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后,帝国主义以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攫取赔款4.5亿两白银。由于这笔款是付给1900年(庚子年)侵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所以近代史上把这次赔款称为“庚子赔款”,各国所得的数目是:俄国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两,法国70,878,240两,英国50,620,545两,日本34,793,100两,美国32,939,055两,意大利26,617,005两,比利时8,484,345两,奥匈4,003,920两,荷兰782,100两,西班牙135,315两。葡萄牙92,250两,瑞典62,820两,其它149,670两。  相似文献   

2.
正《新京报》7月14日刊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的文章说,2020年刚过半程,却已见证不少"历史性时刻"。澳洲森林大火、非洲蝗虫入侵、新冠疫情、南方洪灾、唐山发生"迟到"40多年的大地震余震……于是,一些宣扬"庚子年必多灾多难"的帖子又一次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这类消息大同小异,多认为每逢庚子年,就会有很多灾难,例如1840年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等。甚至还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每到庚子年,太阳、地球、木星、土星和银河  相似文献   

3.
蔡畅     
蔡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早在1936年,著名美国女作家尼姆·韦尔斯在所著《续西行漫记》中,就称她是自从向警予后,“中国最前导的女共产党员”、“最活跃的女革命家”。蔡畅原名蔡咸熙,1900年5月14日诞生于湘乡县蒋市街(今双峰县井字镇)杨求村光甲堂。她从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反官僚主义斗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4月——1957年4月,起初以“整风”、“整党”、“三反”等一系列运动,与官僚主义坚决斗争。后认识到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在“新三反”(即1953年的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和反违法乱纪)运动中,把它与日常工作相  相似文献   

5.
德国人李德(1900——1974),即奥托·布劳恩,30年代作为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和中国红军总部的军事顾问,直接参与和组织了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政治斗争,由于他支持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李德受到严厉批评,被剥夺了对红军的领导权,1935年底,李德辞去抗日军政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6.
敬日事变     
《湘潮》1984,(3)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国民党右派在常德县城(今常德市),搞了一次反革命的大屠杀,“死伤革命民众六百余人”。这一天,韵目代号为“敬”,后来称此次事件为“敬日事变”。一、事变的起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常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形势很好。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7.
1953年,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之后开展的新“三反”(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斗争,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对这一斗争作专题研究的文章还不多,但是实事求是地评述这场斗争,对于当前的廉政建设工作,无疑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新“三反”斗争的缘由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人阶级政党。新中国建立后,绝大多数党政领导机关的干部,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恳工作、廉洁奉公。但是,执政  相似文献   

8.
和平演变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已经在世界上出现,它是西方敌对势力(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攻势得手的直接后果。而反“和平演变”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西方敌对势力(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攻势的一种保卫自身的抗争行动。“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对立和斗争不断深入发展的产物。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从社会主义国家诞生那天起就开始了。西方帝国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和平演变”斗争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随着两种制度斗争的深入而产生、两种制度斗争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在当代,“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资本主  相似文献   

9.
战燕城     
永安别称“燕城”,它位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的燕溪岸畔,是沟通闽西北的重要山城。相传这里是在明朝景太年间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才设立的县治,数百年的封建割据,遗存下一座坚固的城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中,这里成了国民党牵制转战闽赣边界的工农红军,掩护其主力进攻中央苏区的据点之一。一九三三年十月,我们红九团在连(城)宁(洋)永(安)一带扩大革命根据地,当  相似文献   

1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武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扶植满洲国傀儡政府,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关东军为了彻底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曾在东北各地大规模推行集团部落(东北群众称“归屯并户”)活动。这一野蛮行径是日本侵华战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20,(6):54-62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自武汉开始,几乎蔓延至全中国。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现代医学发展至今,人类对付疾病的方法不断增多,卫生体系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1948年,中共闽浙赣省委在南(平)古(田)(建)瓯地区领导发动“除恶分粮”斗争,推动了整个闽浙赣地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飞速发展,取得重大胜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南古瓯地区就有200多个乡村,普遍开展“除恶分粮”斗争,近18900户农民参加斗争,除恶霸100多人,分粮12600担,抗丁1200多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06,(7):52-54
列于“青海三马”之首的马麒,作为青海回族马氏家族军阀统治的奠基人,曾参与镇压甘、青回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和斗争,竭力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等。但作为一个回族历史人物,他的政治生涯中充满了二重性。比如,在国难当头的1900年,他参加了抵御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而且表现英勇。尤  相似文献   

14.
邹本栋 《世纪桥》2002,(5):34-36
这是一张新拍的文物照片和几幅50多年前拍摄,因而也带有文物性质的老照片(见封二、封三)。新照片中的文物原件是一块刻有“弥荣神社”的花岗岩石碑。色浅褐,呈不规则椭园型,高83厘米,宽76厘米,厚24厘米,重约250公斤。该石碑是“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铁力训练所”(以下称“铁力训练所”)二大队七中队村东的日本“弥荣神社”的标志物。现存于铁力抗日斗争纪念馆筹备处。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丰功伟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在那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周恩来仍竭尽全力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千方百计地保护了一大批党内外干部和专家学者.其中,他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协调各方力量,保护廖承志,使他免遭江青—伙的迫害,便是—个典型的事例.“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廖承志是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外办”)副主任.外办的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廖公”.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二年是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激烈进行的一年,是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继续高涨的一年。一、国际形势的主流是“东风压倒西风”(—)世界人民争取和平、民族解放、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继续高涨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1)“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急迫需要。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团长蒋先云是我们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杰出代表。他生于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死于革命遇阻的战火之中,虽然一生只有短暂的25年,却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相似文献   

18.
范宏伟 《世纪桥》2000,(5):11-13
毛泽东曾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中国革命和建设要取得胜利,“全靠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1952年的“五反”(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客观实际情况,采取了各种正确的斗争策略,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以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成功地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既清除了他们身上的“五毒”,又团结他们发展了生产和  相似文献   

19.
徐海东大将(1900-1970)高大壮实,面圆耳长,虎背熊腰,望之如泰山压顶。毛泽东谓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20.
第三集 韩江怒涛 1938年春,闽南红军北上抗日后,李梨英带着小儿子林松森离开乌山根据地来到福建省平和县东坑村,在当时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后称闽南特委)地下机关做掩护工作。松森也在县委属下交通站当交通员。 [采访老赤卫队员 赖明扬] “当时漳州中心县委就设在东坑村。从1933年至1941年期间,来过这里的人有何浚、朱曼平、卢叨、翁亚子、赖顾君、小黄、大黄等许多人”。 问:“当时有没有一个叫阿姆的?” 答:“阿姆,有这样一个妇人,广东人。” 问:“你见过她吗?” 答:“见过,经常在一起。” 问:(指李梨英相片)“你看是不是这个人?” 答:“对,就是这个,这个阿姆。” 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进行隐蔽的斗争,比在游击区的斗争更为复杂,艰险。16岁的松森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李梨英又一次经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仅仅十年的时间,她的六个儿女、一个女婿和二个外孙,牺牲的牺牲,失散的失散,一个又一个地去了,走了……而老妈妈依然坚强地战斗着,她把悲痛化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