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对家兔球虫的形态学,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据文献报道,目前世界各国在家兔体内发现的球虫有17个种,其中艾美尔属(Eimeria)15个种,等孢子属(Isospora)和隐孢子属(Cryptosporidium)各1个种,即斯氏艾美尔球虫E.stiedai、穿孔艾美尔球虫E.perforans、大型艾美尔球虫E.magna、中型艾美尔球虫E.media、无残艾美尔球虫E.irresidua、小型艾美尔球虫E.exigua、梨型艾美尔球虫E.piriformis,雕斑艾美尔球虫(仅据字义及卵囊特征试译名)E.scutpta、长型艾美尔球虫E.elongata、黄色艾美尔球虫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扬州市郊奶牛场共检查奶牛229头,其中成年牛164头,1~2岁的犊牛65头,查获艾美尔属Eimeria球虫12种:牛艾美尔球虫E.bovis,邱氏艾美尔球虫E.zuerni,加拿大艾美尔球虫E.canadensis,椭圆艾美尔球虫E.ellipsoidalis,阿拉巴艾美尔球虫E.alabamensis,皮利他艾美尔球虫E.pellita,亚球形艾美尔球虫E.sabspherica,柱状艾美尔球虫E.cylindrica,奥本艾美尔球虫E.auburnensis,怀俄明艾美尔球虫E.wyomigensis,拨克朗氏艾美尔球虫E.bukidnonensis,巴西艾美尔球虫E.brasiliensis。球虫总感染率37.16(87/229),成年牛感染率26.96%(48/164),犊牛感染率66.75%(39/65)。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88~1989年,采集邛崃山系的卧龙、喇叭河、蜂桶寨和岷山山系的王朗4个自然保护区的野外羚牛粪便299份,用沉淀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结果,羚牛体内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2.31%(276/299),包括仰口线虫(Bunostomumsp.)、毛首线虫(Trichuris sp.)、槽盘吸虫(Ogmocotyle sp.)、莫尼茨绦虫(Monieziasp.)、6种艾美尔球虫(Eimeria sp.)、小型肺线虫(属原圆科Protostrongylidae)、蛔虫(属蛔虫科Ascaridae)和圆形线虫(属圆形线虫亚目Strongyloidina)。其中,小型肺线虫为其优势种,感染率75.25%(225/299);6种艾美尔球虫均系新种,它们是四川艾美尔球虫(E.sich-uanensis)、羚牛艾美尔球虫(E.taxicolor)、喇叭河艾美尔球虫(E.labahenica)、花纹艾美尔球虫(E.anthostriatus)、卧龙艾美尔球虫(E.wolongnsis)和王朗艾美尔球虫(E.wang-langncis)。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对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温度、湿度、不同的理化因素处理给予球虫卵囊的影响做了大量试验,但磁场对球虫卵囊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初步探讨了恒磁场对于家兔球虫卵囊发育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兔球虫卵囊:取自本所兔球虫病课题组第86-5-26号试验兔大肠内容物,以饱和盐水漂浮法富集卵囊显微镜下检查,含有四类球虫,即中型艾美耳球虫、小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5.
6组试验兔于人工感染肠艾美球虫和大型艾美球虫前 3d分别投服莫能霉素 (Mon ensin)、那拉霉素 (Narajin)、盐霉素 (Salinomycin)、马杜拉霉素 (Maduramycin)、拉沙洛菌素 (Lasa locid) ,另 1组兔在感染后第 6d饮服磺胺氯吡嗪钠 (Esb3)药液。全部试验兔于感染后第 2 0d扑杀 ,按常规指标评价各药的疗效。结果 ,莫能霉素组对兔球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该组兔的死亡率为 16 .6 % ,病变记分为 0 .7,每只兔平均增重 35g。  相似文献   

