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人类学介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法律人类学 ,作了纲领性的介绍 ,对其关于“非国家”的法律观、法律的一般特征、法律的发展、法律是一种文化现象、法律多元、法律的功能等观点作了总结。作者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本土资源论”和“民间法”以及 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热潮对法律人类学进行了评价。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把法律当作一个文化现象、重视“非国家的法律观”和“法律多元”问题、应该注重对法律的功能分析 ,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法律资源和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2.
法律人类学视角下的法的概念与法律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什么?人类学提供了法律多元的图景,为人们认识活法提供了一种颇具解释力的说明。在多种规则共存的背景下,选择何种规则作为行为的准则其结果自然不同,一旦行为人没有选择国家制定法,国家法就失灵了。那么,是否存在着法律多元的合理性?在法律多元的背景下,法律失灵是合理的吗?  相似文献   

3.
法律人类学发展的逻辑规律直接以文化理论的运动为内在驱动力,文化理论建构的方向引导着法律人类学所关注重点的变化;同时,法律人类学由进化论的文化视角,经功能主义文化观再转向文化的法律多元,最终尝试性地提出了中国法律文化建构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自从弗里德曼提出“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以来,学者们就法律文化概念和法律文化研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论争的实质是就“如何对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的法律文化进行客观探究”这一问题而展开的方法论上的争论,也正是在这一方法论问题上,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可能为我们的法律文化研究带来重大的启示意义。具体说来,这种启示意义主要体现为:韦伯社会学中的阐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解释对观念探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社会之表,社会是法律之里。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看,民俗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民俗蕴含着法律的因子,民俗是法律之源,法律是民俗之果。瑶族《石牌律》和苗族《汤粑理词》是一种重要而有趣的中国乡村民俗,也是一种作为"他者"的法律。笔者以上述两个民俗作为"深描"对象,通过民俗阐释法律,通过法律阐释民俗,探讨"差序的法律"仪式过程及其实践逻辑,希望对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献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检索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播交流手段,已被广大法律工作者所广泛接受和使用.美国WEST GROUP②所开发研制的WESTLAW(西方法律文库)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以检索美国法律为主的大型计算机法律信息检索系统.WESTLAW作为WEST GROUP整个法律检索体系的一部分(其与西方版的法律书籍、CD-ROM共同构成一整套资料检索系统),通过它可以检索到西方版本的所有法律出版物,并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健全服务体系,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复杂和实用的检索课题,其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弗里德曼"法律文化"概念的提出为研究法律文化的学者打开了一个视域上的新窗口,但此概念也招致了不同层面上的质疑与批判。而这些质疑与批判从根本上看是对弗里德曼"法律文化"这一概念所面临的方法论困境的呈现。一方面,旨在考察诸如观念、态度、价值模式等因素在形塑法律制度上的功用时,作为对象化的"法律文化"概念只是一种"理想类型",其在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上不尽使人满意;另一方面,作为实证化研究方法的"法律文化"概念又面临价值性功用上的危机,其在满足法社会科学"用法律改良社会"的理想方面以及解释多元性法律文化方面显得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法学研究中,法律文化概念虽相当常用,但并无一大致公认的涵义,这也影响到了概念自身的合法性问题。本文从对千叶正士之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的评析出发,去探求“一个精确明了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法律文化概念的难求(千叶之结)原因所在;并通过对哈特构建法律概念的认识论背景的分析,指出法律文化概念的构建应该是开放结构和复数意义上的,法史学、法人类学、法社会学等不同法学分支学科的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均各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9.
