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我国在新世纪重要的治国方针,实现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法律现象,包括各种法律关系、规范和行为,公民法律意识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主要内驱力。本文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几个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郭晓黎 《工会博览》2010,(5):185-185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维权的意识,以大学生遭受侵权的现象来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主要是从法律意识,法律常识和法律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创造法制环境,提高法律素质,培养法律意识来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袁朗铭 《法制博览》2024,(1):124-126
在现代社会,税收不仅关乎国家财政收入,更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增强,税收法律制度在各国的建设和完善中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税收法律制度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意义,阐述了税收法律制度如何塑造公民的法律意识、公平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并探讨了其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偏差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基础道德观念淡化、道德意识薄弱,部分大学生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缺乏法律意识,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事务缺少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大学生参与民主活动的机会不多,缺乏民主意识等四个方面。大学生法治人格指的是大学生个体的法治理念在心理和行为上稳定的、独特的反映,具体包含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人格,应从树立法治主体观念、加强道德建设、扎实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是,近些年来,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法律教育弱化的问题,小学生法律意识缺失、法治观念淡漠、法律学习意识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进而导致大部分小学生缺乏法律反思能力、法律实践能力.长此以往,青少年犯罪将会呈现出低龄化状态,提升小学生法律意识、提...  相似文献   

6.
李欣楠 《法制博览》2022,(11):61-63
建筑工程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在其施工阶段中法律问题频发,必须严肃对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人员较为混杂,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常出现的法律问题包括施工单位违法分包、施工安全事故、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应当从强化法律责任意识、明确劳务分包规定、抓牢施工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始终贯彻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思想,把青少年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广大青少年通过多年来的法制教育,关心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与形形色色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少年涉足高科技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有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电脑网络等领域在技术上未设防、我国法律规章严重滞后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需要我们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教育,提高单位的防范意识,加快制定网络法规和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介绍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深入推广法制理念,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培养学生形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养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精神,有效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对文化的定义及法律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本文在界定文化的概念之后,对法律文化进行界定,而法律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诉讼法律意识属于法律价值观念。本文提出了诉讼法律意识由"无讼"向"正义"转变的观点,并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导致不同的诉讼法律意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