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普世价值"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引起激烈争论.肯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有"普世价值",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等.否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没有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普世价值",承认"普世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在我国推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普世价值"争论其实是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是中国举什么旗的方向之争,是中国走什么路的道路之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交锋.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 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正>"普世价值"问题现在之所以使一些人严重困惑,原因就在于人们往往偏离了这一讨论的关键所在,陷入了人类有否"共同价值追求"的抽象争论从20世纪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意识形态冲突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加大,而核心价值观的冲突首当其冲。西方的政界和学界开始密集地使用"普世价值"表征其核心价值观。美国奥巴马政府每年的国情咨文,都将"推行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  相似文献   

4.
陈春雷 《人民论坛》2013,(2):200-201
"普世价值"观作为一种西方政治社会思潮,在我国已引起学界、思想界及相关政策机构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甚至争论。有必要在认真解读和深刻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进行细致比较、梳理及厘清,在内涵、阶级性、宣扬价值的异同上对其进行认识和区分。  相似文献   

5.
普世价值热度:★★★★★观点与主张:"普世价值"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主张民主、自由、平等是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的价值,否认人的现实阶级性、社会性及历史性。理解这一思潮值得警惕的是,少数国家希望垄断话语权,将他们的价值观强行推销为"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6.
"普世价值"的争论和共同价值的建构,不仅涉及到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学理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思想状态和大众人心稳定问题,还关涉到中国如何在全球视野下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提升自身话语权的政治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界定有助于廓清笼罩在"普世价值"上的层层迷雾,进而为追寻"共同价值"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7.
刘士文 《前沿》2011,(21):30-36
"普世价值"的争论既是政治异见的交锋,也是社会思潮冲突的缩影,还深刻体现出哲学派别的分歧。"普世价值"缘起西方,但西方普通人、政治人、宗教人士对此概念沿着客观性、实践性、主观性路线有不同解读并在变化。中国对该词的理解已经不同于西方,有了"中国特色":或指西方模式;或指自由民主人权;或指人类共同的利益。不同人群间难于对话。"普世价值"争论已经复杂化,应该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8.
2018年,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事件宣告了美式"普世价值论"的自由落体。同时,特朗普支持者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理论,使"普世价值论"处于低潮期,这也说明"普世价值论"回潮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普世价值"逐渐成为我国思想界热烈议论的话题。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有些人认为,温家宝提到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属于"普世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西方资产阶级"认可的东西。"东方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文章写到这里,适逢有关"普世价值"问题的论战犹酣之际。这场论争令人感兴趣之处,主要基于如下实际情况:在承认不承认普世价值这个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文章中,有的却对普世价值本身有着基本相同的认识;同样,在持相同观点的文章中,有的又存在着对普世价值种种不同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邱仁富 《桂海论丛》2015,31(3):33-36
语言价值研究不囿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语言价值既要关注价值论的语言转向,又要关注语言的价值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价值论的研究对语言关注不够,价值论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赶上哲学的语言转向的便车,从而给价值论研究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言语"纠缠"。价值论研究的语言转向,从深层次揭示了价值本真的呈现。语言既作为价值的呈现方式,也是价值建构的重要路径。语言价值研究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要重视话语权在建构语言价值论的基础性作用,这对于推动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剑波 《求索》2011,(1):72-74
近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日趋热烈。西方学者们宣扬"人权、自由、平等"等天赋观念是人类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共有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指责其他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主权与独立性。如何正确看待与分析评价西方学者们宣传的"普世价值"观,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甚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将其自由、民主、平等价值观宣传为“普世价值”,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学界对“普世价值”的讨论也形成了相当热烈的景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点来简单分析什么是普世价值;如何正确看待普世价值以及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14.
关注理由: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宣扬"普世价值"思潮的人企图把党的十八大精神歪曲为"普世价值",力图在十八大的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塞进"普世价值"的内容。核心观点:"普世价值"的思潮鼓吹社会主义改革应该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接轨,融入西方文明。新动向:借助一些社会热点,为我所用,这是近期"普世价值"思潮传播中的一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普世价值论主张存在超阶级、超国家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面对"普世价值"已经成为西方的一种强势话语霸权现状,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步破除西方"普世价值"话语的垄断,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普世价值”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利益的共同性是“普世价值”得以存在的前提。阶级存在和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的事实决定了“普世价值”只能存在于主体自然属性领域。而在主体的社会属性领域,“普世价值”基本上是一种“虚幻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化,“普世价值”将逐渐从虚幻走向现实,但这是有条件的、极为有限的。真正的“普世价值”有待于世界大同,即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但即使到了世界大同实现之时,也不能消除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普世价值”在那时也不能囊括价值的全部。同时,不能把“价值共性”简单等同于“普世价值”。在国内,那些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人,是旨在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旗号下,推销西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在国际上,对“普世价值”的吹嘘往往是某种强权政治的代言辞,是价值观的“强制认同”与“引诱认同”。  相似文献   

17.
统战资讯     
世界上没有政治"普世价值"和"普世规则"中国的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融合力  相似文献   

18.
普世价值就是那些做为底线的共同价值,比如人的生存的权利、自由等。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看,普世价值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能抛开主体空谈价值特别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人类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不是“普西价值”;要理性对待和处理文化多样性和普世价值的关系;普世价值给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共同目标和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竞争的背后是价值观的竞争.所谓"普世价值"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希望用其行为模式一统天下的意图,它背后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甚至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我们反对"普世价值",但并不否认人类社会存在也需要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先达 《新东方》2009,(8):60-62
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最易混淆。价值共识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而普世价值似乎是人人都应该认同的一种价值共识。普世价值是一种以抽象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的唯心主义价值观。在当代,西方和国内少数人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称为普世价值,以达到他们西化和分化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