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之际,台湾为荷兰殖民者所占领。永历十五年(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经过八个月的激烈战斗,荷兰总督终于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近年来,在我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同时,台湾却有人在加紧对台湾文化、教育的改造,如修改中小学教科书,试图把“台语”变为“国语”以代替普通话,削弱台胞特别是青少年的中华民族意识,切断台湾同胞同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联系。岛内的分离倾向已不只限于意识,而日...  相似文献   

3.
清代台湾班兵制研究季云飞康熙22年(1683年),施琅率军收取台湾,完成了清政府统一中国的大业。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和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请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台湾地区驻军万人,以固海疆。清政府戍台军...  相似文献   

4.
清代福建科举的地位在全国已相对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科举大省的地位,乡试举额位于全国各省前列。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后,台湾成为福建的一个府,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为止。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台湾的科举考试完全按照福建省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5.
注释体例     
《台湾研究》2012,(3):64-64
一、中文注释采用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于标点之后。注码号为[]二、注释例(一)著作类(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1页。(2)姜殿铭等编:《当代台湾大事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55页。(二)论文类(台港澳及海外刊物要注明刊号和出版年月)(1)郑岩:《台湾当局借“宪政改造”推进“法理台独”评析》,《台湾研究)}2005年第5期。(2)耿曙等:《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岸关系与台商角色》,台湾《中国大陆研究》第48卷第1期,2005年3月。(三)文集类  相似文献   

6.
看康熙帝同陈瑸的对话纪录知清统一后的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刘经发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廷统一了台湾,从此台湾处于统一的全国政权管辖之下,台湾同胞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这便密切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我国东南...  相似文献   

7.
清道光前期台湾社会发展概貌——《蠡测汇钞》的史学价值霍有光*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政府进军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率众归顺,从此,台湾置于清朝政府管辖之下,实现了祖国统一。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八年,蒋毓英编篡第一部10卷本《台湾府志》问世,至乾隆二...  相似文献   

8.
试论台湾的出口加工区俞剑平,俞达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台湾在六十年代中期,根据海岛经济的现状,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推行外向型经济,创办了出口加工区,运行至今已有28年,它不仅对台湾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台湾贸易政策及其影响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台湾作为WTO成员,必须积极调整其贸易及其相关政策,减少、消除贸易与投资的障碍,进一步开放市场,在WTO的国际经贸规范下进行公平的经济竞争。现在5年过去了,台湾总体贸易政策调整情况如何?台湾长期实行的限制性两岸贸易政策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10.
清代台湾建省述略白纯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将它建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是在晚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才完成的。此前,它隶于福建省。1737年,吴金首奏“宜将治台湾另分一省”,朝廷没有回应。建省之事沉寂140年后,袁保恒于1877年重奏“改福建巡...  相似文献   

11.
李细珠 《台湾研究》2023,(3):98-110
清朝政府在台湾实行积极的经济开发政策,如推行发展农业生产、减免田园赋税、促进商品贸易,以及兴办洋务事业等措施,不仅大大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促使闽台经贸圈形成,从经济上加速了台湾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使台湾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时期,在严重的边疆危机中,清朝政府加强海防建设,在台湾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使台湾建省之后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也得以顺利启动。“台独”论者所谓台湾的近代化起源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是罔顾历史事实的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生产网络下,台湾“产业空洞化”的讨论却无视经济全球化,固守本国或本地区,用传统的产业经济学来观察分析新经济问题,导致争论结果莫衷一是。本文从微观的台湾的本地制造(Madein Taiwan)与台湾制造(Madeby Taiwan)视角分析台湾产业空洞化,  相似文献   

13.
台美关系大事记(上)(1996年7~12月)周新莉7月19日美国前国防部助理部长傅立民抵台,参加《中国时报》主办的“两岸关系与亚太局势”国际研讨会。他在接受该报记者专访时说,两岸紧张情况并没有过去,整体情况的改善还要看台湾,台湾现在等于是处于“保释”...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人与台湾的关系(续)张寄谦(上接本刊1994年第1期第73页—编者)孙中山仍化名为吴仲,由内田甲特派士族清藤幸七郎陪同于1900年9月28日抵达基隆,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后藤新平不仅立即向上汇报,并且致电内务省请求:“关于孙逸仙...  相似文献   

15.
蔡鲲铭 《台湾研究》2010,(5):49-57,63
台湾的人口从1946年的609万人增加到2008年底的2,294万人;台湾的粗生育率从1951年的49.97‰(下同)下降到1960年的40,再下降到1967年的30及1984年的20,2004年之后更是一路下滑到10以下。台湾的总生育率也自1998年之后急转直下,在2007年的1.06成为东亚最低,  相似文献   

16.
试论台湾“宪改”的法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台湾“宪改”的法律作用盛健,党朝胜为了解决“中华民国”的“法统”危机,重新构架符合台湾现实的“宪政体制”,理顺内部关系,使“宪法领域”(宪法的适用范围)与“国家领域”(即其有效统治区)趋于一致,也为了解决其他政治矛盾,台湾当局从1991年开始,在...  相似文献   

17.
台湾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营利事业所得税(business incometax,相当于大陆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综合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相当于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合一的新所得税法,对所有营利所得统一实行一次课税原则,与其它各类所得公平对待。台湾“两税合一”制度改革是其税制建设中的重要举措,经过11年的实际运行与不断完善,已经可以对其利弊进行总结、评估,并为大陆正在进行的所得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羽 《台湾研究》2011,(1):50-54
1945年至1949年的台湾文化,是一个明确的转折时段,是台湾知识分子在遭受殖民统治后,踏上追寻祖国文化回归之路的重要阶段。《台湾文化》(1946.9.15—1950.12.1)的生存岁月恰好贯穿这一时段——光复伊始的去除日本殖民文化与1950年代的“色素文学”之间,  相似文献   

19.
注释体例     
《台湾研究》2013,(1):64-64
一、中文注释采用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号为[]二、注释例(一)著作类(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1页。(2)姜殿铭等编:《当代台湾大事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55页。  相似文献   

20.
两岸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台商大多采用离岸金融中心(OBU)方式融资,面对台资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引进台湾银行业有助于协助解决台商融资问题,也有利于拓宽竞争激慰的大陆市场。两岸签订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及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为台湾银行业带来新契机。台湾银行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策略伙伴进入大陆企业金融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利基客户,是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大陆消费金融潜力适合台湾经验,两岸银行业的竞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影响着两岸区域经济体共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