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社会的生活质量,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灾害管理的重点,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防灾减灾资源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4月11日,全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场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与会人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参与灾害管理,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强调,促进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参与防灾减灾,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是落实温家宝总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民减灾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份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单大圣 《中国减灾》2014,(11):42-46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民减灾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份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刘瑶 《中国减灾》2012,(1):42-43
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是应对各类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庞大、人员组成复杂的特大城市,更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1年7月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对北京市1099位常住居民进行了"北京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调查"。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委)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以四个一活动、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防灾减灾演练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徐娜 《中国减灾》2013,(9):12-13
每年的5月12日,每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都蕴藉着华夏儿女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旨在提升公众了解灾害、识别灾害风险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国家减灾委关于做好2012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安徽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防灾减灾日"相关活动。着力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有利于唤起全省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广泛普及灾害自救知识,深入推进全省减灾综合能力建设。超前谋划认真部署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宣传区位优势,全面提高本市人民防灾减灾意识,全力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努力使防灾减灾工作直接面向全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周工作中,北京市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的主题,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以媒体为依托,紧密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主要包括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灾害遗址纪念馆、救援培训基地和科研院所灾害实验室四类,其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更新技术,注重实训,更"鲜活";基地下沉,贴近群众,更"生活";多元参与,互相合作,更"灵活"。一个"活"字,很好地概括了我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借鉴日本建设经验,提高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的科学性、互动性、体验性,链接各类主体,可以更好地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和技能,从而推动减灾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宣传区位优势,全面提高本市人民防灾减灾意识,全力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努力使防灾减灾工作直接面向全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周工作中,北京市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的主题,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以媒体为依托,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一主题再次强调防灾减灾工作“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推动公众灾害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长江横贯全境,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影响,暴雨洪涝、地质等灾害多发频发。新时期做好重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要求,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救灾相统一的理念,不断提高灾害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苑迪 《中国减灾》2012,(2):29-31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甘肃省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初步建立了统一指挥、机制健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  相似文献   

17.
倪宏 《中国民政》2011,(6):48-48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在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抓好以下工作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徐娜 《中国减灾》2013,(5):12-13
每年的5月12日,每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都蕴藉着华夏儿女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旨在提升公众了解灾害、识别灾害风险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的能力。国防科工委作为中国航天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航天技术为防灾减灾服务。五年来,我国相继发射了气象、海洋、资源三个系列共计5颗卫星,主要用于防灾减灾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第一阶段共计3颗卫星)也在立项,并在紧张的研制之中。为保证这些卫星的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以满足我国防灾减灾对航天技术的需求,在过去五年里国防科工委做出了不懈努力。充分发挥现有气象、资源、海洋卫星潜力,积极为防灾减灾服务目前,用于防灾减灾的卫星主要是对地观测卫星。1998年在长江和松…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市把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石家庄"的基石,把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作为灾害管理的重点,立足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