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合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上非竞争即合作的视角限制,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基于战略联盟视角,本文从企业竞合关系的内涵与度量、影响因素、管理方式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维度,系统梳理现有相关文献,旨在进一步剖析竞合关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有助于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竞合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合作竞争”这一全新的营销管理理念,结合目前中外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分析了二者的“竞合”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实现中资外资银行业的共同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无数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利器。龙矿集团由传统的“工厂制”改制为“公司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后,公司党委按照“大集团”发展战略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时导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实现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一、“铸魂”——建塑强聚合力的企业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的确定及员工的普遍认同,必然造就和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强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发展,本文用竞合博弈模型和SWOT分析法得知,基于主导利益的相关性和互补性,省级政府间实现合作更有利于中部地区的长远发展,建立起政府间合作机制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下省级政府间实现合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又把企业推向竞争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要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必须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使产业升级,建立和发展企业战略联盟;在观念上要摆脱“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重视知识管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美日印澳借“印太”框架制衡中国的大背景下,南亚地区在中国周边战略中的重要性凸显。中国的南亚地区政策受到中印关系调整及小国战略对冲等因素的影响和挑战。本文以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的战略对冲为案例,分析三国面对中印竞争的心态以及进行战略对冲过程中的差异性选择。本文认为,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是影响小国战略对冲的主要自变量,而地区结构、大国竞争的性质和强度、小国相对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小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在双向对冲的语境下,小国战略对冲的策略组合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双向合作、双向制衡、偏向型合作与偏向型制衡。由于南亚小国对中印两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不同,陆锁国尼泊尔倾向于“偏向型合作或制衡”,海岛国家斯里兰卡经历了从“偏向型制衡”到“双向合作”的转变,未来有进行“双向制衡”的趋势,陆海复合型的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奉行较为稳定的“双向合作”策略。对此,中国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南亚政策选择,在协调中印巴关系的同时,强化与南亚小国的多领域合作,并超越美印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的冲突与竞争逻辑,通过消极安全配置谋求积极经济利益,推动与南亚国家的制度化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7.
冯立冰  连昌惠 《外交评论》2022,(4):87-109+6-7
在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美日印澳借“印太”框架制衡中国的大背景下,南亚地区在中国周边战略中的重要性凸显。中国的南亚地区政策受到中印关系调整及小国战略对冲等因素的影响和挑战。本文以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的战略对冲为案例,分析三国面对中印竞争的心态以及进行战略对冲过程中的差异性选择。本文认为,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是影响小国战略对冲的主要自变量,而地区结构、大国竞争的性质和强度、小国相对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小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在双向对冲的语境下,小国战略对冲的策略组合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双向合作、双向制衡、偏向型合作与偏向型制衡。由于南亚小国对中印两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不同,陆锁国尼泊尔倾向于“偏向型合作或制衡”,海岛国家斯里兰卡经历了从“偏向型制衡”到“双向合作”的转变,未来有进行“双向制衡”的趋势,陆海复合型的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奉行较为稳定的“双向合作”策略。对此,中国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南亚政策选择,在协调中印巴关系的同时,强化与南亚小国的多领域合作,并超越美印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的冲突与竞争逻辑,通过消极安全配置谋求积极经济利益,推动与南亚国家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积极扮演区域性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有效参与东亚的功能性合作,是战后日本东亚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对外政策工具的视角出发,对日本在东亚地区供给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参与功能性合作的历史背景与战略考量进行简要梳理,从战后国际环境和日本国内经济社会变迁中追根溯源,分析其动机、资源和手段之间的互动辩证关系.在特定的战略制约下,创造性地利用已有资源,从而在既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和外交存在感,这既是吉田路线以降诸多日本外交战略倡议和政策主张的基本内核和共通之处,也是指导战后日本在东亚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参与功能性合作的战略初衷.在实践中,日本通过国内“善治”经验的外化、新的安全理念和治理理念从国内到区域层次的映射与推广以及官民并举、多元行为主体协同参与等方式,在地缘政治制约、历史心理牵绊下较为有效地开拓了战略空间,改善了双边认知,增强了地区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企业人才理念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和灵魂,在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企业的人才理念只有从企业发展的历程中提炼,从企业实践的经验中去升华、去总结。胜利油田根据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人才资源第一”、“人才资本经营”、“人才竞争开放”、“人才整体开发”、“人才流动发展”和“人才效益标准”等人才理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 ,企业跨国经营亦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当前 ,加快企业跨国经营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规模小、经营方式单一、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我国必须全方位、高起点地实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如投资多元化战略、合作联盟战略、“本土化”战略、规模经营战略、组织管理创新战略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  相似文献   

11.
