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格登 《创造》2013,(5):64-65
这些年来,民族文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当然和人们关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人们逐渐认识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振兴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问题。文化是民族发展的依靠和根基,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繁衍生存的前提,而发展和提高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素质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革新。由此,如何正确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发挥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造出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发展与人们精神世界的成长和心态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文化作为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也关系着一个国家国民心态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接班人,涵养健康的国民心态,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民族文化的发展,弘扬、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与灵魂,它体现着民族精神与性格,以超越物质的力量影响当代和未来,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它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繁荣的  相似文献   

5.
郝丽 《新东方》2002,11(6):76-7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论述揭示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深刻把握这个关系 ,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古今中外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 ,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依靠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民族 ,是指具有…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并且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形式都带着独特的时代印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注重人们道德培育与人格形成的精神,有助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创新性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虹 《今日民族》2007,(7):52-53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民族精神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正处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孕育和发展与时代相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以塑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包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礼仪习惯以及各种物质载体和符号系统。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文化哲学精神,是这个民族存在的“缆绳”,是这个民族繁荣的根基。以周恩来为典范所代表的民族文明精神,是中华民族必定振兴的一个希望的支点。周恩来的名字,与20世纪中国密不可分。而周恩来的伟大历史人格,在决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主题为“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情操培育”的校园周末沙龙,吸引了不少大学生。问:请问老师,什么是民族精神?答:民族精神的定义国内较认可的是张岱年先生在《文化与哲学》一书中指出的,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人们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成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问:那么情操的定义呢?答:情操属于心理学概念,在日常用语中可理解为情感与操守的结合,即有感情和思想结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以其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我理解文化有大文化与小文化的概念之分。小文化的概念应与知识同义,概念再放大一些是指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艺、道德、宗教等人类总体精神生活领域。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等。从这个意义理解,就等于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划人文化的范畴。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过程中,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贯穿始终,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为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大”报告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爱国 ,确切地说 ,是爱自己的祖国。祖国是人们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整体 ,它是自己血亲前辈或本身出生和成长的国度 ,是“根”之所在。主义 ,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属于意识形态中的文化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精神乃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激扬、磨砺和焕发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历史的启迪,时代之必需,也是锐意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事业的战略之举。一民族精神是历史的内存。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陶铸、积淀而成,是民族文化的真髓和本质概括。它内化于人的心理意识之中,外化为民族表征和特质,贯穿在民族的整个历史长河中,极大地影响当世和后人的生活。一个民族的主流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精魂和血脉,是一个国家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能够使一定的物质力…  相似文献   

16.
张爱民 《前沿》2006,(1):72-74
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形势下,能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本文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主题为“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情操培育”的校园周末沙龙,吸引了不少大学生。 问:请问老师,什么是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的定义国内较认可的是张岱年先生在《文化与哲学》一书中指出的,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历经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 ,形成各具特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并由此哺育、积淀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并称四大文化体系 ,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一个民族的主体文化深深融入其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政党制度浸润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仅…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要自立于民族之林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过去,也联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这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和追求。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形象、风貌怎样,可通过该地区、该民族文化繁荣程度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无论是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还是对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说,都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有人把文化力看做是21世纪经济角逐的主角。因此,从云南的省情出发,建设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塑造云南迈向ZI世纪的新形象,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文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