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闻名世界的杰出外交家。在他26年的外交生涯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周恩来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本文从周恩来的民间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及其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我国当代最伟大的外交家,他同毛泽东一起致力于新中国外交基本政策和方针的制订,从根本上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创建了新中国的新型外交。他把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运用到外交领域,创立了以独立自主为基本立场,以和平共处为目标的崭新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全方位外交思想。本文拟就此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闻名世界的杰出外交家.在他26年的外交生涯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周恩来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本文从周恩来的民间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三个方面,深刺阐述了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及其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1949年新中国建立,直到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兼任外交部部长,在外交战线上纵横捭阎,历经风雨。之后,作为大国总理,他一直以很大精力主持外交外事工作。在他的睿智开拓下,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也是与他亲力亲为,培育开创新中国外交翻译事业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正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1949年新中国建立,直到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兼任外交部长,纵横捭阖,弹指风云。之后,作为大国总理,他一直以很大精力主持外交外事工作。在他的睿智开拓下,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也是与他亲力亲为,培育开创新中国外交翻译事业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袁南生 《湘潮》2006,(4):36-39
曾纪泽,湖南湘乡人,曾国藩的长子。1878年至1885年,他先后出任驻英、法、俄等国公使,前后达8年之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曾纪泽的外交实践证明,弱国有可能办好外交,而且弱国的成功外交,对于尽量减少强国的祸害,尽可能维护本国的利益关系极大。曾纪泽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通过外交斗争,对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外交家。有声有色的对英外交1879年1月4日,曾纪泽乘轮船首抵巴黎,然后转道伦敦,开始了他的驻外公使生涯。曾纪泽努力加强使馆的内部管理。他是我国勤俭办外交的先驱人物。出使英国后,他在自箴联中写道:“濡耳染…  相似文献   

7.
袁南生 《湘潮》2006,(12):39-42
从湖南湘潭韶山冲走出来的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当代享有盛名的国际战略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人。他生前为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至今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重大影响。他的外交功绩、外交谋略,在中国外交史和世界外交史上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页。树立自  相似文献   

8.
文革”时期,中国外交受到很大破坏。“文革”后,如何打破外交僵局?程瑞声,一位普通的外交工作者,时任驻印度参赞,经过深刻思索,在外交务虚会上“放了一炮”,并呈给胡耀邦一封“万言书”。他的“呐喊”,犹如重磅炸弹,促使中国政治高层新的思考,并逐步调整外交政策,从此中国外交呈现多元化局面——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多边外交谈判高手,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他的声音代表中国无数次响起: 他,被誉为中国的外交斗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畏强手,敢于斗争,勇于亮剑;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外交事业经历了风雨洗礼,在国际舞台上愈来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外交事业刚刚起步时,情况却是异常艰难。尤其在外有干扰内有战乱的恶劣环境下,党的第一代外交工作者们迎难而上,无所畏惧,使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很快崭露头角。回首新中国外交部前身——中央外事组成立前后的那段日子,周恩来始终为外交事业的建设和外交人才的储备未雨绸缪,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新中国外交工作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位多边外交谈判高手,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他的声音代表中国无数次响起:他,被誉为中国的外交斗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畏强手,敢于斗争,勇于亮剑;他,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以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和坚定的信念,在外  相似文献   

12.
胡大牛 《探索》2004,4(5):4-6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从政治角度高度重视国际法,特别是国际法基本原则问题。他提出并推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因此严格规范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重大外交行为,在事实上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及其主要方针,保证了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为台湾最终回归祖国,提供了法理基础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07,(7)
黄遵宪是晚清著名外交家,他先后出任过驻外使领馆的参赞、总领事,参与和主持处理过一系列外交事件,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想主张。其外交主张主要有:倡导对外交往,注重外交与内政的关系;循约维权,反对不平等条约特权;提出均势外交与结盟。上述这些主张虽有不足,但颇有值得称道之处,对近代中国外交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黄华是我国外交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先后任我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在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的过程中,为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外交事业,用他的妻子何理良的话来说:“这个人,整个生命都用在外交上了。”  相似文献   

15.
王凡 《党史博采》2007,(10):9-15
现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曾是外交部第十位发言人,前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特命全权大使,前中国驻法国大使。他在任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期间,在反击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发起的"人权战"中赢得非常漂亮,在担任驻法国大使期间,他促成了江泽民主席的第二次访法,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首次出席西方七国集团会议……显示出他卓越的外交才华。他在回顾自己的外交生涯时说:"我的外交人生铺垫,是在联合国的十年完成的。"我们有幸在著名传记纪实作家王凡的《吴建民传》一书出版前,得以先在本刊连裁书中有关吴建民在联合国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一名中国外交官谈到,不能简单地用“软”、“硬”来界定中国外交,斗争和妥协都不是外交的目的,而是方式和选项。从事后公众的反应来看,他的观点市场不大。可见,不少国人把哲言“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单纯理解为“外交就是妥协”,而把“艺术”二字丢了。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的外交星空,群星璀璨,其中有这样一颗星十分特别:他是开国上将,却曾未领过兵、打过仗;对于外交,他是半路出家,却为新中国的外交屡建奇功;建国后,他未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却可以列席党的最高层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1962年,他逝世后,各界公祭,周恩来主祭,祭礼极为隆重。  相似文献   

18.
白晓波 《湘潮》2012,(8):20-23
毛泽东是新中国对外方针的主要奠基者。在新中国的外交舞台上.他指点江山、纵横捭阖.展现了非同寻常的个人魅力和灵活的外交手腕,以及独到的个人价值取向和交友原则。他在与国际友人的交往中,总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上,无论与谁交往,他都论理论情,以道理服人,以胸怀容人。  相似文献   

19.
刘新生 《党史纵横》2005,(11):25-28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在长达44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驻美、英、法等大国的使节及派驻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代表,也担任过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和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还出席过两次大战结束时讨论战后问题的巴黎和会和旧金山会议,晚年又出任国际法院法官。他以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超人的机智,致力于国际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热爱祖国,勇挑重担,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身为一个大国的总理,周恩来日理万机、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操劳了将近30个春秋,为新中国的外交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数十年的外交赠礼中,可以称为经典并被后世传诵的,要属他独具匠心地巧把1964年金秋10月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照片——"蘑菇云"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