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冰  苏峰 《党史文苑》2013,(7):35-41,44
南翔同志是我非常尊敬的领导和兄长,我有幸与南翔同志相交相知30余载,他的思想境界、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我。2013年9月7日是蒋南翔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回想起半个世纪前的往事,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前夕对我说的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让我倍加怀念他。团中央初识蒋南翔我跟蒋南翔同志有直接联系是我从河南调到团中央之后。蒋南翔当时是团中央副书记。1953年,团中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的务实作风深得民心,我回忆起过去的几件事。习近平同志从河北正定县调来厦门市任副市长时,我随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出差,路过厦门时在宾馆遇到习近平同志,就地交谈了一阵子。给我初次相识的印象是,他为人随和、谦虚、朴实,没有一点架子。1994年,省里举办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书班。我和习近平同志编在一个组,他是福  相似文献   

3.
今天为庆贺《胡绳全书》出版举行座谈会,社会科学界这么多同志到会,群贤毕至,高度评价胡绳同志的学术成就,并且向年过8旬的胡绳同志表示敬意。在座的同志,如果说不是全部,至少是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胡绳同志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的影响。我想借这个机会,说说我所认识的胡绳同志,说说我作为学生从他那里得到的教益。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  相似文献   

4.
万继耀 《奋斗》2014,(7):42-42
正距197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黑龙江已36年了,回忆起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1978年9月14日一大早儿,报社领导安排我去采访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视察黑龙江的整个过程。我非常兴奋,早就想亲眼目睹小平同志的风采,还能通过我的镜头把小平同志的状况告诉给全省的读者,很是令我自豪。我马上到花园邨宾馆报到。小平同志下榻在第一栋楼。当天,小平同志一行就赶赴大庆视察工作。我们都是坐专列去的,一共有四五节车厢。在  相似文献   

5.
郑维山 《世纪风采》2011,(12):23-26
张祖谅同志是一位多谋善断、战功卓著的将领,尤其在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我与张祖谅同志相熟于朝鲜战场。当时,张祖谅同志为六十军军长,我任二十兵团代司令。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张祖谅同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在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中,张祖谅同志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成功地实施了几千人敌前大潜伏,首创了抗美援朝阵地防御作战中,  相似文献   

6.
1994年 5月 16日晚,我来到了江西共青城。第二天早晨 6点半,就去拜谒胡耀邦同志墓。   记得 1989年 4月 15日 7时 35分,我听到耀邦同志去世的噩耗时,悲恸万分,立刻赶到北京耀邦同志家里。首先向耀邦同志的遗像默哀致敬,然后向李昭同志表示慰问。李昭同志把中央的安排告诉了我,说耀邦同志的骨灰准备安放在江西共青城。我立即提出能否分一部分骨灰安葬在耀邦同志的家乡浏阳。李昭同志对我的恳求虽然表示理解,但仍然很明确地回答我:“这是中央的决定,不好改变。” 8年过去了,我一直想去共青城为敬爱的耀邦同志扫墓,但迟至今日才…  相似文献   

7.
我最早认识胡绳同志是在1953年夏。那天我和我的教研室主任王真同志去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逛旧书店。在一家书店里,碰到胡绳同志。王真同志把我介绍给胡绳同志,又说了会儿话,就各自走各自的了。那天胡绳同志穿一身白绸子裤褂,手里扇着一把扇子,给人的印象特别潇洒。那年,我还是个20岁的青年;他大约30多岁了。我注意看他,觉得他与众不同的是头颅很大,心想,这人一定非常聪明,有智慧。以后,除参加一些会议见到他,并没有什么交往。80年代以后,参加中共党史学会的学术活动,与他见面的机会多了些。现在回想,有几件事令我十分难忘,主要是他支持我们北京市党史学会的工作方面,给我的印象很深。  相似文献   

