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理论界就"犯罪构成理论"这一问题展开了复杂交错的争论和对话,主要体现在重构论、维持论和改良论之间的批评与反批评。本文在梳理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争议的基础,认为我们应当抛开三阶层还是四要件的桎梏,立足于中国本土,真正从解决司法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出发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犯罪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2.
犯罪构成理论作为刑法学理论的最核心内容,对于刑法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我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刑事司法领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笔者将在我国当前国情下进行一些犯罪构成理论问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刑事诉讼背景,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何朕 《法制博览》2013,(4):197-198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发源于英美法系的一项民事赔偿制度,其特点在于打破了民事责任补偿性的原则,通过设立高额的赔偿金以达到对侵权人进行惩罚的目的。正因如此,即使是在英美法系国家,学界对其的争议也不绝于耳。而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学说影响,一直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讳莫如深。但年来有学者建议在民法典起草过程中加入惩罚性赔偿的内容。本文将从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渊源、性质入手,分析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开 《法制博览》2022,(3):43-46
"但书"规定在不少方面都存在争议,"但书"规定是出罪依据还是入罪限制条件,抑或具备的只是宣示功能,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以及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中应该如何安排"但书"规定,具体是怎样运用的,这些问题都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在对行为进行考量时,就应该把"但书"规定置于其中,从"质"与"量"上考察是否为犯罪行为.通过对...  相似文献   

5.
犯罪对象无法取代犯罪客体,发挥后者在构成要件中的作用。犯罪客体有助于揭示犯罪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基础要件,是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永林 《法制博览》2013,(2):248+216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发展到今天,同国外流行的三阶理论,充分的显示出了其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将两种理论的比较,论述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安抗辩权存在双务合同中,它最早来源于大陆法系的德国民法,具体是在双务合同中,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足够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合同的情形,而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享有暂时中止履行自己义务的权利。1999年,我国的《合同法》就将不安抗辩权加入了抗辩权制度体系,不过是在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和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基础上的,自然是吸取了两种法系制度的特色部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协调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张婷 《工会博览》2010,(1):54-55
对侵权法功能的定位,是研究侵权法的基础。侵权法是否具有惩罚功能是我国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受大陆法系理论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学者并不赞同侵权法具有惩罚功能。笔者认为,侵权法的功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能固守传统。应该在尊重侵权法的法哲学基础上,结合社会基础的变化、法律理念的变化等,将侵权法的功能作为一个动态体系来考量。  相似文献   

9.
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现场易遭破坏,证据不易提取,侦办此类案件要提高证据意识,以投毒现场为中心全面取证,以犯罪构成要件为脉络全面构建证据体系。  相似文献   

10.
犯罪构成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刑法学犯罪论的基础。犯罪构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犯罪,是因为与行为有关的要素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的客体四个要件。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对自己罪行负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法人)。对于自然人来说,只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单位是人格化了的组织系统。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在进行犯罪活动时的思想意识活动。根据犯罪时的心理态度的不同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的外在的表现,包括行为、行为方式、行为对象、行为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活动赖以存在的特定的时空条件等要素。犯罪客体是主体的犯罪活动所侵害的社会利益。犯罪构成理论及其模式在刑法理论上和刑事司法实践中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犯罪构成概念的使用和体系的设置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等概念和要件之间存在着矛盾、竞合、不相协调等问题,本文拟就此提出几点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