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缺失诚信、法治有待完善的大环境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平选 《工会博览》2009,(3):119-120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中,人是主导的,能动的因素。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可以转化为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侯嘉贤 《法制博览》2014,(2):149+141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发展目标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和现代法治化的基本内涵,对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化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对如何通过法治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马向东 《工会博览》2009,(3):179-179
现实生活中充满着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步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消灭了剥削、两极分化不明显的社会,也是共同富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它们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都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张景德 《工会博览》2009,(4):116-117
建设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中,就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劳动者群体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定好位。  相似文献   

7.
高振峰 《工会博览》2009,(12):24-24
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全党必须把“和谐”与“发展”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具体实践之中。医院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对它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要认真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和谐.管理中的和谐。只有处理好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关系,才会确保医院在和谐中不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21世纪的开启,我国也逐渐步入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理念是在第十五次全国人大上提出,这一伟大理念的提出正式将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展现在公众视野中,同时也正确的阐明了法制应当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制度保障的理念。随着1999年第三次修宪,"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这一规定被加入到《宪法》第五条中,它表明了中国以法治国坚定态度,也宣告了人治社会的结束,法治社会的到来。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开展的如荼如火的时候,城市法制建设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在我们的视野中。中小型三线城市作为城市圈中的最基础组成部分,它们在法制建设过程中因其自身特殊性遇到的问题应该是最多的。武汉东湖学院政法学院暑期实践调研"梦之队"开展了以京山县为调研地的法制宣传调研活动,目的是通过实践实地了解三线城市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共进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广大人民和谐人格塑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社会主义和谐人格理当包括与胡锦涛同志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特征相适应的具体规定性,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取向,公平正义观及其实践能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诚信友爱的理念和履行,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四个尊重”的品行,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超循环理念和价值追求。我们必须也可以按照疏解—升华、内化—外化的路径塑造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采取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好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