跨国战略联盟的成员往往来自两个或更多的国家,而不同国家、企业的文化往往存在冲突的可能。跨国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应用者的重视,但是在强调"联盟目标"和"利润共享"原则的掩盖下,在实践中往往忽略了联盟成员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跨文化障碍,其结果不但不能实现利润共享,反而承担了不必要的跨文化风险损失,因此如何防范由于伙伴之间的文化冲突所导致的跨文化风险是跨国战略联盟运行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冲突对跨国战略联盟的运作的影响,提出跨国战略联盟中文化冲突管理的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战略联盟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兼容性是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将兼容性在网络经济中的作用原理运用于分析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发展,指出兼容性的特点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模式,推动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和共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主要表现为争夺资源和控制权的分配、争夺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之间在竞争博弈过程中陷入了“囚徒困境”,在竞争中由于各地只顾经济的发展实行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干预企业等扭曲的竞争手段,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公共物品的浪费。对此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竞争应该逐渐从竞争转向竞合,实施差异化竞争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建立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对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我国政府对新时期实现“走出去”又好又快发展出台了相关鼓励和支持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资源供求状况、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出发,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优先选择与我国政治关系好、合作意愿强、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有较强经济互补性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深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运用价值链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价值链战略对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作用。对跨国公司成功地运用价值链战略,强化其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国内企业通过整体价值链分析,发展核心业务,将价值链战略“归核”管理理念,融入业务流程再造、实施横向一体化、建立虚拟企业和战略联盟等举措,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政府之间以"地方保护"为主要特色的竞争,破坏了规范竞争的良好秩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要使这种竞争转向良性,一种有效的措施就是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分工理论为地方政府间的竞合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竞合的具体实现则需要制度、组织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陈小鼎  李珊 《外交评论》2024,(1):24-52+166
2016年以来,美国彻底放弃对华接触政策,转而采取过度防范且带有明显对抗色彩的战略竞争政策,究其实质在于美国国内持续蔓延的“中国迷思”促成了对华战略偏好的转变。出于霸权护持的目的,美国以“中国迷思”为载体,在安全领域夸大中美安全稀缺,在经济领域强调相对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标定中国的异质属性,在中美关系尚存妥协与合作空间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遏制。社会环境、战略文化等背景性因素和国内政治联盟、智库、大众传媒及联邦政府等进程性因素交织互动,共同塑造了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在系统效应的裹挟下共同推动对华“迷思”不断强化。“中国迷思”改变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价值取向、威胁认知、利益排序和手段选择,导致美国对华战略偏好从防御转向进攻,从保守转向激进,从合作转向对抗。  相似文献   

18.
技术在竞争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溢出效应是产业间技术合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包含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消费需求因素在内的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分别求出各企业在该博弈中的均衡战略。结论表明了企业的研究活动对产业内竞争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利润水平的影响,并阐明了技术的内溢出和外溢出效应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不同功能。最后,本文以闽台两地的农业合作机制为例进一步证明了溢出效应是增强产业间技术合作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传统公共行政理念认为,政府是公共行政的唯一主体,在此范式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是一种“零和博弈”的竞争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治理理论认为非政府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治理语境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更多地进入理论界的视野。本文阐述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公共行政理念的影响,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合作做了初步探讨,提出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合作行政”模式的设想,发掘我国建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合作行政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比较及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都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形式,也是当今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二者成因类似,本质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和产业的特点,有选择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