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它不仅体现于生产力理论之中,也蕴含在共同富裕理论之内,从而彰显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和伦理思想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可以简单概括为生产力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两个层次,本文试图把这两个层次置于经济伦理学视角之下,逐一进行分析,以求更充分揭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制度伦理思想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并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道德基础等问题上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制度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制度建设和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军事伦理思想是其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军事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学习、研究、运用这一理论,对于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人生观、价值观,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革命军人道德,加强我军革命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研究邓小平同志法制思想的精髓,是我国当前法制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特征为:一、实践性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萌之于实践、成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是极富应用功效、蕴含开拓功能的应用型法制理论。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邓小平从所遭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其深刻的理论内涵超越了以往理论上的社会主义要素论、社会主义特征论,超越了以往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模式论,超越了以往理论和实践中对待社会主义的"左"、右两种错误,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创新,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科学设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他还把这些思想理论付诸于实际,从而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鲍宏礼 《理论月刊》2003,21(12):25-27
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以全球化为理论视角审视了世界时代主题,在全球化的进程及趋势中建构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全球化为契机制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紧紧把握全球化浪潮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球性意义,邓小平全球化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80年代中期,尤其是经济运行加快走向市场化以来,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复杂。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众多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小平同志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指明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新课题,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应当采取的新举措,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结合海南省改革开放的实际,深入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丰富的行政改革思想,推动海南大特区的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由海南省行政学院主办的“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研讨会”于五月三十日上午在海口召开。海南省行政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古克武等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的行政改革思想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对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省行政学院副教授殷志静认为,邓小平同志对我国行政管理的深刻透视和理论阐发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例如,关于政府职能,他指出社…  相似文献   

10.
黄利秀 《前沿》2004,(6):16-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经济伦理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江泽民同志在坚持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许多新思想 ,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叶裕惠 《桂海论丛》2004,20(4):18-21
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观点,使中国在坚持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取得了长足进展.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更加认识到充分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本质区别,要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内容和形式,使我们的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都对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与毛泽东相比较而言,既有相同点和继承性,又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3.
宋令维  韩健 《桂海论丛》2008,24(6):13-16
邓小平的利益动力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创新和发展。它为我们启动和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重温邓小平的利益动力观,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贽 《桂海论丛》2008,24(5):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政策进入了全面调整和系统创新的时期,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等重大的民族理论成果。这些成果的基本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2005年中发【2005】10号文件提出的“12条”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陆莹 《桂海论丛》2004,20(4):26-28
邓小平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人口数量超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和矛盾,主张必须坚决控制人口增长;同时要通过教育解决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开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强调要牢固树立人均观念,走非传统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他的人口思想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发展是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之关键。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把发展民族经济同民族团结紧密结合、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试论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玉珍 《桂海论丛》2003,19(5):26-28
百色起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是邓小平对“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实践 ,邓小平正确地开展对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和兵运活动 ,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它所实施的以“分耕”形式为主的民族地区土地革命又是一个独创。百色起义把广西革命推向一个新高潮 ,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部制改革的实践诉求与目标指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大部制既是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政府机制改革的共识,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和实践诉求,其目标指向是构建"统一、高效、精简、廉价"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民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同许多政治现象一样,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探索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中,对民主有过深入的研究,多层次多侧面地论述过民主问题,对民主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则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热潮,国内的学者及时地将译著介绍到中国,一方面梳理、分析和探讨其基本的理论架构和内涵,另一方面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发掘理论资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提供实践支撑。准确把握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探讨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现实路径,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