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英超 《党史纵横》2001,(11):1-1
我是一名基层党委的党务工作者,1995年与《党史纵横》杂志偶然结识。从那时起,《党史纵横》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每篇必读,爱不释手,喜爱之至。7年来,我感到《党史纵横》作为名副其实的党刊,没有框框,不呆板,办得非常有个性。她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格调清新。从阅读中,我体会到了贵刊编辑们的敬业精神,每个栏目都办得很精彩又各有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党刊以一种生动活泼,亲切可信的风格走近广大读者,使其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几年来,《党史纵横》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使我…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党史工作者,从事党史工作多年。自2000年退休后,便自费订阅了《党史纵横》杂志,直到今天,是《党史纵横》的忠实读者。其实,与《党史纵横》“结缘”已经有许多个年头了。早在退休前,从事党史工作的时候,就十分喜爱这本杂志。因为它不仅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而且题材广泛,很有权威性,加之运用了生动的形式,使人读起来兴致盎然,爱不释手。每期必读《党史纵横》,常常沉浸在她丰厚的知识内涵中。我总是在阅读的时候,准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把杂志中有用的知识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光笔记就写下了厚厚的好几本。党史知识丰富了,工作起来也觉得…  相似文献   

3.
我孙子边峰,19周岁,每次到我家来都要阅读《党史纵横》,他说读这样的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让人聪明,催人奋进.去年七月他被本溪市高级中学保送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科系.今年春节放假期间,来到我家第一件事就向我索要《党史纵横》.因为我的《党史纵横》都按年份装订成册.提在一起了.于是  相似文献   

4.
省委机关印刷厂承印期刊杂志十几种,就各种刊物的广告宣传力度及其发行量比较而言,《党史纵横》杂志不在上乘。但我们的干部、工人对《党史纵横》却情有独钟。多年来,我们“近水楼台”免费阅读《党史纵横》的种种现象足可表明本短文所拟标题并非夸张。现象之一:我和印刷厂厂长、业务人员的办公桌上、书柜里都存放着《党史纵横》杂志的半成品或成品,一有时间就仔细翻阅,品味其丰富的内涵。现象之二:我不常深入生产车间,但每次到车间参加生产劳动、了解工作情况时,常看到校对人员,印刷、装订工人在翻阅《党史纵横》杂志的半成品或成…  相似文献   

5.
学习和研究党史的良师益友─—谈《北京党史研究》公开出版一周年兆兵多年来我作为《北京党史研究》的热心读者,一直把它作为我的良师益友,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关注着它的茁壮成长。看到它公开出版一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倍感亲切,特别高兴。在国内出版的数十种史学刊...  相似文献   

6.
我离休后专门从事撰写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帅、名人传记作品,经常为全国各地党史刊物撰搞、投稿。几次从武汉到沈阳,与《党史纵横》总编接触,看到辽宁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党史纵横》月刊。在全国众多的党史刊物中,我觉得《党史纵横》办得相当不错,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退休之后,我就开始阅读《党史纵横》, 5年来, 60期《党史纵横》的文章我都看过,有些文章还反复看了几遍,特别是"伟人风采"、"名人传略"、"往事珍闻"等栏目文章更是百看不厌。读《党史纵横》使我受益匪浅。 我之所以对《党史纵横》情有独钟,是因为她是一本可读性很强,集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的好刊。她告诉人们,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思想斗争史,艰苦创业史,前辈奉献史,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史,推动社会的进步史;她告诉人们,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个胜利成果都来之不易,我们不要忘记昨天,更加珍惜今天,…  相似文献   

8.
我感谢老干科为我们老同志每人订阅了一份《党史纵横》杂志。刚一看《党史纵横》,以为它准是一本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是专门家看的刊物。哪知开卷一读,才知道它十分平易近人,活泼可  相似文献   

9.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和《党史纵横》相识。 那一次,我到老同志张绍玉家串门,他向我介绍了贵刊《党史纵横》。当我翻开杂志,即被栏目中的每一个标题所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见我爱不释手的样子,便又找出几本送给我,并说:“你也当过兵,也是一名党员,有必要读读《党史纵横》。”我知道他  相似文献   

10.
我与《党史纵横》月刊结识是一种偶然.1995年年初的一天,我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报刊,随意中从报刊架上取下《党史纵横》翻看.刚看完栏目,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上了.从那时起,《党史纵横》这本刊物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每篇必读.从阅读中,我体会到编辑同志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每个栏目都办得很认真,各有特色;编发的每篇文章,经过编者的精心修饰,有如流畅的清泉,出现在读者面前;她融文史性、知识性、哲理性、可读性于一体;起到了政治上引导、思想上启发、精神上鼓舞的积极作用.我把这本刊物推荐给其他几位离退休干部阅读,他们读后也都赞不绝口.大东区工商局离休干部邹福茂说:“《党史纵横》不但我爱看,我老伴和子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横》杂志,一直是我从事党史工作必不可少的案头书。 在史料征集、编写和研究阶段,《党史纵横》中的许多文章给我以重要启示。如:1998年第5期《牢记“民以食为天”的国策》对于研究60年代的农业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往事珍闻”、“名人轶  相似文献   

