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凡 《各界》2008,(2):63-65
她所爱的君王   小周后爱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史书记载,他的相貌很有特点,所谓"广额、丰颊、骈齿、目重瞳子".这般"英奇"相貌,正是古人面相术上所讲的"贵人"之相,因此受到皇帝老子的特别宠爱,也因此招来长兄弘冀的醋意和猜忌.……  相似文献   

2.
招福 《各界》2008,(8):50-53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生了四个皇帝的母亲来说,她们的成就可就逊色多了.这位母亲,就是元睿宗拖雷的妻子唆鲁合贴尼.……  相似文献   

3.
何木凤 《各界》2014,(7):77-80
据刘备说,自己本是高祖刘邦的后代,但他比自己认来的祖宗相差太远了.不过,即使是不才者,但碰上了好运气,也能当上残山剩水的皇帝.在中国众多皇帝里面,刘备成为皇帝的那条路就很滑稽,做了皇帝后,他的行为更是与众不同.而他留下的政治遗嘱,更是让蜀汉政权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4.
韩硕  刘军国 《党政论坛》2013,(22):29-29
王僧虔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书法为当时所推崇。南齐皇帝萧道成,早就听说王僧虔的书法拥有天下最好的美誉,很不服气,因为萧道成在当皇帝前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5.
周树山 《各界》2011,(5):63-65
随便问小孩子,从前的中国谁的权力最大,得到的回答一定是:第一是皇帝,第二是宰相。宰相帮助皇帝处理国事,执掌国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群臣之首,皇帝家天下的大管家,说他位高权重,却也是实情。这里的宰相,是取其常名,随历代官制之变,名称也有变化,有叫丞相的,有叫御史大夫的,有叫太尉的,汉置三公之位,宰相非止一人,似乎是集体领导  相似文献   

6.
甄霄启 《各界》2012,(12):70-71
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开始走向衰败,尤其是道光皇帝当政期间,曾经强盛的大清朝逐步走向衰落且毫无回转之势。因为各种原因,道光帝并没有显赫的功绩,但也算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可惜这位皇帝有个致命伤——抠门。作为个人抠门,有利有弊;可是作为皇帝抠门,这就有可能误国了。  相似文献   

7.
公元477年的七夕节,对于刘宋大将萧道成来说必定终身难忘. 愣头青活闹鬼皇帝刘昱前不久突然闯到他家,拍着他的肚皮表示,好肚,可当箭靶.这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一般人也就算了,于他这个纵横沙场多年、功成名就的老将来说更加多一层窝囊气. 他已经在暗地里准备了,联络人手,试探风声,打算皇帝要是再来决不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8.
新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权,它夹在西汉与东汉之间,默默无闻,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这种"视而不见"的错觉,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新朝仅仅维持了14年,寿命太短;二,新朝皇帝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爪"窃国大盗",他篡位自代,为儒家正统所不容.于是,天下群起而攻,历代文人都往他身上泼脏水.但是,这个窃国大盗,却是个十足的"大孝子".  相似文献   

9.
龙义华 《各界》2014,(8):54-56
提到发动叛乱、还当过几天皇帝并最终失利的胖子,人们总是会想到唐朝的那个胡人安禄山。 事实上,安禄山比起东晋权臣桓玄来,吨位上还是差了很多。桓玄有多胖,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却记载了他的两件奇事。一是由于太胖不能骑马,桓玄发明了一种可以旋转方向、方便自动出入的机关椅以方便出入。一是桓玄的大楚国举行登基仪式那天,大楚皇帝在百官的注视下,美滋滋地一屁股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黄金龙椅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桓胖子这一坐,把椅子下面的地板给坐塌了。  相似文献   

10.
一张 《瞭望》1995,(35)
皇帝“驾崩”,称为大行皇帝.在电视剧中,灵牌上却题“大明嘉靖皇帝之灵位”;给皇帝奏事,用一个大信封装着奏折;写“杨家将”的影视作品中,杨府正门匾额大书“大宋敕建天波府”——全是可笑的“假古董”.很有名的影视作品《红楼梦》中,贾府正门匾额“敕造荣国府”五个字,不知如何排列为是?有的从左  相似文献   

