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瞩目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历时两天,于2010年4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闭幕。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公报》和《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不仅就全球范围内加强核安全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世界上的核大国,俄罗斯在核安全领域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俄罗斯认为,国际社会应不断完善核安全维护机制。尽管苏联解体给原苏联空间的核武器管理问题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俄罗斯随后加强了核武器的监管力度,如1996年俄罗斯政府就颁布了《保障核武器安全若干首要措施》的决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核武器管理国家制度系统。全球核安全治理、防范核恐怖主  相似文献   

3.
一、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举行“中国方案”展现责任与担当
  4月1日,来自全球超过50个国家的领导人,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在内的国际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以“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为主题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核安全峰会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倡,主要围绕核裁军、核不扩散、核安全、核能四个方面展开。近年来,恐怖势力日益猖獗,国际社会对核恐怖主义的担忧随之上升。加之日本福岛核泄漏、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等因素影响,核议题在全球治理清单中的排序明显上升。奥巴马也希望以核议题为突破口,通过推动核安全治理进程,为其“政治遗产”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正未来梳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遗产,核安全治理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迄今,奥巴马政府倡导的核安全峰会已经举办三次,第四次峰会将于2016年3月底在华盛顿召开,这是奥巴马总统任内加强核材料安全的收官动作。经过接近八年的努力,美国的全球核安全治理政策已经完成了从主导到领军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正>一、俄缺席核安全峰会,讨论缺乏代表性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开幕,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逾5000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海牙公报》,与会领导人在减少高浓铀核材料数量、增强放射性材料安全保障措施、增进国际信息交流和合作三方面达成共识。本届峰会最大的收获是日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日本将归还库存的浓缩铀和钚。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认为两国在加强核安全方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8)
正7年前扛起"无核世界"大旗的奥巴马总统,两届任期内开启了自里根总统时期以来最大规模的核武升级计划。普京缺席华盛顿的核安全峰会,令人担心美俄两国滑向新的核对抗。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毫无悬念,这次峰会如此前3次峰会那样,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再次彰显了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这是奥巴马任内最后一届核安全峰会。可以想见,学术界、政策研究圈的各种评价会接踵而至,最终可能成为衡量奥巴马总统历史地位的一项指标。路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当  相似文献   

7.
赵博渊 《南风窗》2014,(8):71-73
2010年创办核峰会起,奥巴马政府的"讨钚"行动就开始了。这是奥巴马的全球一盘棋,以示并非专门敲打日本。而日本的低调配合,为奥巴马4月访日省去不少波折。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商讨核反恐问题。而由1月份共同社首先曝光的美国向日本讨要冷战期间赠与的敏感核材料一事,也在峰会开幕当天获得初步解决。日美首脑发表联合声明称,日本将向美国移交数百公斤敏感核材料,包括高浓  相似文献   

8.
王勋 《当代世界》2014,(5):77-78
一、俄缺席核安全峰会,讨论缺乏代表性 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开幕,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逾5000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海牙公报》,与会领导人在减少高浓铀核材料数量、增强放射性材料安全保障措施、增进国际信息交流和合作三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正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将于2016年3月底至4月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次核峰会将继续讨论全球合作打击核恐怖主义的问题,并重点讨论各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浓缩铀的使用,确保核材料安全、打击核材料走私,预防核恐怖主义活动等。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布拉格发表演讲,表示“美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倡导无核化世界”,呼吁世界逐步消除核武器,主张在一年之内召开有关核武器的领导人峰会;奥巴马还同时表示愿意在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条件下放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基地。俄罗斯学者将奥巴马的这个倡议戏称为“奥巴马的布拉格之春”。  相似文献   

11.
庞中英 《当代世界》2013,(10):15-18
二十国集团(G20)圣彼得堡峰会是全球经济治理史上的里程碑 俄罗斯担任轮值主席国的G20第八次峰会于2013年9月6日结束。如同以前的峰会,这次峰会也发表了《声明》,即《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声明》。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9)
正主办G20峰会对中国来说是个机会,"中国可以通过设定宏大且现实的目标,通过推进自己的倡议和原则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来界定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G20杭州峰会,注定将是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次峰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布鲁斯·琼斯对这次峰会的论述可谓精准到位。他认为,过去几年的国际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核武器作为终极武器的特征日益显露和核武器扩散所带来的毁灭性威胁,建构无核世界的呼声正与日俱增。2007年1月4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舒尔茨,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等四名重量级前政要公开呼吁要最终建立无核武器的世界。2008年12月9日,全球的100位政界、军界、商界和民间领袖在巴黎发起一项名为“全球零核”的倡议。  相似文献   

14.
<正>亚太地区[1]目前有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以及一个接近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即日本。本文试图对当前亚太地区的核态势进行初步评估,并对维护亚太核安全与稳定提出思考。当前亚太核态势的主要特点当前亚太核态势存在一个不对称平衡点、一个碰撞点、一个僵持点、一个隐患点和一个合作点。具体来  相似文献   

15.
从G20峰会看世界经济秩序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翔 《当代世界》2009,(5):53-55
2009年4月2日举行的G20伦敦峰会是2008年11月华盛顿峰会之后,世界主要国家第一次就全球性问题全面、耐心和细致地共同寻求应对之策。峰会对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探索新的全球治理模式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王明国 《国际展望》2023,(2):18-36+158-159
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有必要协调推进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元首引领的制度化峰会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元化的全球发展与安全治理平台,是中国协调推动两大倡议落实的重要路径。制度化峰会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国际政治和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逻辑,也有全球发展和安全挑战需要戮力合作的现实逻辑;既有个体收益与制度收益协调的理论逻辑,也有峰会扩散重叠的实践逻辑;既有国际制度的一般生成逻辑,也有制度化峰会的独特生成逻辑。中国推动制度化峰会的路径包括基于多边国际组织的制度化峰会、基于“中国+”合作机制的制度化峰会和基于国际倡议的制度化峰会。制度化峰会的价值功能、“经济—安全”议题并重属性、两大倡议的内在联系特征以及消除部分国家误解的现实需要共同决定了制度化峰会成为当前统筹推进两大倡议落实的可行路径。中国需要在既有峰会制度中积极落实两大倡议,推动两大倡议与制度化峰会的战略对接,在议题设置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适时打造全球发展峰会和全球安全峰会。  相似文献   

17.
蔡亮 《当代世界》2008,(6):19-20
2008年7月7—9日,G8峰会将在日本北海道的洞爷湖举办。这次峰会的中心议题是探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因各方在环境问题上矛盾重重,届时美欧日三方必将展开一番唇枪舌剑。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将这次峰会视为向世界展现其“环境外交”的绝好时机,并将其当成日本外交的巨大试金石。  相似文献   

18.
于宏源 《国际展望》2012,(3):134-138
即将于2012年6月20—22日举行的里约20周年峰会,将在总结绿色发展经验和创新可持续制度的基础上,凝聚政治共识,促进治理创新和绿色经济发展。为迎接此次峰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于2012年4月17—18日合作举办了"绿色发展中的治理创新——里约峰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环境和科学协会、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峰会被称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在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20峰会在中国的首次举行能否推动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它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20.
正即将召开的G20峰会正处于全球经济治理转型的重要转折点,全球对杭州峰会寄予厚望。杭州峰会将继续发扬G20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使其由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平稳转型。杭州峰会将在G20发展史上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开辟全球经济治理新起点。2016年,中国挑起G20领导人峰会主席国的大梁,既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也展示中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