12.
我是《党史纵横》的忠实读者,对该杂志可谓情深意切,这不仅是刊登的文章历史真实性、生动可用性强,而且与我三十年的军队工作有关。长期的军旅生涯,长期的军营政治生活环境,是我对《党史纵横》杂志倍感亲切的主要原因。同时,它对于我们了解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 《党史纵横》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历史告诉今天与未来”,昭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长征的雪山草地…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那就是《党史纵横》。四个端端正正的大字,鲜红耀眼,质朴无华,顿然叫人好感。展页一看,果然令我心里一损而拭目阅之:“辽沈战役”、“××将军的回忆”、“锦北渗透白刃见红……”她所讲述的事使我关注,她所提到的人使我感到熟悉和亲切。从此我成了她的老订户、老读者,天长日久多少个岁月未落过一期。记得只有一期,我好。必借寄给了人,没收回来,一直空缺,我与编辑部联系想补上,使我失望的是它库存亦无此期,迄今叹为“遗憾”!我认为,《党史纵横》虽篇幅单薄…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横》编辑部并转四川省平昌县委党史工委负责同志: 我是舒玉璋烈士的二胞弟舒玉瓒,81岁,现任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当我拜读白明高同志投稿辽宁省委《党史纵横》杂志,所刊出的《黄埔教官,巴山英烈——记辽宁满族烈士舒玉  相似文献   

15.
我自 1995年订阅《党史纵横》以后,便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6年来不但年年订,认真读,而且将每年的 12本合订成一大册,精心保管。如今已有 6大册 72本放在书架上供家人、亲朋友邻阅读。   由于《党史纵横》刊载的丰富内容,多是档案馆里找不到,历史书上看不着的鲜为人知的真实史料,读了以后给人以新鲜惊奇、可亲可爱之感。尤其是那些老前辈、革命先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实,让人十分敬佩,颇受感动,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越读越爱读。所以,每当我读完上期便盼下期,一旦又一期到手则急不可待,津津有味的仔细详读直至满足为止。阅读…  相似文献   

16.
<正>我省乃至全国著名党史刊物——《世纪风采》创办已经30年了,它为我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传播了丰富的党史知识,提高了我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又是我发表党史文章的重要阵地。《世纪风采》成了我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把江阴党史人物推上《世纪风采》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办的《世纪风采》创刊于1994年1月。刚收到创刊号,我就接到该刊副主编陈鸿祥的来信,约我撰写《江抗女杰于玲》。  相似文献   

17.
正《党史纵横》杂志为中国共产党类综合性核心期刊,是辽宁唯一一本党史类期刊,也是全国党史类四大核心期刊之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纵横》自1988年创刊以来,一直以党史、军史、外交史等红色资源为主要传播内容,权威厚重,可读性强,已成为深受社会各界广大读者欢迎的党史学习平台。在2018年辽宁省直事业单位改革中,《党史纵横》杂志融入了辽宁党刊集群,隶属于共产党员杂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大潮中,各类杂志有如雨后春笋,但在诸多刊物中,真正被世人所赞许的并不很多。《党史纵横》堪称一枝独秀,无愧百花丛中的姣姣者。这份杂志已在辽西朝阳人们心中产生震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一位曾参加过辽沈战役的离休干部含着泪花对我说:“我老了,总爱找点书看,《党史纵横》是我最爱读的刊物,每期必读。它把我的思绪带向了当年血与火的战场,勾起我许多回忆。这个刊物的文章写得实实在在,全是真人真事:用这些史实教育人们是最好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9.
每次收到《党史纵横》期刊,我都是利用晚间一气儿读完.不知怎的,对它,我真是喜爱之至.每读一期都有许多收获.作为一名老读者,我感到《党史纵横》这些年来,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内容健康丰富,形式活泼新颖,格调清新幽雅,得有自己的个性.它敢于独树一帜,但又不搞一时冲动,追求效应,而是一如既往,稳健自如;既包容方方面面的重要史实,又易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打破了生硬教条  相似文献   

20.
《党史纵横》编辑部同志:喜看《党史纵横》有三年之久了。以今年第5、6期为例,我最喜爱的文章除了《骆驼精神光耀千秋》、《一片深情在辽宁》外,对于《破解彭德怀悲剧之谜》这类内容翔实、评价客观的文章尤为喜欢!它能拓展人们的视野、提升人们的判断能力,使人受益匪浅。为使贵刊办得更加贴近读者,我不揣冒昧把久藏在心里的五点建议倾吐出来,供诸位编者参考。一、文章精要简短些。诚望多组编一些像《邓小平千里护妻》(1400字左右)、《毛泽东为黄埔军校秘密招生》(700字左右)、《孙中山联共的三大动因》(600字左右)等短文。短文章易使人先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