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鼎音符     
正一说起故乡,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就涌上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在抒写故乡的诗作中,乡音又是永恒的主题。乡音的诗句俯拾皆是:唐代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疑是写乡音乡愁的代表作。还有唐代司空图的"逢人渐觉乡音异",宋代吴潜的"乡音到耳知家近",明代方氏的"梦里乡音近",清代许虬的"偶听故乡  相似文献   

2.
回故乡之路     
踏上任何一条路,都可以回到故乡。怎样来形容故乡呢?故乡是一个光亮澄明的水晶球,高悬在空中,滴溜溜转个不停。出门在外的游子,每一天都会仰望故乡,仰望透明故乡里熟悉的景物,倾听熟悉的乡音,看到父老乡亲奔走忙碌的身影。不管外出有多远,近在咫尺或者远在天涯,故乡就是故乡,是在梦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是求得心理安慰的一个角落,是魂牵梦萦的避风港。故乡陈旧而温暖,像是一幅传承多年的老画。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故乡     
当人们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使用的时候,它仅仅是工具,就像人类所有的文明。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语言像血肉一样和人的心灵结为一体。或言说,它成了一枚万能钥匙。通过它,还可以走进童年、爱情和故乡。   画家黄永玉 70多岁时回故乡江渚建一小楼。旧址塌朽,曾作乡民猪圈。黄的新楼得窗极多,共 107窗,为的是多入村语,饱览乡情。大画家住在这里十分舒服,说“鸡鸣狗叫,都是温暖;吵架骂娘,融成乡音”。   所谓温暖,是语言的泉水催生了心地的青草。而所有不属于湘西的议论、尺度或哲学,无论多么庄严,一律被乡音摒弃在外。 70多岁…  相似文献   

4.
贾占生 《乡音》2013,(5):50-50
我是今年省政协换届时被推荐为省政协委员的。作为政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是新委员;而作为《乡音》受众,我却是老读者。30多年来,我一直在省直文艺界工作,现供职省文化厅艺术处。近20年来,我从一位编辑老师那里经常见到《乡音》杂志,有时候还带回去翻阅。初识《乡音》时,就感到这个刊物办得  相似文献   

5.
林景华 《政协天地》2009,(10):58-58
归来,亲爱的同胞, 寻一寻自己的根基, 祭一祭祖宗的坟茔。 听一听熟悉的乡音, 也看一看故乡的水多绿啊山多青。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老家在海南著名的革命圣地——六连岭脚下,离万宁市万城市区仅有31公里,但却要翻越两座山。我家门前的山虽没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美,也没有泰山之巅、庐山之秀,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却也是山势陡峭,望而生畏的。从外出工作离故乡算起,至今已三十余年,我早已被乡亲们视为"游子"。山路迢迢、乡音浓浓、乡情依依,每个故乡人来城,细聆乡音,沐浴乡情,既解我乡愁,又慰我乡思。几次回故乡,总是来去匆  相似文献   

7.
申荣彬 《台声》2023,(1):100-103
<正>孩子!你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虽然已回故乡两次,一次是8个月大时,一次是1岁半时,所以你不可能对故乡有印象。现在我回故乡办理证件,便把在你记忆里还无法留下印象的故乡写信告诉你。我把这封信寄给未来的你——你沿着人生的轨迹向前走着,这封信就寄存在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上,突然有一天你看见它时,你站在未来的人生里便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故乡。——题记  相似文献   

8.
叶慧 《今日浙江》2011,(2):23-24
"本地人,外地人,都是浙江人;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咱家乡。"在浙江,从省领导到外来务工者,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政策和制度,更让身处浙江的外来务工者时时感受温暖:生病时,医药费可以报销;失业后,政府积极帮扶;  相似文献   

9.
华人在纽约     
华人在纽约榕叶在纽约众多各具魅力的观光景点中,有一处是许多旅游者都要去的地方──唐人街。美国人的造访是领略东方文化生活的风采,而我们这些中国人则是乡情所系。这里,无数的中餐馆、汉字招牌的店铺,此起彼落的乡音,还有那熟悉的孔夫子塑像,令人疑将他乡当故乡...  相似文献   

10.
木榨     
《世纪行》2016,(7)
正算起来离家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回望故乡,难以忘怀几个老物件:一座榨屋、一盘石碾、一棵皂角树和它身上挂的无数个月牙形的皂角。这些故乡的标识,对游子来说,古与今所蕴含的意义大不相同。因为不同,所以牵挂。但最让我魂牵梦绕的要数榨屋了,所以写信问候。记得每年冬季回家,总少不了到榨屋里去看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木榨、撞杆、木碾、炒锅被拆除,留下的榨屋仍然是我必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炒棉籽、芝麻的炒锅和  相似文献   