8.
今天,中共福建省委在这里召开纪念邓老110周年座谈会,党史研究室出版发行《邓子恢画传》,我想这些都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在这时刻,我想起董必武同志赠给邓子恢同志的一首诗:“崛起闽西有俊声,肯挑重担任批评,忠于革命忠于党,应是毛公好学生。”我认为,这首诗是对邓子恢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70多年前,我就认识邓子恢同志。在艰苦卓绝的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就在他身边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我们转战苏皖前线,打击日本鬼子。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冲同志是深受我敬重、爱戴与思念的老首长。在沉痛哀悼彭冲同志逝世的追念中,他对我的培养教育、言教身教,在我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无私帮助和支持,对我一生成长的恩情,一一清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震撼着我的心灵,使我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10.
张鸣岐同志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辽沈大地涌现出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也是省政府办公厅上下深切缅怀追思的老领导、好同事。我是1995年来到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在日常工作接触中,经常会听到年长一些的同志讲起鸣岐同志1986年至1992年在省政府工作时的往事。归结起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鸣岐同志是一位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子的领导;鸣岐同志是一位兢兢业业、不事张扬、求真务实的领导;鸣岐同志是一位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心底无私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和华国锋同志都战斗在晋绥八分区。他在交城县,我在汾阳县。但在1943年秋以前,我们还不认识,没见过面。我知道华国锋同志是在1943年春。这年春季,我去晋绥八地委汇报汾阳县对敌斗争情况时,地委组织部长梁树棠告诉我,华国锋是交  相似文献   

12.
艰难的寻找20多年前,我所撰写的《彭德怀在三线》文稿即将出版时,责任编辑曾要求配发一张彭德怀在三线的照片,当时我多方打听,费尽周折也未能找到。1986年,《军工导报》连载我的《彭德怀在三线》,也想配上相关照片。为此,我向曾是彭德怀同志的警卫参谋景希珍、秘书綦魁英、司机赵凤池几位同志询问打听,但他们都称彭老总在三线时未见有人为他照过相,自然也就没有他在三线的照片。不仅是我在寻找,彭德怀同志的战友、曾担任西南三线建委常务副主任的程子华同志也在关注寻找当年彭德怀在三  相似文献   

13.
卓雄 《党史纵横》2000,(4):12-14
刘英同志来信,邀我写一篇纪念洛甫(张闻天)同志的文章。接信后,心情很不平静,一段段往事不由自主涌上心头。我和洛甫同志相识是在1933年的瑞金。那时,洛甫同志刚到苏区,我已在保卫局作保卫工作。一天,邓发同志去中央政冶局,要我一起前去看望他,此后,他也常来邓发同志处。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在党内是那么高级的领导者之一,却没有架子,十分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给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他对毛主席的关心。毛主席被解除军队职务后,1934年,只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因过度疲劳、生活艰苦而生病在云石山庙中养病。…  相似文献   

14.
<正>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省委组织部《榜样》一书,接触了几位曾经在张鸣岐同志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当我看到这些人20多年后谈起张鸣岐同志仍然激动不已的时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张鸣岐同志的优秀品质充分体现了"三严三实"要求,在当前开展向张鸣岐同志学习意义十分重大,出版《张鸣岐的故事》一书十分必要,这也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有效举措。回顾总结张鸣岐同志短暂的一生,我感到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5.
当我闻讯彭塞同志在川医逝世时,我真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又是无法改变的。以前,彭塞同志也住过医院,我还到医院去看望过他,这次住院的消息我是在他进院几天后知道的,当时,我就想及时去看望他,但又听办公室的同志说:彭老的病目前正在检查确诊,据说比较重,希望我们暂时不要去看望,以免影响他的休息和治疗。我想,那就只有等到彭老的病好一些,天气暖和时再去看望,可我没有等到这一天……彭塞同志是1983年到我们单位任领导的,这时他的年龄已60多岁了。从此,我才第一次认识和接触彭塞同志,并有幸在他的领导下从事中共四川地…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九三一年上半年在上海党中央特科无线电训练班认识蔡威同志的。这个训练班的学员是分散住的,蔡威同志跟杨兰时同志住在一起。训练班里大家都在学无线电报务工作,我比他们学得早一点,所以组织上就叫我去教他们。所谓的教,就是我按无线电报务机的键,打出字码信号,让他们听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记少奇同志的两次谈话于光远少奇同志和我们有两次谈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我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想对其他许多同志也会是这样。因此我想介绍给较多的人知道。我认为自己有这样的责任。这两次谈话都是在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之后。谈话的地点是在今天河北平山...  相似文献   

19.
两个月前,我是在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张少甫同志的这份书稿的,又因为它是老张重病人院后所写的第三本书,当时确实是给了我一个惊喜。我衷心地祝贺他取得的又一个劳动成果。少甫同志邀我为此书作序。他在来信中说道:“在我行将就木的岁月里,我想在有关荣成的饮食文化,主要是食俗方面,对外做些介绍工作,以此对故乡尽点绵薄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古大存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广东的同志出版纪念他的文集,并请我写文章。我欣然命笔。 我与大存同志相识在革命圣地延安。那是1943年,古大存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任一部主任。我在一部学习,对他传奇般的革命经历早有所闻。他深入细致、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和胸怀坦荡、正直豪爽的品格,给我留下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