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洋 《党建文汇》2005,(10):41-41
与中国分道扬镳 至今,对于日本文化是从中国唐朝学来的,日本人从不讳言。他们甚至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然而,历史的车轮滚到19世纪中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中国和日本封建王朝,被西方列强的炮火“炸开了眼”。它们在反抗与反思之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日本文化之源,书法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书法艺术。不论是人数、规模、普及程度、装裱质量等,都已超过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俞纯 《学习月刊》2010,(6):35-3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都为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习俗对日本的文化习俗等有很大的影响。新年在中日两国的年中行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日两国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都有着许多的风俗习惯。从其中也可以看出两国文化特色及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叶朗 《前线》2012,(2):22-23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如何把经济力量、政治力量转化为文化力量,如何把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影响、政治影响转化为文化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这会对实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同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起到助推作用。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是礼仪大国,诸多与古代中国发生过外交关系的国家因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竞相仿效中华礼仪。例如朱熹的《朱子家礼》催生了保留至今的韩国礼仪;从日本人的生活中依然能看到古代中国礼仪的痕迹。然而,晚  相似文献   

6.
盛畅 《新湘评论》2003,(9):24-24
(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三点:社会主义实践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是借鉴和吸取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还必须克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要注意克服“左”的思想的影响,一概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搞什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国家的疆界逐步被打破,全球化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也越来越深入地涉及到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内容,当前,文化全球化已经初现端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探索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路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孙郁 《前线》2010,(4):52-52
<正>我知道日本的左翼文化,是因了小林多喜二的名字。他的译本在中国有多部,名气很大。另外还有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论战。从日本留学归国者的文字,曾搅动了文坛。日本的左翼文化,对中国颇有影响。郭沫若、郁达夫、田汉、胡风等人,都是通过日本学到了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小林多喜二的成绩、《播种人》杂志的辐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历史灾难,并且至今仍阴魂不散。军国主义在日本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本文就日本文化对其侵略扩张的影响作一个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陈晋 《学习导报》2014,(17):36-39
阅读“老中国”:掌握对历史文化发言权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一个热点现象,即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利用,来唤起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国文化产品加快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卷起强劲的“中国风”。中俄文化年、中日文化体育年、中韩文化年……一系列文化互访和交流活动络绎不绝。一批优秀节目也在海内外成功推广,电影、出版、演出、动漫等产业也逐渐融入世界潮流。但是,要让世界接受并认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传播需要进行国际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在讲到“三个代表”的要求时,曾就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进一步谈到“企业文化”问题,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中国先进文化,它当然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在内。因此,如何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切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为此,本文围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这一专题就有关学者的研究简述于后,以期推动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特”在哪里   在中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是十多年来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朝霞 《唯实》2008,(7):34-37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把西方的“文化霸权”与日本、韩国在中国的文化传播相比较,会发现,两者在形式上都属于一种“跨文化”传播,但在本质上又有所不同,是一种同源而异质的现象。对中国来说,必须要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努力建设“文化大国”。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过程中都立足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来发展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道路,兼收并蓄各国文化发展的先进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要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大众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15.
谢忠宇  李楠 《世纪桥》2007,(5):89-90
浮世绘是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她吸收了明初的小说插图,木版画及彩色套印术,并在融合本民族艺术的基础上,最终发展为独具民族特色的丰姿。她以反映市俗生活的题材、画面着色平涂的手法、细腻的质感、装饰性的色彩、充满律动感的线条等手法影响了西方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由此在西方产生了日本文化的审美崇拜运动,并使日本艺术成为改变西欧传统绘画的新美学。本文主要探讨日本在初期吸收中国文化并在后期对欧洲施加艺术影响过程中的异质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有文化学者断言,中国不缺文化产品,缺的是文化发展战略。当前,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网游,抓住了许多中国青少年的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政策和观念两大制约因素。中国文化产业政策重于规范文化市场而支持产业发展无力,其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并且与国际市场化的文化产业规则接轨力度不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观念注重于道德的教化和意义的追寻,文化产品缺乏大众追求的娱乐性消遣性,从而影响了文化产品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王海荣 《实践》2009,(10):52-54
“中国&#183;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一直是“中国&#183;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影响,持续推动草原文化研究深入开展,从2009年开始,“中国&#183;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改为“中国&#183;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并将文联、广电局、内蒙古博物院主持的三个分论坛纳入其中,使之成为“平台固定,机制开放,  相似文献   

19.
组工文化建设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工程。中国先进文化是其核心和灵魂,必须用中国先进文化引领和促进组工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证明,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社会发展客观实践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扬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