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饲养场有3只大熊猫,曾发生6起肠梗阻。我们用保守疗法治愈4例,手术疗法治愈2例。 (一)典型病例 1.检查情况:大熊猫“青青”,雌性8岁,1988年4月16日发病。熊猫绝食,频频作排便姿式,精神沉郁,四肢倦曲于腹下。麻醉检查,能触诊到梗阻肠段,且移动性较强,听诊有弱肠音,1~2次/分放屁,体温37.1℃,心跳86次/分,呼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针刺和离子透入后海穴能治疗马骡肠便秘病的启发下,近年来采用后海穴注入10%氯化钾溶液治疗马属动物的肠便秘57例,治愈率达92.85%。 此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 (一)主要病例介绍 1.1981年7月23日,东风公社自卫大队一匹10岁母马,早5时发病,9时30分来院就诊。经检查体温39.4℃,脉搏80次/分,呼吸56次/分,精神紧张,食欲废绝,心悸,肺音粗厉,前蹄刨地,回视腹部,全身出汗,四肢震颤。听诊:两侧肠音减弱,腹痛剧烈。直检:直肠蓄积13个干粪球,小结肠粪便干固。确诊为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商都县章盖营子村1头黑色9岁母骡,平时水草细,常闹起卧病,轻时一、二天可愈,重时七、八天才康复。该骡停役五个月后于3月24日第一次使役,当夜二时发病起卧、刨地、打滚,次晨来站就诊。 检查 体温38.2℃,脉搏75次/分,呼吸41次/分。口干色赤,眼结膜潮红呈树枝状充血,腹围不见大,双侧肠音微弱,不时用前肢刨地,回头顾腹,起卧不安,未见排粪尿。直肠检查:左上大结肠、左下大结肠和小结肠均有坚实粪块。 治疗 按结症内服通肠攻下、消积导滞中药,静脉输入浓盐水、葡萄糖盐水和林格氏液,强心、镇静、止  相似文献   

4.
牛的肠道肿瘤较少见。现将我们在门诊上遇到的一例牛结肠肿瘤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患牛系四川牛,4岁,已孕4个月,于1981年引入淮北地区,1982年春发病,表现腹痛,不食,反刍停止,不排粪,经治无效,转本站。 (一)临床检查 体温38.5℃、呼吸20次/分,心跳80次/分,可视粘膜苍白及轻度黄染,大便稀、黑、少,附有肠粘液,混有血丝,小便短少色黄,瘤胃积液,腹围增大,特别是右侧增大明显,腹痛表现。初诊为肠便秘。 (二)治疗 因按便秘治疗无效,决定直检以确诊。先导胃以利于直检。直检发现,癌胃积草较多,直  相似文献   

5.
患鹿雌性,4岁,营养状况良好。1987年11月25日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肘肌震颤,呼吸困难。驱赶行动缓慢,步态拘谨。T40.5℃,P165次/分,R30~35次/分,瘤胃蠕动停止,肠音消失,可视粘膜发  相似文献   

6.
马、骡小肠捻转在兽医临床上不太常见,病程很短,疼痛剧烈,往往来不及诊断清楚即告死亡,药物治疗很少见效。最近我们经手术治愈一例在前肠系膜根处患小肠捻转的病骡,现介绍如下: 临床症状 体温38℃,呼吸29次/分,心跳73次/分,结膜潮红,口腔干燥,呈暗灰色,起卧剧烈,腹围增大,肠音缺如,饮食废绝。 直肠检查 左侧骨盆曲向前内方移位,脾脏向内侧移位,盲肠空虚。前肠系膜根处有捻转的肠纹,可触到充气的肠段,以手触摸,患畜表现疼痛,肠系膜紧张,触时疼痛反应加剧。诊断为肠系膜根处的小肠捻转。  相似文献   

7.
我县小纸坊大队五队饲养的一头骡子,于1984年5月25日晚来就诊。畜主诉说该骡于午后烦燥不安,约2小时后出现腹痛,50分钟左右反复一次。 症状 患畜营养不良,精神沉郁,被毛无光,体温38.5℃,呼吸45次/分,脉搏80次/分,可视粘膜黄染,阵发性剧烈腹痛。心音、肠音正常,触诊肝区敏感。直肠检查未见胃后移和肠管充满气体。 治疗经过 据上述症状,用硫酸镁400克、液状石蜡1000毫升、橙皮酊80毫升、姜酊80毫升、常水适量一次灌服。回去后症状未见好转,次日来诊症状同昨,畜主反映,平时患畜排粪时有白色虫体排出,近几天  相似文献   

