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所有权与整体产权能否协调,这是人们研究公有制形式时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对于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既“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又要“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的命题,人们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对其中“个人所有制”的内涵有不同认识。笔者以为,其实这个命题正是建立在对个人所有制的属性的正确理解,以及对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的统一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它意味着,这种“个人所有制”是在“协作和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的广大劳动者(必然是人口的绝大多数)拥有明晰权益的个人所有制;它也意味着,理想的公有制是一种将个体权益和公共权益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末尾,有一段总结性的论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①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这一科学结论中提出的“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仟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热烈的争论,但至今仍未形成共识。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未能。街确地把握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的本质。本文从生产力所有制(合劳动力所有制)这新角度,探讨了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认为所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有两层含义;一是“劳动力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或称为“劳动力的劳动者私有制”;王景“生产力的劳动者群体所有制”,或称为“生产力的劳动者公有制”。一、关于生产力所…  相似文献   

4.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成 《理论学刊》2001,23(4):65-66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经过比较研究 ,提出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劳动力所有是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关键 ,从而能为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有其前提条件限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 :“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 ,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时 ,是有…  相似文献   

5.
张蔚萍先生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党建研究》1995年第6期)作了两个理论界定:一是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仅是指“重新建立消费品个人所有制”;二是如果谁将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断理解为“重新建立生产资料个人有所有制”,那他“实质上是鼓吹私有化”。我认为,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以上两个论断性界定,恰恰是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论断的一种偏释,可能对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生一种误导。 一、理论上的误释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设想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论述剥夺者被剥夺、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的历史必然性时,深刻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身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个著名论断,对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辩证发展过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7.
试析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及其伦理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达淮 《探索》2002,42(6):95-98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论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和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历史观的批判为起点。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的主体是“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揭示的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本质是在社会公有名义下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一再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其伦理关系的实质就是,“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降段的分配形式,其特征也就影响了社会主义阶段人们之间伦理关系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8.
许兴亚 《学习论坛》2004,20(10):13-16
我国现行的所有制结构无论是政策上还是理论上 ,都还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所有制基础 ,需要深入地进行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统一的所有制基础 ,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消灭私有制”并非相悖。马克思主义的“消灭私有制”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从而使私有制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社会财富极大涌流基础上的。而江泽民同志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生产力水平之上的,这种“保护私人财产”的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对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实现劳动者以所有者身份对待社会财产,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保证改革开放最终目标的实现,全国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和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所有制的构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第一次阐述了“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们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第一  相似文献   

12.
私有制及由其产生的阶级和剥削,是人类社会的一切灾难、痛苦和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观念及其集中体现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万恶之源。这一观点,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个时代先进分子的共识。共产主义思想就是在对私有制和私有制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萌芽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65页)他们特别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混合所有制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旭 《理论学刊》2004,1(2):46-50
对什么是“混合所有制”要作出科学的解释,不能简单地认为我国实践中的“混合所有制”就是“私有制”或是“私有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现实中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及其相互作用,表现为“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即所谓的“混合经济”。“混合所有制”是对所有制状况的一种描述,而“混合经济”是对所有制状况的具体实践形态的一种概括。中国为什么需要混合所有制的问题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力地推动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和农村改革的实践,已经把建立城乡结合的经济新体制问题提上了日程。要了解城乡结合的科学含义,首先要对马克思所提出的“城市乡村化”和“乡村城市化”有个正确的理解。马克思在分析“日尔曼的所有制形式,它同亚细亚的和古代的所有制形式的区别”时曾经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象古代那样,是城市乡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是《共产党宣言》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并且认为共产主义的特征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运动指出了...  相似文献   

16.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和文化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条件的人作奴隶。”毛泽东指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所谓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屈炳祥 《学习论坛》2009,25(10):40-43
有朋友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出版160周年的文章中,对马克思关于"消灭私有制"的问题进行了"解读"与"再解读",认为马克思对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持一种基本肯定的态度,因此,"消灭私有制"仅仅指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包括这种形式的私有制.上述观点不仅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不符,也与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相悖.因为马克思认为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是一种"传统的所有制",属于"彻底决裂"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王贵明  张雯雯 《探索》2007,1(6):144-149
共产主义作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建立在"公共占有的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之上的.所有制经历了从劳动者个体私有制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再到个人所有制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按照人的(也就是每个个体)的意愿而建立起来的,并且把消除强制,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本质.认识到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深刻内涵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概括的说明。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天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马克思称之为“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2页),恩格斯称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是资产的组织形式,它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在什么所有制基础上组织起来的 股份制是企业资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办法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经营的制度。就此而言,既不能说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也不能说它姓“社”还是姓“资”。但是,世界上没有脱离开所有制的抽象的股份制,任何一种股份制都必然要以一定的所有制为基础,不是公有制的股份制,就是私有制的股份制。因此,股份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