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由于日本对钓鱼岛的长期实际控制,以及日方得陇望蜀的野心不断膨胀,使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正值各界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迈上新台阶之际,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主权底线,意图“购买”和“国有化”钓鱼岛.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不惑之年",而标榜重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却公开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必要时将动用自卫队。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前所罕见的。野田首相发表相关言论的实质、决策背景是什么?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的图谋和预案是什么?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受到的法律制约是什么?日本是否要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不惜一战?这一系列新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中国明太祖册封琉球国王640周年、日本丰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鲜半岛420周年、日本把琉球国改为琉球藩140周年、日本完成甲午战争准备120周年。上述重大事件和历史进程,都与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治右倾化和钓鱼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政治的右倾倾向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日本政治体制的演变、外交政策、军事、许多日本政治家多次“失言”等方面。公然挑起钓鱼岛争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结果。地理条件、历史文献、国际法等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日本把中国的钓鱼岛据为己有  相似文献   

5.
今年夏秋之交,在日本政府的纵容和支持下,日本右翼分子先后于7月14日、8月18日、9月9日三次登上我国固有的领土钓鱼岛,大肆进行挑衅活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日本为何觊觎我钓鱼岛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几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即为中国固有领土,在19世纪末爆发甲午战争前,日本对中国拥有钓鱼岛列岛主权没有提出过异  相似文献   

6.
李若愚 《和平与发展》2014,(3):18-29,117-129
当下日本与三个国家存在领土纠纷,其中在中日钓鱼岛问题和日俄北方领土问题上都出现过搁置争议的提法。同样是搁置争议,日本的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日本一面承认在北方领土上的搁置争议,一面又不惜篡改历史档案以否认中日间存在搁置争议的共识。这种罔顾事实的极端功利主义是日本外交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事实永远只有一个,罔顾事实的谎言使得日本在钓鱼岛问题和北方领土问题上的陈述自相矛盾。从这一点入手,揭穿日本政府的谎言将为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围绕钓鱼岛问题不断制造事端。然而事实是容不得半点歪曲的。大量的历史记录无可辩驳地表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主权在我 钓鱼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约100海里处,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南侧,与台湾省处于同一地质构造,而与日本的冲绳群岛之间有一条深约2000多米的海沟。钓鱼岛群岛是由钓鱼岛及一些岩  相似文献   

8.
2010年9月"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导致中日关系严重恶化,一度紧张.美国一面表示希望中日通过对话解决撞船事件;一面向日方承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全条约>,在军事上加强美日合作.2010年末,日本制定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把防卫重点转向包括钓鱼岛的西南诸岛,并企图进一步借助美国牵制中国.综合各方因素看,未来如果美国在军事上卷入钓鱼岛争议,必将使美国面临两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主张,1895年初将钓鱼岛"划归冲绳"时,该岛属"无主地";此后数十年间日本对钓鱼岛表示了"明确的领有意志",民间人士对钓鱼岛的"开拓"则是重要证据;中国政府及台湾当局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是因为发现了石油.笔者通过查阅地图、文献、日本政府文书等资料发现,日本政府1885年即清楚了解钓鱼岛上存在清朝活动痕迹,从1895-1967年的日本地图中很难看出日本曾明确对钓鱼岛的领有意志,外界亦难以知晓日对钓鱼岛主权主张,日本政府蓄意夸大了古贺家族对钓鱼岛的"开拓事迹",其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宣誓与钓鱼岛海域发现石油存在时间上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廖大珂 《南洋问题研究》2013,(3):73-86,I0001,I0002
琉球政府《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声明宣称:“《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所依据的是中国的《中山传信录》,这种资料没有价值。”本文通过考证,认为《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是《琉球国图》的临摹图,《琉球国图》是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琉球政府的声明不能成立;甲午战争之前,钓鱼岛并非日本政府所称的“无主地”,更不是琉球群岛的属地,而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领土。这不仅为中国文献所证明,也为日本和西方的文献所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已经是当时国际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以钓鱼岛问题为视角观察,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反映出日本执政党内两条不同的对华路线。1972年9月田中角荣执政期间,中日双方搁置钓鱼岛争议,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山口县出身的安倍晋三执政以来,钓鱼岛问题引发中日冲突的潜在危险在增大。中日关系的改善有赖于三个层次的努力:一是以可持续安全观为导向,妥善处理钓鱼岛等敏感问题;二是以海洋事务对话磋商为平台不断推进对话协商与合作,防止事态恶化;三是以澄清钓鱼岛归属真相的对话交流为基础,纠正日方的系统性错觉,促使两国民间感情改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中日间最敏感的领土问题即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大作文章,以民间组织开道、政府暗中撑腰的方式逐步对我钓鱼岛实施控制。其侵占我钓鱼岛的战略图谋是:政治上形成多方牵制中国的战略态势;经济上侵占和独享钓鱼岛上的能源和资源;军事上掌握对我制海权和制空权。21世纪初,日本为加快其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战略进程,有可能重新将控制和侵占我钓鱼岛提到其重要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日本实施钓鱼岛“国有化”政策遭到中国的强烈反对,中国采取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常态化巡航等反制措施。对此,日本野田政府在坚持所谓“不存在争议”的立场基础上,断章取义地列举所谓“历史事实”以充实论据,主张“领有钓鱼岛”完全符合国际法;针对其“国有化”政策本身进行辩解,重复“国有化”目的在于对中日关系不致造成太大冲击的荒谬逻辑,借机强化海上力量;要求美国重申保护日本并作表态,借机深化日美同盟针对中国一面,积极利用双边、多边场合宣传自身主张,扮演日中关系中的“冷静者”、“受害者”角色。  相似文献   

