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奋斗》2021,(9)
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早期党员马骏从天津回东北,在哈尔滨、家乡宁安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2年中共北京(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李大钊)派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来东北考察工人运动。罗章龙在哈尔滨期间到中东铁路总工厂、三十六棚、戊通航业公司、秋林洋行等地考察。回北平后,向中共北京(北方)区执委会提出在哈尔滨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建议。  相似文献   

2.
雅菲 《奋斗》2006,(5):64-64
1920年秋,瞿秋白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俄考察,自北京抵达哈尔滨后.由于通往赤塔的火车被谢米诺夫白匪破坏.瞿秋白与同行的两位记者在哈尔滨住了50天,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对哈尔滨进行了考察,著名的报告文学《饿乡纪行》的前几章,就是在哈尔滨完成的,他在这本书中说,他在哈尔滨首先“得到共产主义空气”。  相似文献   

3.
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央组织就十分重视在东北地区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工作。同年11月以李大钊为书记的中共北京地委曾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人运动。1923年3月又派共产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到哈尔滨开展建党建团工作。同年7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成立。10月,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成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1,(5)
正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宜章人。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23年毕业。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与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10月,参与创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5.
韩峰   《奋斗》2021,(3):42-45
党组织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同年末,中共北京区执委派中国劳动组和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运等情况。1922年初,罗章龙在哈尔滨期间,考察了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和工人生活区三十六棚,戊通轮船公司、秋林洋行等地。回京后,他向北京区执委做以汇报,提出哈尔滨工业较集中,工人阶级受十月革命影响较早,觉悟程度较高,特别是中东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斗争,已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为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做了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6.
徐文军  李军 《世纪桥》2004,(3):47-48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迅速在全国掀起,当时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地区,广大学生和各界民众也走上街头,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运动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5月6日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哈尔滨,哈尔滨各界爱国群众率先纷纷行动起来,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散发传单,组织演讲,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行动。各报刊连续报道北京各  相似文献   

7.
《奋斗》2009,(2):59-59
哈尔滨正式建立中共党组织之前,曾有一些共产党人到过哈尔滨,他们多为路过或短暂停留。而真正由党组织派遣到哈尔滨开展建党活动的,是1922年初.中共北京区执委会派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运。从东北返回北京后,罗章龙写了《关于东北工人运动状况和建议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的报告》,并向中共北京区执委作了详细汇报。他在报告中提出,哈尔滨由于中东铁路这个特殊条件,  相似文献   

8.
曲晓溪 《奋斗》2014,(1):58-58
正韩铁声是东北早期著名的革命进步活动先驱者。1915年在哈尔滨组建了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哈尔滨通讯社等,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苦闷与彷徨韩铁声,又名韩迭声、韩庆昌,1893年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南青坨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经常进行进步思想的传播工作。辛亥革命胜利后,韩铁声看到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被推翻,曾激动地写下一副对联:"西欧立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日下午,守在哈尔滨康复医院母亲床前的黄凯,又接到弟弟黄宏的电话:"哥,妈今天怎么样?见好不……"自母亲从北京301医院做完开颅手术回哈尔滨后,他每天都要打几次牵挂的电话……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1,(5)
正红色交通线的建立黑龙江历史上的红色交通线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驻苏联莫斯科)利用中东铁路等途径进行联系的秘密国际交通线。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于1921年在上海、北京、哈尔滨设立了交通联络处,同时在绥芬河、满洲里建立了秘密国际交通站。此后,我党的秘密交通员频繁往返于交通线的各个站点,传送信件、情报和宣传品,掩护党的负责人、革命人士等出入国境。红色交通线为早期马列主义的传播、中国革命和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生前曾几次到过哈尔滨,最早的一次,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50余天)来哈尔滨,是1920年10月16日,以新闻记者身份,赴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考察,探索俄国革命经  相似文献   

12.
中东铁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波 《奋斗》2021,(2):68-69
1897年,沙皇俄国在中国境内东北开始修建"丁"字型铁路,铁路由俄境内赤塔到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出境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南线从哈尔滨至大连,这条铁路就是中东铁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是苏俄、共产国际派人到中国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人到苏俄学习考察培训,几乎都是通过中东铁路输送的,这条"红色之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宏 《奋斗》2014,(5):57-57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城市。自从1898年,沙俄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东清铁路以来,在山东、河北以及铁路沿线农村,雇用了大批破产的农民,并有大批俄国工人来到铁路上做工。1907年,沙俄将哈尔滨临时总工厂扩建,改为东清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今中国北车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中国工人总数就达2000之多,他们是哈尔滨早期工人队伍的骨干。  相似文献   

14.
思悄 《党的建设》2008,(3):60-60
胡廷珍,乳名隆喜,甘肃省临夏县城关镇人,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商兼营的殷实家庭。1921年,胡廷珍前往北京求学,在北京朝阳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1924年,胡廷珍在北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恩亮 《奋斗》2010,(1):11-12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哈尔滨视察时,获悉正在召开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他欣然挥笔写下"学习马列主义"的题词。在毛泽东题词的鼓舞下,我省很快出现了群众性学习热潮。1958年6月,共青团三届三中全会做出决议,号召全国青年开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到1960年2月,全国约有2000万青年参加了学习。1960年4月,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在哈尔滨专门召开了"全国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黑龙江现场会议",推动  相似文献   

16.
资料库     
《军队党的生活》2008,(3):86-87
共青团成立及其斗争历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其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也在当地建立了青年团组织,领导青年学习马列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开始建立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20,(7)
正赵世炎,1901年生,字琴荪,四川酉阳(今属重庆)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学习。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影响下,他投身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结识了革命先驱李大钊,思想上获得飞跃。中学毕业后,他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后进入吴玉章在北京创办的法文专修馆学习。期间,他参与主编了《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和《工读》半月刊等进步刊物,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相似文献   

18.
1950年春天,对哈尔滨人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天。此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几个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归国,来到哈尔滨视察。在停留的短短18个小时里,毛泽东创下了他生平的纪录一下子作出六项题词,分别是: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和为《松江日报》题写报头。这在毛泽东以后的经历中是没有的领袖的题词和关怀如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了当时的哈尔滨人民,为建设新哈尔滨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那艰苦奋斗、与民同苦的领袖风采也为哈尔滨人…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和瞿景白、瞿坚白瞿秋白(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苏常州人。因头顶上有两个发旋,母亲给他取乳名为阿双,上学时取名瞿霜,后改名为“秋白“。1917年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共产党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在1921年秋冬之交,中国共产党北京区委员会就派罗章龙同志前往东北考察工人运动,宣传革命,建立联系,筹备建党。罗章龙同志先后到了东北的沈阳、哈尔滨、绥芬河等地,对在东北建党的情况作了初步的考察,随后在1922年初,中共北京区委又派马骏同志来到东北,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一些组织工作。他在哈尔滨组织了一个“救国唤醒团”,以唤醒劳动民众的觉悟,共赴社会的改造,并在哈尔滨道外滨江公园召开过几万人的群众大会,组织了示威游行,把群众初步地组织了起来。1923年2月,中共北京区委又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