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略论我国政治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关键是治官,也即优化官德,由此提出政治道德建设问题。本文在界定政治道德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道德建设的实际意义。现阶段加强政治道德建设,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合理确定政治道德价值规范;按照“三讲”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优化政治道德人格;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为优化政治道德创造良好的体制性环境。  相似文献   

2.
江 泽民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部长会议上 ,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在对我国国情和全球环境的冷静分析下提出的治国方略。德治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 ,我们应从中汲取精华 ,古为今用。一、“仁智统一”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儒家主张德治 ,非常重视道德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求遵礼行仁 ,道德教化在德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教化的目标就是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因此仁智统一就成为德治思想的内在根据。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 德治国”的思想是 对以法治国的补充,是实现中国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正确理解“以德治国”方略,防止认识上和实践中的任何片面性,就必须准确把握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的“德治”观强调“以德治国”,但又不能过分地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领会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既给道德建设在国家治理中以应有的地位,又使它与“法治”并行不悖。这是因为,一方面,道德建设必须要有法制的…  相似文献   

4.
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为此 ,我们必须狠抓以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重要内容的“三德教育”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遵守道德规范 ,提高道德素质。同时 ,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李学 《行政论坛》2002,(6):27-29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治国理论。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治“官”。因此要加强 行政伦理建设,本文从行政伦理的制度机制入手,探讨了制度建设对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 ,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 ,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至关重要 ,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关键。古人云 ,“政者正也”,这说明 ,官吏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以往的统治者在讲“以德治国”时 ,其实是在治吏 ,其着眼点在官吏的道德建设 ,要求执政的各级官员仁义施政 ,澄清吏治。的确 ,在一个社会中 ,执政的官员首先要讲道德 ,我们今天讲“以德治国”也是…  相似文献   

7.
袁雅莎 《理论导刊》2004,3(6):27-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行政伦理观的深刻内涵,也为行政伦理建设和“以德治国”提出了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蒋云根 《党政论坛》2001,(10):13-15
“以德治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一治国方略 ,一个需要认真理解并搞清楚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以德治国之“德”的具体涵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解决 ,“以德治国”只能停留于形式而难以取得真正实效。道德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 ,要探讨“以德治国”之德的确定涵义 ,不能离开现实的社会背景。经过二十来年的改革开放实践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腐败与道德滑坡现象 ,这些情况的存在与蔓延 ,同党风不正直接相关 ,就此而言 ,实行“以德治国”的关键 ,当着眼…  相似文献   

9.
谈"官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党政论坛》2004,(11):41-42
“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为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所重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崇尚德治的国家,中国传统文献几乎无一不涉及“官德”问题。诸多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是“惟治乱在庶官”,“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今天,党的领导干部虽然不同于旧时官吏,但从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共性着眼,人们通常也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也就被称之为“官德”。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在新时期的严峻挑战面前,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与传统的礼治不同。传统礼治的根本原则是确认和维护社会的等级差别,“以德治国”的根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治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等级社会的人际和谐、社会统一,“以德治国”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现代德治要摒弃传统礼治中的封建糟粕内容,批判吸取和利用其道德教化功能对国家治理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之道,是指管理者用道德的感召力治理社会,通过道德教育来约束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治国方式。以德治国的主体是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具有道德的感召力。实现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吏。实现以德治国方略,根本在党。  相似文献   

12.
陈红  安华 《理论导刊》2006,2(8):25-27
道德作为法治政府的要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为政以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德法并举是法治政府的必然选择;以德行政是以德治国的关键。当前,加强法治政府的道德建设的关键是深化行政改革、进行道德立法、坚持褒善罚恶和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3.
全 面贯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是依法治“官”。干部道德失范是堕落腐败的前奏。被人称之为“道德的沙尘暴”的某些干部道德失范的问题 ,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我们不仅要在依法治“官”方面花大力气 ,还应该在以德治“官”方面下大工夫 ,唯有双管其下 ,才能取得成效。一道德是内在的“自律” ,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对于制约干部的行为来讲 ,道德主“内” ,法律主“外” ;对于抑制干部的犯罪来说 ,道德治“本” ,法律治“标” ;道德“扬善抑恶” ,法律“惩恶扬善”。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最可靠有效的手段就是实行…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各级领导和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官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德治国”中,“官德”建设是关键,为官必须有德,治国必须修身;加强“官德”建设,要从抓教育、抓典型、抓监督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达到以“官德”带“民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慎,极易引发“道德干政”的问题。在我们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时刻,尤其要处理好“以德治国”中道德与政治的界限问题。本文将论及“道德干政”的土壤、危害及道德与政治的共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是通过执政党的政党伦理建设来带动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来提升社会整体道德境界,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成功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以德治党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主导工程。 一 ——以德治党是维系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道德前提。所谓执政合法性,就是执政者凭借非暴力手段而使国民自觉自愿地接受其领导的能力,它内在地摈弃“以力服人”的暴政倾向,寻求“以德服人”的仁政目标,反映了国民对现政权的拥护程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巩固其执政合法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前苏联、东欧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就是因为它们从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蜕化为高踞于人民之上的特权阶层,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治国方略,明确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政治伦理与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廉政”,既是政治伦理的基本内容,也是行政伦理的核心要素。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体现了政治伦理建设与行政伦理建设的共同价值要求。从政治伦理层面说,政治伦理是调整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的道德原则与  相似文献   

19.
郭毅 《理论探索》2001,(5):29-30
“以德治国”的提出 ,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有了新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法治经济 ,更是道德经济。“以德治国” ,事实上是“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以德治国” ,必须从严治政 ,尤其要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提到与法制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并举,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是对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