6.
Fitzgerald(1973)报道,用莫能霉素(Monensin)0.005~0.02%剂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兔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和肠球虫,但对兔体增重有一些抑制。Gwyther(1976)用0.004%和0.002%剂量,高剂量组完全控制了兔球虫病,并且在21天后,兔增重情况与不感染对照组无差异,低剂量组的兔对该药表现有良好的耐受性,但肝脏出现一些病变。本试验旨在阐明该药对兔肝球虫病的疗效,筛选出最佳剂量,以便生产上使用。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盐霉素(Salinomycin),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提供;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农牧宝在1:200浓度下,对鸡球虫卵囊的杀灭作用,于1988年7、8月进行了本项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药:由国家机械委204研究所、陕西省凤县兽药厂联营生产的农牧宝——复合酚消毒剂。批号:(87)陕兽药字07126。 2.试验用卵囊:天津农学院牧医系寄生虫教研室保存的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lennlla)。 3.试验鸡:为34日龄无球虫感染的京白公鸡。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记载,寄生于绵羊的球虫有艾美尔属Eimeria和等孢子属Isospia的18个种,引起宿主肠炎、腹泻、贫血和消瘦等,严重者以致死亡,极大地危害着养羊业的发展。我国对羊球虫的研究甚少,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作者在宁夏固原地区对绵羊的球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所致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内生性发育某些阶段的超微结构进行过研究,其中仅Mclaren(1969)较系统地描述了鸡体内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过程超微结构的变化。但结合近年来对艾美尔球虫其他种的研究情况看,早期对E.tenella内生性发育超微结构的描述尚有不完善之处,故笔者在详细观察的基础上,与前人对其的观察加以比较而作了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牛球虫病的流行和危害,我们于1981年至1983年间,曾在我区五个地区七个县(市)养牛较集中的七个牛场(所)和二个县的农村养牛户进行了牛球虫种类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共调查水牛、黄牛和奶牛644头,查出8种艾美尔球虫(其中有一新种),并对流行病学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1.
牛球虫病是一种以急性肠炎为特征的原虫病,多发生于犊牛,各个品种的牛只都有易感性。在寄生于牛的各种球虫中,以邱氏艾美尔球虫和牛艾美尔球虫(E.bovis)的致病力最强,这两种病原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在犊牛群中发生此病而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时,则可能造成地方性流行,带来一定的损失。国内关于几月龄犊牛球虫病的报道较多,而1岁以上黄牛球虫病的报告少见。我们在前两年的临诊工作中,每逢4~6月间,常常遇到一些2岁左右以拉血痢为特征的病黄牛,因未作粪便检查,结果药品消耗甚多,但疗效很差。1984年4~5月间,在南昌等地区又遇到本病流行,经粪便检查发现大量球虫卵囊,从而确定为球虫病。按照本病防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观察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重组蛋白r Es-UCE、r Es-EFG和r Es-DG32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利用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Es-UCE、Es-EFG和Es-DG32 3个基因在虫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并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在进行了3个重组蛋白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初步试验后,筛选出r Es-UCE进行进一步评价,将42只45日龄无球虫家兔分为空白对照组、攻虫对照组、空载蛋白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和r Es-UCE免疫组,各组分别颈部皮下注射1 m L无菌PBS,1 m L无菌PBS,1 m L(2 mg/m L)皂素,1 m L(100μg/m L)Trx-His-S tag蛋白,1 m L(100μg/m L)r Es-UCE,14 d后同等剂量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攻虫,除空白对照组外每只无球虫兔经口感染1×104个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后定期观察各组兔的临床症状、称重并采血,感染后第21天剖检并收集直肠粪样,测定并统计各组兔的死亡率、卵囊排出量、相对增重率、料肉比、肝指数、血清种特异性抗体与细胞因子等。结果显示,试验各组均未出现死...  相似文献   

13.
Fitzgerald(1973)和Gwyther(1976)都报道过莫能霉素(Monensin)能控制兔的球虫病;殷佩云等(1986)用10~150ppm的莫能霉素试验预防该病,获得显著效果。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观察该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确切疗效,及本药对该球虫内生发育各阶段的抑制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无球虫寄生的健康大耳白兔,40~60日龄,共40只。 2.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 3.试验方法:试验分两组,每组20只兔。两组同时人工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一组从  相似文献   