11.
故乡情思     
故乡情思图白妞文韩四清泥土的真诚带着乡音亲切地呼唤游子回到家中故乡,遥远的记忆嵌入了古铜色的皱纹里月亮,陪伴着飘浮的白云风儿,摇动着醉了的竹影古老的传说从庭院飘出锁住了一双双顽皮的小脚牵来了浣衣的少女外婆带着安详和微笔走进了镶有黑边的镜框带走了童话般...  相似文献   

12.
<正>每次见到火把的亮光,我就想起故乡的葵叶火把。小时候的故乡,每当夜幕降临,几乎家家都会点上熊熊燃烧的火把照明。火把被固定在沙盆中或插在"土角屋"的土角缝里,当火把快燃完时,人们又及时换上一把,于是火光便照亮了漆黑的家,照亮了黑夜中的一切。在没有电灯照明的"黑暗"年代,乡亲们总是充满创造的智慧。他们利用葵叶制作火把,解决了照明难题。火把被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14,(7):4-4
<正>2014年第2、3期合刊《人民公安》好读,好看!读关于"故乡"的作品,我感到很亲切,我仿佛从字里行间,读到了我和我所有亲人朋友对故乡最醇厚、最浓烈的那份乡情。可见,编辑部的策划和作者的用心用情是到位的!胡玥的《老家安平镇》,在经历了世事流转之后,"我"终于明白:"一个有故乡的人,一个有回顾回望回忆牵挂思念想念的人,一个有着乡音乡愁乡恋的人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个时期以来,诚信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一时间,各种媒体纷纷大谈诚信.何谓诚?真心不虚假.何谓信?言语真实,言行一致.听起来,这是并不难做到的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偏偏不如此.我们说,当一种优秀的品行总被提起时,大约这种品行比较少见却又很需要了;而当一种不好的行为总被说起时,这种行为一定是太多使人们深恶痛绝了.毋庸讳言,中国社会需要诚信,也可以说,中国人丢弃诚信久矣.  相似文献   

15.
崔春华 《两岸关系》2001,(10):55-56
一个艳阳的下午,我来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的超群影城。一进门便被晾晒在院内“包大人”及一班人员所穿着的戏服所吸引。我到此地采访,不仅是出于对出演包公而闻名遐迩的台湾著名艺人金超群先生的仰慕,更是被金超群先生对故乡的眷恋和为社会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6.
<正>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虽已告一段落,但此次交流活动难忘的片段却始终萦绕心间。乡音不改期待满怀"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漂泊在外的游子归家时总是心怀忐忑,但163名台湾大陈籍乡贤却对此次浙江台州椒江大陈之行充满了期待。在开往大陈岛的庆达9号客轮上,台湾乡贤们互相畅谈着故乡的人和事,话语间浸透着浓浓的乡情。60多年过去了,大陈籍台湾乡贤  相似文献   

17.
出国(境)人员在外,异国闻乡音,他乡遇华人,有时会感到分外亲切,自然也免不了与之拉拉家常,叙叙乡情。然而如果你一见华人老乡便不加分辨地与之交往,毫无警惕地沉浸在“乡音乡情”之中,那就难免会上当受骗。因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敌对势力以及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常常利用“乡音乡情”做掩护,布设各种陷阱,拉人下水,实施危害我国家安全利益和出国人员的生命财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出国(境)人员在外,异国闻乡音,他乡遇华人,有时会感到分外亲切,自然也免不了与之拉拉家常,叙叙乡情。然而如果你一见华人老乡便不加分辨地与之交往,毫无警惕地沉浸在“乡音乡情”之中,那就难免会上当受骗。因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敌对势力以及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常常利用“乡音乡情”做掩护,布设各种陷阱,拉人下水,实施危害我国家安全利益和出国人员的生命财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5,(4)
<正>"立新村未来要走的就是‘乡音、乡情、乡愁’路线,一来到这你马上就能融入自然。游客一听到乡音,就能感受到过去那种原始的记忆与乡情,并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这才是我们的特色。"花垣县立新村村支书吴进文说。沿着宽阔平坦的吉茶高速公路,自东而上,大片膏腴良田映入眼帘。转入一条溪边小道,前行不到一两公里,便见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的花垣县立新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麻栗场镇立新村是一个有着古朴风情的苗疆村  相似文献   

20.
符水滔滔腾欢歌,庆山逶迤洒笑语。2000年10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偕夫人朱琳、孙女李莉娅,飞越千山万水,回到地处川滇交界的故乡-高县庆符镇。这一天,庆符镇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沉浸在激动喜悦的气氛之中……在李硕勋烈士纪念馆前委员长久久凝立 上午九时四十分,李鹏委员长和夫人朱琳乘坐的中巴客车,缓缓驶向庆符镇硕勋大道旁的硕勋公园门口。“委员长到了!”故乡群众一拨拨赶来,拥立街道两旁,争睹委员长的风采,热烈欢迎的乡音此起彼伏。委员长神情激动,健步走到公园门口的街中央,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