8.
凤翔县虢王公社郭家凹一队,六岁挽用骟马一匹,因疝痛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于1980年5月5日来我院就诊。 (一)临床检查 患马膘肥体壮,被毛光泽,精神及可视粘膜均佳。体温37.5℃,脉搏51次/分,呼吸12次/分,肠音较弱,直肠检查盲肠内少有蓄粪,余不认明显变化。灌服清肠汤一剂,液体石蜡500毫升,嘱畜主停喂一夜,观察动静。是夜未见起卧,照常排粪排尿。令其恢复正常饲喂,喂饱之后,又出现剧烈疝  相似文献   

9.
食滞性胃扩张伴发蹄叶炎者,临床上较为罕见,笔者曾收治9例(马8匹、骡1头),均获痊愈。 (一)病例摘要 玉泉五队一匹骟马,于1983年9月24日就诊。临床检查:体温39℃,脉搏80次/分,呼吸34次/分。精神欠佳,站立时腹痛不明显,行动缓慢,步态、蹄壁不见异常反应。食欲废绝,口粘膜充血干燥,腹围不大,肠音微弱,排少量粪。呼吸增数,腹式呼吸,叩诊肺音界后移、心音亢进,心律尚正,脉细,皮温不匀末稍发凉。直检:壶腹部有少量粪,小结肠有少量粪球,脾后移,可触及膨大胃后壁,质度稍硬随呼吸而移动,左下结肠有中等量宿粪。血检:比容31.5,CO_2结合力31.2,白细胞总数8250/mm~3,  相似文献   

10.
作者曾遇误将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于脐孔周围所致的膀胱近脐端局部坏死,尿液慢慢渗漏入腹腔致死幼驹一例,介绍如下。 4日龄母骡驹一直人工哺乳,忽然将近一天未排粪,小便正常,不食,卧地不起。临床检查:脉搏105次/分,呼吸45次/分,体温37℃,营养差,精神高度沉郁,可视粘膜潮红,全身无力,躺卧不起,不时伴有回头顾腹、伸颈、空嚼等神经症状,大小肠音消失,直肠内积有多量干粪块,幼驹处于重度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11.
黑白色花猫一只,母,一岁,营养中等,体重约1.5kg,于1988年4月9日来诊。 临床症状 腰部麻痹,后躯不能站立,呈犬坐势,强行驱赶时后肢拖曳行走,精神较差,触诊发现肠中有粪结(似红枣大),左后肢肌肉部分萎缩。体温39.1℃,呼吸37次/分,心跳147次/分。随决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临床症状 大熊猫“南南”,母,年龄6岁,体重73kg。1989年7月20日下午,发现该熊猫突然食欲废绝,精神沉郁,鼻镜干燥,双目无神,反射迟钝、倦睡,不时躺卧或侧卧,明显腹痛;排出暗红色水样粪便,附有坏死脱落的肠粘膜,恶臭;触摸腹部紧张、敏感,肠音高朗。心率68~104次/分,呼吸12~50次/分,肛温37.3~38.8℃。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6.02×10~(12)个/L,白细胞12.8×10~9个/L,淋巴细胞20%,中性细胞79%,单核细胞1%,血红蛋白165g/L,二氧化碳结合力24.07mmol/L,血细胞压积44%,红细胞沉降  相似文献   

13.
马肥厚性小肠炎,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介绍临床收集的病历,以供参考。 (一)病历介绍 病历号2155,骟马,11岁,体重400公斤,于1984年3月29日入院。主诉无既往症,25日中午发现起卧,治疗后腹痛不见减轻,畜主曾用香熏鼻亦不见效,遂转我院。 (二)临床检查 体温38.2℃,脉搏36次/分,呼吸10次/分,营养中上等,驻立时有阵发性腹痛。食欲废绝。口粘膜充血干燥,腹围无异常。肠音微弱。不排粪,心音,呼吸系  相似文献   

14.
牛肠管腹壁疝及肠管肋间皮下疝均为牛之常见病例。究其原因,为牛之犄角尖锐,相互抵斗,有的伤及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有的损伤了内脏器官,故发病病因大多数是明了的,唯表现各异,症状不同。本例报告系左侧肋间皮下陈旧性破口,肠钳顿系分娩造成。这种肠管钳顿于左侧肋间病例,颇不多见,兹将治疗经过报告于后,以供参考。 (一)病例介绍 武威县七里公社成年母牛,生牛犊后第三天(犊牛死亡)发现左肋部有一突起,牛起卧不安。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5.
我部军马及训练场周围牧马58匹,因误食喷洒氟乙酰胺的牧草发生急性中毒。经抢救,先后死亡8匹。吃了中毒死马肉的狗也死亡4只。 患马在采食中突然发病。食欲减退,后期废绝。心动急速,节律不齐,第一心音分裂,心跳60~90次/分,后期可达100~130次/分以上。呼吸浅表, 20~30次/分。体温最高37.8℃,少数低于常温。肠音高朗,后期减弱或废绝。结膜湿润,口腔湿润,口色青白,有少数病马流涎。多数病马轻度腹痛,不断回视,四肢肌肉振颤,呈间歇性发作。小便淋漓,尿液清、色淡黄,粪便中有大量的肠粘膜。口轮匝肌麻痹,鼻唇提肌、上唇提肌、下唇降肌松弛。颊肌、咬肌痉挛,口锁不能张开。精神沉郁型病马占多数,但也有兴奋型。沉郁时站立不动,牵拉不走;兴奋时,狂躁不安,无目的地直冲。后期全身痉挛,强直抽搐,倒地4~5分钟狂叫死亡。  相似文献   

