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8,(11):56-58
江云同志: 你好! 读罢你的来信,我深有同感。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然而,世间万象,朋友种种,往往是“成也朋友,败也朋友”一你在信中表达的对朋友既怀渴望之意,又生害怕之心,我认为,你道出了当今干部交友中的一大困惑,很值得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06,(11):64-65
朋友,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儿。什么是朋友?按郑玄的说法:“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自古以来,“亲朋好友”就成为—体,分不清亲人和朋友哪一个更亲近。难怪《论语》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慨和“朋友信之”的教诲。大概正是这一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才有了“多个朋友多条路”、“为朋友两肋插刀”、“宁让朋友负我,我决不负朋友”之类令人动容的“朋友情结”;难怪人们会将“重朋友、重感情”的赞语郑重地送给“朋友情结”深厚的人。  相似文献   

3.
朋友最近买了车,一辆自动挡豪华型轿车。朋友最初的计划是买一辆二手车,有同事说,二手车总不好吧,五六万元应该可以买辆新车了。朋友觉得挺有道理.于是把买二手车的计划放弃了。朋友选定了街面上到处在开的普桑,可一些朋友说,普桑太平常了,也不像家庭用车,加上两三万元,可以买更好的车型。朋友想想也对,于是把购车资金从五六万井到八九万元。  相似文献   

4.
真友与伪朋     
郭庆晨 《党课》2009,(8):125-126
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朋友,以及朋友的身份地位如何,是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没有根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从这些久传不衰的谚语中,可以感觉到交友对人生的重要性。是的,人不可没有朋友。混得再没有人缘,也不免会有一两个朋友。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言外之意,连秦桧这样千人指、万人骂的奸贼还有几个好朋友呢,何况常人乎?  相似文献   

5.
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可以推心置腹的却没有几个,相信这是现代社会人们的普遍心声。过去的人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的人面对突然造访的朋友,非但没有惊喜之情,反而私下惴惴不安。过去的人与人相识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是要经历过角色更替与世事沧桑的考验之后,才能尘埃落定、盖棺定论。而今天初次见面一句话相投便可以称兄道弟、呼姐喊妹,引之为朋友。然而一会儿朋友纷至沓来,如过江之鲫;一会儿朋友悄然而去,如过眼烟云,让我们不知不觉问对今日之朋友的真谛与信用度产生怀疑:是世界太奇妙,还是我们的思维变化太迟缓?笔者以为对“朋友”二字,还需仔细做一番梳理与考量。  相似文献   

6.
语丝     
思嘉 《党建文汇》2014,(8):62-62
☆没有朋友,去寻找;找到朋友,要珍惜。 ☆羊群和睦,狼不可怕。 ☆钱多不如朋友多。  相似文献   

7.
人生在世,谁没有几个朋友?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所说:一个人生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没有朋友;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朋友。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固然与客观环境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他自身的思想和努力。交好友,一生受益;交恶友,抱憾终生。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乏因结交朋友而影响个人命运的事例。  相似文献   

8.
姜平 《党史纵横》2013,(12):22-22
《党史纵横》杂志与我共同走过了10年,真正是我相识、相交、相帮的朋友。离不开的朋友,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段易良 《求贤》2009,(10):28-28
什么样的朋友是有益的朋友呢?孔子曰:“益者三友”。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  相似文献   

10.
陈彤 《党员文摘》2006,(11):18-19
我有两个朋友,朋友甲和朋友乙。一日,朋友甲发现自己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需要大笔治疗费.而不巧的是她刚刚用按揭的方式买了一套房子,这意味着她手里不但现金紧张,而且还可能面临还贷等一系列压力.惟一可行的方式是将她的这套房子以高价租出去。我帮助她贴广告、找中介公司.但是由于她那套房子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很难在短时间内租出去。这个时候我的朋友乙听说此事,决定拔刀相助.愿意租这套房子。谈妥月租金4000元.这笔钱恰巧可以付按揭、供暖以及物业管理费等等,算是解了朋友甲的燃眉之急。当第一个月的租金送到朋友甲手中,她感动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1.
何为朋友?     
人生路上,需要朋友。一声“朋友”,顿时多了一份亲切、亲热和亲近。就连历来正襟危坐的圣人孔子对朋友也情有独钟,他用难得的不加掩饰的心情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2.
在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中,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被赖昌星用54万元俘虏。当记者问庄“你与赖昌星是什么关系”时,庄毫不隐讳地回答:“朋友关系”。其他被赖昌星糖弹击倒的腐败官员,也都自认为与赖昌星是“朋友关系”。懒昌星看重的也是这个“朋友关系”。如果没有一批高官朋友为赖“开绿灯”,赖的巨额走私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一批高官朋友为赖撑起“保护伞”,一百个赖昌星也早就被打掉了。所以,赖昌星包藏祸心,千方百计地往领导者的“朋友”行列里挤。  相似文献   

13.
催债妙招     
一年前,朋友老孙开了一家饭店。老孙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捧场的朋友很多,饭店生意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14.
一位父亲带着8岁的女儿去朋友家串门,朋友热情相迎,并赶忙沏茶:父女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朋友把茶杯倒满水,然后把暖瓶放到茶几旁。随后,朋友又进卧室取东西,可就在这时,暖瓶嘭的一声,竟然爆裂了,热腾腾的开水流了一地。需要说明的,父女两个确实没碰暖瓶。朋友听见响声,连忙从卧室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滕秀娥 《新湘评论》2013,(18):58-58
年前应朋友之邀有幸去了一趟丹麦。第二天,随朋友在他所居住的城市赫尔辛格的大街上闲逛,来到一扇大门前,朋友指着里面对我说:“你猜猜,这里是什么单位?”  相似文献   

16.
陈雄 《廉政瞭望》2010,(13):51-51
和朋友到一家单位办事,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女领导,精明干练且深谙人情世故。朋友与女领导较熟,办完正事,他们就开始闲扯,年过40的女领导突然来了一句:“我离婚了!”旁边没有别人,朋友和我一下子怔在那里,有点突然和尴尬。但我想女领导既然对我们说她的私事,说明没把我们当外人看的,于是和朋友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17.
游宇明 《唯实》2008,(11):95-95
朋友在一家单位的财务处工作,单位新建了一栋大楼,质量很差,质鉴站出具了质量不合格报告,按国家有关规定工程款应该停付,可领导一天一个电话让其把款打到承建方的账上。朋友有意拖延,想等领导变更决定,可领导当面又交代说,两天之内,建筑款没有付出去,让朋友背着铺盖走人。不得已,身为下级的朋友只好屈从了领导的意志。  相似文献   

18.
慎对朋友。作为领导干部的家属,不但要谨慎对待自己的朋友,更要谨慎对待配偶的朋友。领导干部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有时回到家中也难免应酬。其家属面对上门者,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较强的观察力,分辨清楚上门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执着于将朋友的三六九等,按我们的亲疏程度一一分开。可后来发现,更复杂的问题却你觉得你是我一等的朋友,可以子重点幼儿园的名额问题,而我却觉得咱俩还没铁到这个程度。帮吧,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欠下大人情;不帮呢,又不忍辜负你的重托……这种状况的结果就是,常有人投诉有些“朋友”的越分举动:跟这个朋友一起去旅行。  相似文献   

20.
六六 《新湘评论》2010,(12):25-26
看了几对朋友的孩子,听朋友讲对孩子的教育,再观察孩子的言行,不禁有些担心祖国的花朵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