14.
用硝酸银反应法对 15、3 5和 60日龄健康兔及同日龄感染艾美球虫兔圆小囊内的嗜银细胞的分布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随着健康兔日龄的增大 ,圆小囊内嗜银细胞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而同日龄兔感染球虫后的嗜银细胞数量增多 ,并成群成片出现于淋巴组织各处。表明嗜银细胞的出现及数量变化除了与兔日龄有关外 ,还与兔受到抗原刺激密切相关 ,即圆小囊内嗜银细胞的数量变化与兔肠道黏膜局部免疫有一定关系。提示嗜银细胞可能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脆弱艾美尔球虫(E.tenella)卵囊经机械研磨破碎后,将游离出来的孢子囊在试管内用胰酶和胆汁消化,可使子孢子胞囊逸出。 本试验除要寻求胰酶和鸡胆汁的适宜浓度外,鉴于鸡胆汁产量小,不易大量获取。因此用牛羊胆汁代替鸡胆汁加胰酶对球虫孢子囊作了消化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腹泻死亡幼兔类内分到的AN_1和AN_2两株兔轮状病毒对40~50日龄日本大耳兔口服接种。于接种后2~4天,有4/7只接种兔出现轻度至中等程序的腹泻,而阴性对照兔和接种异源SA-11病毒株的兔均正常,无腹泻。收集实验患兔肠内容物,经电镜、斑点酶免联疫吸附试验、病毒空斑试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及感染小肠超微结构观察,均为轮状病毒阳性,病毒滴价为10~5~10~8pfu/ml,持续排毒2~7天。  相似文献   

17.
马杜拉霉素 (商品名为抗球王 ,杜球等 )是一种新型的聚醚类抗生素 ,属于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由于其疗效较好、价格低廉而深受用户青睐 ,被广泛用于防制鸡球虫病。但马杜拉霉素毒副作用较大 ,可因拌料不均匀或用药量过大而造成中毒。2 0 0 0年 11月 2 1日 ,山东省临沂市某个体养兔户兔发生马杜拉霉素中毒 ,死亡率达 90 %。1 发病情况该养兔户共饲养哈白兔 6 0 0只 ,其中成年兔 5 80只、仔兔2 0只 ,2 0 0 0年 11月 2 1日发现兔群中有部分成年兔排胶冻状带粘液的粪便 ,因疑为球虫感染遂购买抗球王并按说明剂量 5mg/kg拌料治疗 ,结果 2…  相似文献   

18.
兔球虫病对养兔业的危害十分严重,据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报道,兔群的平均感染率在90%以上,病兔的死亡率可高达60%。Fitzge-rald(1973)报道,用莫能菌素0.005%~0.02%剂量可有效地控制兔肝球虫病和肠球虫病,但对兔体增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wyther(1976)用0.004%和0.002%剂量或高剂量均能控制兔球虫病。殷佩云等(1987)报道,莫能菌素10~150ppm对斯氏艾美耳球虫有显著的预防效果,40~150ppm可完全控制肝球虫病。Peeters等(1983)报道,50ppm和75ppm盐霉素可完全控制斯氏艾美耳球虫病。殷佩云等(1988)报道,25~100ppm盐霉素对人工感染的斯氏艾美耳球虫病无显著的预防效果。据比利时杨森公司介绍(1989),杀球灵(Diclazuril)对兔球虫病有疗效。为了验证上述3种药物对兔肝球虫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本次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1984年7月份,拉萨地区正值阴雨连绵季节,市区某单位试验动物场内的兔子爆发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引起大批兔子死亡。经调查诊断,确定为兔的艾美尔球虫病。由于本病在西藏以前未见有过报道,故将这次发病情况及诊断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一)发病经过 自治区药检所试验动物场,7月14日从拉萨市西郊某部购回2~3月龄的幼兔36只,放养于该场有露天运动场的兔舍内。当时,拉萨地区正是一年一度的雨季,气候潮湿温热,室内平均温度在20℃左右,兔舍和运动场内常有积水,兔腿部、腹部多  相似文献   

20.
经对兰州地区几家实验动物饲养场和部分个体养兔户的256只家兔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表明,兰州地区实验家兔群存在兔栓尾线虫(Pa-ssalurusambiguus)、兔尖柱线虫(Obeliscoidesleporis)、兔痒螨(Psororoptescommuniscuniculi),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和多种兔球虫的感染。其中以兔球虫的感染率较高、流行广、危害严重。经用氯苯胍和克球粉治疗,对球虫卵囊的驱净率在90%以上,证明该药仍是防治球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