16.
牛吃黑斑病红薯引起的中毒,用输氧疗法试治两例,收到满意效果。 病例 博爱县柏山乡社员焦某饲养的两头母牛犊(大的1.5岁,体重500多斤,小的1岁,体重400多斤),1984年4月24日同时发病,来院就诊。临床检查:体温39.3℃,心跳94次/分,呼吸49次/分,肺部有湿罗音。饮食、反刍停止,口鼻流涎。经询问畜主,两牛均吃了有黑斑病的红薯,即诊断为牛红薯黑斑病中毒。首先进行对症治疗。次日两牛病情继续加重,心跳每分钟在110次左右,伸颈张口,呼吸极度困难。  相似文献   

17.
病例介绍 沙某饲养的1头5岁母牛,体重约250kg,该牛自购入2个多月来,一直食欲不佳,行动迟缓,立多卧少,常出现战抖、呼吸迫促等症状,经多次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临诊所见:患牛体躯消瘦,被毛蓬乱无光,精神呆滞,行动迟缓,颜面及颈部浮肿,颈静脉怒张。体温39.1℃,心跳114次/分,呼吸42次/分。心音混浊且节律不齐,呼吸浅表且以腹式呼吸为主。胸部叩诊见心浊音区扩大。瘤胃蠕动波每2分多钟出现1次,肠音微弱。强压触诊网胃区有轻微敏感表现。取腹腔穿刺液做李凡他氏试验结果为阴性。血液学检查:红细胞520万/mm~3,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100个/mm~3,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为:嗜中性白细胞39.5%,嗜酸性白细胞2.0%,嗜碱性白细胞1.0%,淋巴细胞56.0%,单核细胞1.5%。  相似文献   

18.
我部1991年12月从新疆马场接回的马匹中1匹瘦弱的4岁红骝马,边复壮边训练,于1992年3月26日进行驱虫。灌药后末见毒副作用,28日晚突然发病。病马全身颤抖,颈向左侧强直,大汗、喘气,呼吸困难,乱啃乱咬,卧地不起,经紧急救治,效果不好。隔日会诊检查:体温39.4℃,脉搏72次/分,呼吸36次/分。右侧卧,微屈体,阵发性痉挛,呈游泳状不自主运动,眼结膜红肿,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下唇松弛,尿淋漓,可视粘膜黄染,背毛汗渍,左肘头已磨破。翻过躯体左侧卧,痉挛稍轻,针刺全身无反应,肛门无回缩,不排粪。听诊脉搏平稳,呼吸粗厉,肠音微弱。诊断为疑似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经治疗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我处为硒和维生素E缺乏地区,奶犊牛常群发腹泻。经用亚硒酸钠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共治8头,均痊愈。 (一)临床表现 精神不振,喜卧,走路四肢无力,后肢频频举动有不适之感。排稀灰色粪便,体温在37.5~39.7℃之间,心跳100~116次/分,呼吸28~44次/分。后期消瘦明显,被毛发焦,皮肤弹性降低。眼结膜潮红,轻度黄染,有的流泪。排深褐色或黑土色粥样粪便以至水样腹泻。尿由浅变深黄色,其中一头出现血尿。瘤胃蠕动音4次/分,心音频数,节律不齐。肺音粗厉,肠音不正。  相似文献   

20.
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 1981年6月24日,我场工人在戈壁滩捕获一只野生公性仔鹿,约2周龄。中午休息时将其关在一间破房里,下午仔鹿从窗口跳出,落入窗下的废柴油桶内,全身溅满柴油,工人发现后立即用于砂土搓仔鹿身上的柴油。下午送回鹿场,该鹿全身发抖,站立不稳,经检查,体温38.3℃,心跳98次/分,呼吸急促,精神沉郁,继则卧地不起,肌肉麻痹,两眼紧闭,瞳孔散大,呈昏迷状态,呼出的气体有柴油味。经皮下注射咖啡因,静注25%葡萄糖、硫代硫酸钠等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