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中的"上海五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中国上海举行会晤,创建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此后,五国元首每年举行一次会晤。2000年7月,五国元首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第五次会晤,决定发展五国全面合作,将“上海五国”由会晤机制变成地区全面合作机制。今年6月将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五国元首会晤,必将大大推进五国全面合作和“上海五国”机制向更高层次转变。“上海五国”进程的创建和发展,不仅促进了五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五国和亚太地区安全,为在冷战后摒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的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重…  相似文献   

2.
经济关系是国家关系的物质基础.按照中俄两国元首2014年5月上海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俄关系已经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其内涵明确包括“全面深化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为了将两国经济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必须深入分析影响两国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据此探讨积极稳妥的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1996年 4月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首次会晤 ,并启动了五国元首每年一次、轮流在五国会晤的机制 ,又称“上海五国”机制。五国首脑已举行 5次会晤 ,就地区安全、友好合作以及充实完善“上海五国”机制等问题 ,达成广泛的共识。 2 0 0 1年 6月 ,中俄哈吉塔五国将在上海举行第六次元首会晤 ,进一步探讨深化安全合作的具体措施 ,并推动五国在政治、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合作。(一 )从边界谈判到地区性多边安全合作。“上海五国”机制 ,起始于 80年代后期的中苏两国关于裁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保持边境…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已正常运转多年,它对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本文特对这一机制的形成和运作作一介绍。 1992年12月,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加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双方商定保持各个级别的经常性的政治对话,包括高级对话”。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时,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与交流,“特别是保持两国最高层领导人的交流”。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又指出,双方“愿意继续定期举行频繁和建设性的高层和最高级别对活”。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时,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同年12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并为此设立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现将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中俄两国元首和两国总理达成重要合作共识,将致力于将两国的政治互信转化为经济互动,将国家层面的合作转化为毗邻区域的地方合作,从而为全世界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典范。两国最主要的毗邻区域——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前景广阔且意义重大。中俄已就改变传统的经济合作模式、打造创新性的合作模式,达成共识。中俄的经济合作已由简单的商品贸易发展到投资合作战略,2012年的中俄总理会晤期间,双方还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6.
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中俄关系在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胡锦涛主席成功对俄罗斯国事访问并出席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继而两国元首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和G20峰会等国际会议期间频频会晤,商讨加速推进两国各领域合作大计。随后普京总理成功访华,两国政府和企业签署数十项合作协议及合同,使两国政经关系实现重大突破,各领域合作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9年2月大事:(一)朱钅容基总理访俄,扩大俄中经贸合作。24日,中国朱钅容基总理对俄罗斯联邦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四次定期会晤。此行主要是落实江主席与叶利钦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全面促进中俄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双...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其广阔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俄两国是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在经受了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后,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中俄政府总理定期会晤制度框架下,建立了两国经济合作对话与协商机制。近年来,中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相互投资不断增加,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全面发展。全面提升贸易质量,扩大贸易规模,增加相互投资,深化能源合作,推动地区间和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加强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将成为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1999年2月24—27日,朱镕基总理访问莫斯科,与俄总理普里马科夫举行定期工作会晤。这是中俄自1996年12月首次启动两国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以来举行的第四次会晤,也是中国政府换届和俄政府两次更迭后,双方新总理的首次会晤。此次会晤是在俄国内遭受金融危机重创、中俄贸易额下降的形势下举行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引起俄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并纷纷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0.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1996年建立以来,经过两国政府与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培育,进入了日臻成熟、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2001年7月,双方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世代睦邻友好和全面战略协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已经扩大为“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2003年5月,胡锦涛主席首次成功访俄以及9月举行的两国总理第八次会晤,又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双方的《联合声明》指出:“为巩固和扩大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双方商定,…  相似文献   

11.
形成背景 “上海五国”机制最初起源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谈判。1996年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后,这种定期会晤逐渐被固定下来。由于五国元首的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这一逐渐完善起来的合作形式被称为“上海五国”机制。  相似文献   

12.
1997年4月22—26日,江泽民主席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举行高级会晤,这是自1996年4月叶利钦访问中国中俄两国首脑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的又一次重要会晤,也是中俄建交以来两国高级首脑的第5次峰会。这次会晤不仅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两国沿着已确立的框架发展国家关系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中俄关系、深化睦邻友好、开拓合作领域、加强经贸合作是中俄第五次最高级会晤的中心议题。中俄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的现状和前景及重大的国际问题达成共识,宣布中俄东段国界堪界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自1992以来逐渐确定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信任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稳固。中俄联合声明大大拓宽了两国经贸合作的领域,使其稳步地向高层次的合作发展。中俄关系迈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14.
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是实现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把两国经贸科技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不仅符合两国根本性和长远性利益,而且对建立多极化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自80年代末中俄(当时为苏联)两国关系正常化到现在的10年间,应该肯定地说,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积极地。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1998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非正式会晤极大地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并将按既定的战略目标继续深化实质性的合作。然而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和两国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4年5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第四次峰会和中俄首脑实现第七次会晤,两国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签订包括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合同期30年、金额高达4 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在内的天然气大单,涉及投资、贸易、矿产资源开发、基础工程建设等项目,合同数额大、期限长、涵盖面广、数量达40余个的一揽子国家层面协议,两国在外交、政治、经济、科技、环保、旅游、人文等领域的互利共赢模式和深度合作机制得到再确认,两国战略协作进入层次更高、合作领域更广、合作程度更紧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晓丁 《欧亚观察》2001,(1):39-40
自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重要边境合作文件起,“上海五国”就成了世界上地区范围内邻国之问有效合作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俄两国高层领导频繁接触,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加强了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然而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却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三年下滑。在中俄两国政治关系持续升温的大好形势下,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缘何起伏跃宕、与两国政治关系发展不相协调?中国如何走出对俄贸易的低谷?笔者在这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中俄关系解冻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自叶利钦总统第一次访华至今不到6年的时间里,两国首脑5次会晤,发表了5个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在此期间不断加强,连上3个台阶:1992年12月,叶利钦总统第一次访华,双方…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26—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梅总统第二次访华,也是中俄元首今年内的第五次会晤。两国元首如此密集会晤,足以显示中俄关系在双方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会晤中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将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梅德韦杰夫称:“发展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绝不动摇。”  相似文献   

19.
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不断提升,军事、经贸、科技、金融、能源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连续取得丰硕成果。虽然两国关系中尚存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美国新政府也试图"拉俄抑华",但所有这些都不会影响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健发展势头。发展互利合作关系是两国长期的战略选择,不受外部因素干扰,俄国内对发展对华关系亦有普遍共识。中俄两国互利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中俄“国家年”活动是中俄两国元首为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在中俄关系史上有里程碑意义。吉林省与俄罗斯毗邻,对俄经贸合作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把握契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发展对俄经贸合作,是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