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幸福是人们对一定时期“自身状况的满意”.然而在现代性思潮的影响下,幸福的追求演变成对物质财富的无止境占有和消费,致使幸福陷入了前提性的危机与困惑,即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却是压力的倍增,幸福感的疏离.究其根源,在于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物质化致使幸福“物化”,在于工具理性的驱动下人之存在价值的迷失导致幸福的“工具化”,以及技术理性的张扬加剧幸福的“虚无化”.  相似文献   

2.
自然法、自然状态理论在近代以前颇受欢迎.其理论基点在于某种正义的应然,无论是自我保全还是追求幸福生活,都是理性谋划的结果,是符合正义的。在近代,罗尔斯设计了一个无知之幕,也就是公共之善,通过对人类整体生活的关切.或者说是对个体未来不幸的可预知的恐惧.社会中的个体关注代际与来来的幸福,至少可以避免不幸。基于此,给予不幸者利益分配上的照顾,这种照顾与其说是对同类不幸的悲悯,更像是慈善的储蓄。这些理论都是理性与平等精神支撑的以单一的人际关系或者说人际利益关系为基础的考量人类幸福源泉的学说,这种逻辑不仅在抽象的政治学理论中绽放光芒,而且具有相当的普世性。可在这种原初状态下设计情形来研究行政伦理。  相似文献   

3.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其幸福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对人生的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投身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动力,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教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积极思考生命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达到追求幸福的三重境界:正确认识幸福,学会感受幸福,真正获得幸福,实现对幸福的知情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王学浩 《学理论》2012,(17):48-50
对幸福的理解与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思维方式的不同致使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千差万别,而对幸福的理解归根结底在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贯彻着对人类本质和幸福的孜孜追求,并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对幸福理解的缺陷,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过程思想,强调幸福的过程性.同时,他与其他过程思想哲学大师们之幸福观的相比较之下,在幸福的理解上突显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实现了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一个派生性范畴,它的内涵取决于人性的预设和政制的性质。从人性"理性—善"视角看,幸福在于德性的完满程度,幸福之人是理性起支配作用、激情和欲望受到德性节制之人。从人性"欲望—恶"的视角观之,幸福是个体的感觉和状态,是欲望的满足和激情的绽放。然而,单论幸福观的人性基础尚不足够,幸福的含义还有赖于政体的本性及其教诲。与古人生活在自然的第一洞穴相比,现代人生活在诸种幻象建构的第二洞穴之中。因此,政治哲学的反思就要拆解古今的法—权之变(自然法—自然权利转换),评判幸福内容的主—客之变(客观性—主观性转变),进而为获得幸福的真理性见解扫清地平。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既是一种个体感受,也是可以培养的一种能力。能力包含个体潜藏着的尚未显露的素质部分,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学习、锻炼得到开发,在未来得以显现并发挥作用。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幸福能力对于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幸福的能力是幸福能力培养之原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认识什么是幸福,才能发现幸福;获得幸福的能力是幸福能力培养之核心,只有保持身心健康、保持积极状态、保持中庸之心,才能获得幸福;拓展幸福的能力是幸福能力培养之升华,只有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世界,才能拓展幸福。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拓展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审美活动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应运而生,表明了中国美学正不断走向成熟。生活美学倡导环境审美模式,强调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注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融合,其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新生。生活美学的理论意义在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美学重构;社会意义在于有利于"和谐"意识的传达;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助推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幸福理想的追求。生活美学倡导人们以积极和奋斗的心态实现人自身和社会环境的美化,这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使"幸福生活"变为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青年人的愿望和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活方式问题越来越引起青年人的关注,尤其是女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能直接反映她们的理想、兴趣、爱好和需求。她们期望着能在生活方式的变革、进步中使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趋于理想,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方式的变革中来。为了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最近,笔者对哈尔滨市青年纺织女工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现代视域中的"孔颜之乐"涉及幸福与幸福感、情感与理性、存在与境界,"乐感""乐境"是德性幸福的鲜明特质。道德理想主义的"德福一致"构成儒家幸福观的理论预设与逻辑起点。生活儒学追求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和谐,德性原则下的功利幸福获得合理性确认。理想人格是德性幸福的主体承担者,"成人之道"是全面发展幸福价值的实现路径。儒家多维指向和多样形态的德性幸福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广义逻辑。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实现人民满意、人民幸福是我国各地方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通过收集各类资料并编写脚本,我们发现重庆市政府在"宜居重庆"的改革实践中,通过"做对蛋糕"而不是"分对蛋糕"提供了人民满意的物质性公共服务,使人民的满意度增强和幸福感提升。其对于我国其他地方政府的启示性价值在于:实际上,没有抽象的精神生活、没有抽象的满意,只有通过人民需要的物质生产才能够促进人民满意;只有"生产对的,而非生产贵的"才能满足人民需要;没有抽象的"幸福指数",至少从目前来看,只有"做对了蛋糕"的物质提高才是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试析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幸福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淼  陈汉省 《理论导刊》2008,21(3):56-58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国度,人们对幸福的定位和追求不一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幸福的要求更加体现出时代特征与和谐特质,作为城市,必须适应这种历史变化,抓住影响城市人们幸福安康的关键因素和突出矛盾,着眼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薄弱环节,加大建设力度,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城市的幸福支撑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导平 《党政论坛》2010,(19):14-15
追求人民幸福不仅是一种崇高理想,更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幸福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民幸福观,始终把致力于人民幸福作为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把人民幸福作为革命和执政追求的目标,时刻关注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3.
吴超 《学理论》2013,(15):43-44
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追求,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善和幸福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探讨了什么是善和幸福。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全面认知善和幸福,用理性的思想指导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2)
回族穆斯林追求"两世吉庆",就是鼓励穆斯林既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又追求来世生活的幸福,为两个世界祝福。"两世吉庆"涉及回族人生观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及生死观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唤起人们对今世文明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死持坦然的态度,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近200年前,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曾说"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是对于幸福的追求".20世纪70年代,不丹的国王旺楚克首次提出"国民幸福总值"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概念,认为国家政策应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的"中国梦"讲话,其本质内涵在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也就是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人民追梦圆梦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7)
幸福作为衡量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状态,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看来,现实的人是追求幸福的主体,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现实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幸福的保障。中国梦的提出,其实质就是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指导,必须坚持"三个必须",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民全面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王学浩 《学理论》2012,(20):38-40
哲学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具体为探寻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解读并指导人类追求幸福。然而,在传统哲学的理论视野中,人类的幸福处于异化的状态中,幸福被视为人类生理欲望的满足、理性思维的结果或"上帝"的赐予,最终导致人类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的片面性。幸福关乎人的本质的真正理解。幸福不是静态的、纯粹的感观享受或理性追求。幸福是一个过程,其内涵上体现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性活动,是不断生成的创造性过程。同时,幸福具有社会性,内在的要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阐释,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中学时代的三篇作文集中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道德反思。对基督教道德的论证表达了其追求完美的道德信念,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表达了要获得尊严和高尚必须追求公众幸福和个人自身完美统一的道德理想,对奥古斯都时代的道德评判反映了"幸福的时代"在于保障人民自由和为人民造福的道德标准。马克思中学时代的道德反思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快乐的感觉,幸福的诀窍就是让快乐系数大起来。“快乐系数”是人们将要满足的需求减去无法满足的需求的结果同现有需求的比值。幸福和痛苦是相对的,幸福在于地位、财富、物质享受程度,但更在于精神的丰富、道德的高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