王庙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部所在地,著名的抗日英雄邓铁梅将军曾在这里指挥东北民众自卫军抗日杀敌。  相似文献   

5.
<正>在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中,邓铁梅被称为"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在辽东地区,邓铁梅是妇孺皆知的抗日英雄,他创建的东北民众自卫军曾在辽宁凤城、岫岩等地与日军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为报国难家仇从武邓铁梅,原名邓古儒,字铁梅,1892年出生于辽宁本溪县磨石峪邓家村的一户没落士绅家庭。邓铁梅少年时期,中国社会正值晚清,动荡不安,辽宁各地也是匪霸横行,  相似文献   

6.
1931年10月下旬,邓铁梅在辽宁举起了抗日大旗,组织民众自卫军.消息传来,有许多青年学生、农民和教育界爱国人士及邓铁梅的部下纷纷响应,参加者络绎不绝.仅仅两个月时间,这支抗日队伍就发展到1500余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是又恨又怕,在派出大批军队扫荡、清剿的同时,还频频派飞机到抗区侦察、扫射、撒传单.日本飞行员自恃驾驶的是现代化装备,根本瞧不起这些手持大刀步枪的“土八路”非常傲慢,常常超低空扫  相似文献   

7.
1932年5月,黑龙江省宁安县花脸沟村(当时属三江省),自发组织起来的民众抗日武装自卫军,抓到了一个以贩卖人参为掩护的“日本奸细”,便将他交送给上级领导抗日将领王德林处.王德林,倾向共产党员,此时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司令,正在寻找共产党.当王德林发现这个“日本奸细”正是自己要寻找和投奔的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周保中.当即将他委  相似文献   

8.
东北民众自卫军是活跃于辽东地区的重要抗日武装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不畏强暴、奋起反击、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心和勇敢实践。东北烈士纪念馆收藏的两件(套)珍贵文物见证了东北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燃起熊熊抗日烈火。成千上万的男女青年涌入抗日洪流。 1 1932年春,凤城县边门乡大东村的阎生堂对妻子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凤城,杀人放火,尽做坏事,我要抗日报仇去……”妻子说:“你抗日我支持!”阎生堂参加了东北民众自卫军第35路军,任战士。后  相似文献   

10.
在本溪县清河城镇烈士陵园里,有一尊墓碑,碑额刻:“凛然大义”四字,碑两侧有联:“成仁取义君无愧,身家与国共存亡。”这是本溪县人民对东北民众自卫军少将左参赞黄拱宸烈士的敬仰与评价。黄拱宸,原名黄成庸,满族,1899年4月17日生于清河城小甸子(前映)村成记自然村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幼读私塾,后考入沈阳蒙旗师范学校。毕业后,随其父及其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2年10月,日伪军疯狂围剿抗日名将李春润率领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6路军。26日这一天,在新宾县南夹河村阻击战斗中,一位女战士、代理副连长不幸腹部中弹,她果断地命令前来救护她的警卫员速去通知李春润司令率部转移,自己则忍着剧痛,弃马爬向路边,把枪与文件掩藏在草  相似文献   

12.
小金子,抗日英雄王凤阁之子,通化市人,牺牲时年仅五岁.“九一八”事变后,王凤阁在通化东部红土崖组织伐木工人成立了抗日武装,1932年4月被改编为辽宁民众自卫军,任第十九路军司令.他率部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浴血抵抗.并在大罗圈沟和挠头、果松川、老岭一带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伪军展开了长期抗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反动势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3.
陈龙,原名刘汉兴,1910年12月出生于辽宁抚顺。他早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毅然率全连士兵投奔中共党员李延禄率领的抗日救国军(后称抗日自卫军),先后任营长、团长和自卫军副参谋长。  相似文献   

14.
孔令波  孔强 《世纪桥》2010,(8):19-23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激起东北人民的无比愤怒。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帮助下,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公安部队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武装进行抗日。这些武装由民众自发组织而  相似文献   

15.
赵镝 《新长征》2011,(7):26-26
1947年春,随着“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的胜利结束,东北国民党军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调整部署,重点守备各战略要点和主要铁路干线,企图巩固已占地区,待关内援军到达后再相机发动局部进攻。  相似文献   

16.
天津的张学良故居位于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张学良1924年至1931年在天津的私人宅邸。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子,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张学良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东北保安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等职务。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炸身亡。12月,  相似文献   

17.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杜重远离开东北,移居北平,开始以宣传抗日救亡为职业。1931年9月27日,他与北平其他爱国人士一起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政治部副部长。同年11月3日,当马占山在黑龙江省嫩江桥率部抗击日寇时,他和其他人士一起发动群众募捐,发电报,写慰问信,支持爱国官兵的抗日战争,使马占山部队得到很大鼓  相似文献   

18.
赵尚志和方正抗日根据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江 《世纪桥》2009,(20):43-46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洪流中。历任珠河(现尚志市)反日游击队队长、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出于爱国热情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下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进行武装抗日,被人们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些武装风起云涌,遍及东北各地。参加人员的成份相当广泛,主要是广大农  相似文献   

20.
王艳梅 《新长征》2011,(7):15-16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纷纷组建起以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为主体、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抗日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最多时达30万以上,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