14.
战后美国主导对日媾和,通过《旧金山和约》获得冲绳等岛屿的托管权,但同时给予日本对这些领土的"剩余主权"。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把纺织品贸易谈判和归还冲绳谈判相关联,同日本达成《归还冲绳协定》,换来日本在贸易问题上的妥协。归还冲绳期间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将钓鱼岛连同冲绳一并归还日本,但在中方抗议压力下美国表示对钓鱼岛主权持"中立"态度。毋庸置疑,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美国既制造矛盾又推卸责任的外交行为,成功在中日之间塞入楔子,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中菲黄岩岛和中日钓鱼岛争端上所持基本立场存在明显差异,日、菲两国的政策立场也深受美国的影响.在黄岩岛问题上,美国立场模糊且摇摆,宣布不选边站,黄岩岛问题不适用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也未给菲律宾实际的军事支持;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则表现出对日本的明显偏向,不仅明确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而且申明将保障日本的领土利益.究其原因,美国立场的差异主要是美日、美菲同盟条约的不同规定,美国对日、菲的战略目标差异以及菲律宾与日本对美国的战略影响力不同等方面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6.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整体是非对抗性的,但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议的局部对抗性矛盾依然存在。如今,日方拒不承认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和曾经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而企图以军事实力、日美同盟制约中国。这就使钓鱼岛这一局部争议,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全局。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抚今思昔,对钓鱼岛问题追根溯源,了解这一领土争议的来龙去脉,从日本对华战略演变角度分析中日钓鱼岛之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长期被日本窃占。近年来,美国多次声称钓鱼岛在“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内,日美两国甚至针对钓鱼岛的防卫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但是,面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的政策却是模糊的。美国对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表示不持立场;在关于“返还”冲绳的决定中态度摇摆,并且拒绝在“返还”范围中写入“钓鱼岛”;对于是否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态度暧昧。美国之所以采取这种模糊政策,就是企图利用中日争端操控东亚国际关系,掌握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导权。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78年,中国领导人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出发,提议将此一问题留给后人解决,并得到日本的首肯。但是,1996年7月以来,日本的右翼团体先后4次在我钓鱼岛寻衅。为此,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多次向日本方面表明中国的原则立场。台、港、澳三地的中国人也撰文谴责日本的扩张行径,并数次组织“保钓运动”。 经过 7月15日,日本一个名为“日本青年社”的右翼团体登上钓鱼群岛的北小岛,竖立起一高5米、重210公斤的巨型太阳能电池式铝合金灯塔。该塔可为30公里以外的船只提供航行标志。这个右翼组织向日本海上保安厅申请批准将此塔作为航道标志。 8月上中旬,“日本青年社”和冲绳县一名为“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防卫协会”右翼团体先后两次登上钓鱼群岛主岛,并进行了设置大型木制太阳旗等活动。 9月9日,“日本青年社”因7月15日所建灯塔被台风刮倒,再次登上北小岛,重新建起一个与原来规模相同的灯塔。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打破中日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在钓鱼岛问题上达成的默契,屡屡制造事端。深入研究分析,不难发现美国是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即旧金山和会及1972年美国交还冲绳时,纵容偏袒日本,导致今日中日两国在该岛问题上的争执。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战略目标是防止中日合作,保持两国适度冲突;维持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拉住日本;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崛起,从而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支配者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钓鱼岛及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早在隋代的史料里已经出现过句鱼的地名,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些岛屿,而且一直在开发、使用这些岛屿;隋大业3年(公元607年)炀帝命虎贲郎将陈棱征讨琉球,去琉球必须经过钓鱼岛;明清两代的史料里,关于钓鱼岛的记载就更多,如清康熙35年以明代的地方志为基础的台湾府志中就讲到,钓鱼岛可舶大船10余艘,证明钓鱼岛是属台湾管辖的外港;明代抗倭名将胡宗宪编写的《筹海图编》,郑若曾绘的《万里海防图》,明确划出我国的海防范围包括钓鱼岛、黄尾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