11.
安全第三 《各界》2013,(3):68-70
柳永的老爸叫柳宜,曾经是南唐后主李煜的高级马仔,官职相当于纪检委书记。后来跟着李煜投奔大宋,被分配到山东费县当县令。山东有好客之风,又有文化渊源,柳宜在这里过得还算舒心。他经常到孔、孟故里游玩,还在菏泽结识了王禹称,从此成为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唐玄宗李隆基从公元七一二年即皇帝位,直到公元七五六年下台,整整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这近半个世纪,既是唐王朝走向顶峰的繁荣鼎盛时期,又是它急转直下,走向混乱衰败的时期。因而唐玄宗也成为唐代褒贬互见,毁誉参半,争论较多,传闻也最多的一个皇帝。他一生的经历,很能说明创业难,守成更难的道理;也生动地证明了掌权者若不能慎终如始,不管你过去有多么大的功业、有多么雄厚的基础,也必将招致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保命要紧,不顾光彩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突厥人奉干(也作宰干)因无力偿还官府债务而跑路,跑到北边的奚族地区时,被一向排外的奚族人捉住.眼看性命不保,他心生一计:“我是大唐王朝派来与奚王和亲的使者,你们要是杀了我,恐怕没好果子吃.” 奚王看他气度非凡,还真把他当成了大唐派来的使者,赶紧命人松绑,以贵宾之礼相待,并派100人跟着他去大唐朝拜皇帝.这么一来,不是要露馅了吗?奉干思前想后,定出了一个“三步走计划”.他先对奚王说:“这100人虽然不少,但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怎能见大唐皇帝呢?听说你手下有一个才华超群的琐高(将领称号),不如让他去吧.”  相似文献   

14.
岑燮钧 《各界》2014,(6):53-54
大宋国的老百姓都替皇帝着急。皇帝你再这样闹下去,一旦沦为亡国之君,会有好果子吃吗?可是,赵佶一点也不着急,该踢足球还是踢足球,该画画还是画画,管他前有狼后有虎,该玩还得玩。大不了让儿子做皇帝,自己做太上皇,岂不更惬意?等到金人逼近,他果然撂挑子,做他的太上皇了。  相似文献   

15.
武斌 《侨园》2023,(5):45-47
<正>一第一位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来北京的时候,正值明朝万历皇帝时期。虽然万历皇帝懒于朝政,深居简出,但他对利玛窦进献的自鸣钟和其他礼物却怀有极大兴趣。正是万历皇帝的这个兴趣,决定了利玛窦可以在京城合法居住,并开展传教和文化活动。由此,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大门正式开启。  相似文献   

16.
正德皇帝的脾气是不错的,被人冒犯了,从不大生气。在明朝,这样好性子的皇帝可没几位。他的性格,只是童心太盛,做太子时,贪玩的名声已经远播;等十五岁上做了皇帝,更觉手脚伸展。  相似文献   

17.
李文霞 《学理论》2012,(35):206-207
清代的孝庄文皇后是蒙古族杰出的女性,满族的兴起、大清朝的建立和最后全国的统一,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她辅佐了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三位皇帝,成为奠定清朝基业的一代国母,是清朝开国到"康乾盛世"期间的一位关键性人物,是一位有谋略、胆识过人的政治家,也是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一位卓越女性。  相似文献   

18.
越楚 《各界》2008,(5):3
大明一朝至少有两位皇帝,或与乳母,或与准乳母,产生过缠绵悱惻的恋情.   大明一朝至少有两位皇帝,或与乳母,或与准乳母,产生过缠绵悱惻的恋情.……  相似文献   

19.
董俊凤 《侨园》2013,(12):42-42
<正>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宫里可谓"百花争艳",各类美女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将姐妹花纳入后宫的皇帝不在少数,然而能像唐德宗李适将五姐妹全都纳入后宫的帝王恐怕只有他一个人。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个皇帝。这位皇帝经历过安史之乱,当过兵马大元帅,也想过发愤图强,中兴唐室,然而他没有当皇帝的资质。他虽然实施革新,但由于措施不力,用人不当,所以在他执政期间,大小叛乱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唐德宗决定实行文治,开展一场"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明武宗朱厚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他在位十六年,荒唐的事情做了一箩筐.而其中最荒唐的,要数他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游巡江南时颁行的"禁猪令"了. 据<明实录>记载:"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家羊代之."对于这件事情,万历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也有记载:"时武宗南幸,至扬州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