民族的生存方式孕育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法律文化的魂灵,而民族文化和民族法律文化形成了各异的民族性格。西方法律文化创造了西方制度文明,但其未必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借鉴、移植西方法律制度虽然必要,但也要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契合,否则只会“南橘北枳”。几十年社会主义法制实践证明,刚硬、冷峻的法律实际上饱含人类的悲悯之情,法律的魂灵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法律文化之中,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社会主义法律失落的魂灵。社会主义法治才会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日本法律文化入手,将其与西方和中国的法律文化分别进行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比较,展示出比较法的力量所在。比较法这些已经发挥出来的功能和作用,在实践层面上不仅影响着日本的法律文化,同时也体现出对中国法律现实的影响;在理论层面则通过其目的展现了一种较宽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司法仪式与法律信仰主义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司法仪式在法制中所处的位置和表现方式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司法仪式又强化了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在西方的传统的社会里,宗教与法律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因此司法仪式具有宗教般的神圣色彩,这种文化是培育现代法治的沃土。中国传统社会对司法仪式极端轻视,而既有的司法仪式又过多地蕴含着军事化的色彩和革命主义的情节,这都强化了背后的法律工具主义的文化。培养现代法律信仰主义文化则应先从重视司法仪式开始。  相似文献   

12.
近期有人主张用法律意识概念取代法律文化,这似乎有点儿意味着法律文化一说要销声匿迹。其实,法律文化论只是从某种角度研究法律现象的方法。法律文化是一种体系,有其结构、历史和影响。正如“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形容的一样,美是客观存在的,法律文化亦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如果将梁治平法律文化类型研究的学术实践作为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以一种认识过程论的视角予以解读,力求历史地、客观地加以审视,我们便会发现,在促成这一研究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诸如国外文化人类学、哲学阐释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在当时分别为法律文化类型学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就个人学术史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细致地了解到梁治平在一段相对独立的研究阶段中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过程;而从学科发展的层面来说,我们能够通过这一极好的"实例"真切地感受到,在现代学科分工体制下,法学如何"受惠"于相关人文及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14.
吴经熊作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法学大家,他具有能够融通甚至超越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宏观视野与学术勇气,文章则通过对吴经熊法律哲学思想的探究,展现其如何立足于超越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第三条道路",并试图从中获得对中国当代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的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法律多元是法律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议题,法律人类学家以进化论、功能论、结构主义、阐释主义、实践论等为哲学基础,突破国家法中心主义,提出了法律多元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法律多元研究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分析多元规范体系间的互动,并受到全球化发展和后现代思潮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生产方式看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原因应该追溯到东方争西方最早的生产方式。西方历史上的工商业传统,一方面使得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发达,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西方个人权利本位主义和平等、自由观念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追求民主、法治的法律意识;而古代中国的农耕生产方式,不但无产生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而且催生了熟人社会及其独特的处世规则,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西方式的权利观念、个人争民主法治意识在中国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著者在该书《中译本序》中介绍说:“本书既旨在提供一种我自己关于法律的视角,也旨在讨论法律理论的主要论题,诸如法律的定义、法律系统、法律方法论(特别是解释方法论)、法律的合法化等等。‘作为沟通的法律’(law as communication)之视角试图解决上个世纪在欧洲法理学讨论中涉及的某些问题,这些问题部分是由有关法律的某些过于个人主义和/或过于抽象即过于理性主义的进路带来的。事实上,较之欧洲或西方近几个世纪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支撑 ,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具有诸多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人治文化 ,缺乏支撑法治的法律文化传统 ;西方法律文化蕴含深厚的法治根基。究其根源是由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9.
法律制度是法的表层结构,而法的精神意蕴才是其核心。从法的宗教性入手,可以看到对西方自然法的神圣化及其宗教渊源和中国传统法的过分道德化的对比分析,当今中国法制建设正陷入的困境,即西方式的现代法律制度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我们所面临的法律信仰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和理论进展 ,揭示了传统东方法律文化所固有的三条逻辑规律。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社会法律的运用进行了现实的透视并从文化的视角入手进行了分析 ,指出应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法律 ,才能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本土法律资源的合法化 ,最终在这种纵向与横向的嬗变中为中国法律文化找到最佳的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