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创新城镇发展模式及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云南省委、政府提出了“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发展战略。大势所趋,西双版纳州的“城镇上山”之路,如今也在这片热土落实展开。本文以西双版纳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为基础.对西双版纳州“城镇上山”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
正眉山市青神县河坝子镇玉蟾村,面积7.6平方公里,全村60%的土地为深丘山林,其中地势相对低洼、能进行适度耕种的土地仅4000余亩。多年来,因地形地势等诸多因素限制,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产业发展仅限于粗放的巨桉种植和零散难成规模的水稻、蔬果种植,土地产值低,村里闲置的土地、外出的务工者、留守的老弱百姓等是玉蟾村给外界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正雨天不湿鞋,晴天不沾灰;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用柴;出村柏油路,进村"风景"来;住上小别墅,家门口上班……这是毕节市大方县雨冲乡红旗村如今最真实的写照。走进红旗村,整齐的民居,宽敞的庭院,景色宜人的小游园……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沿着低丘缓坡穿村而过,远处山上茂密的树林已泛出浓浓绿意,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保洁员周佰芬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喝自来水,走水泥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农村土地整理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一项措施.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可以对农村的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土地的有效利用面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10,(7):62-62
<正>土地是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源,土地的开发利用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土地经济领域也是滋生腐败的高发区。一些领导干部栽在"土地"上,成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矿产业发展的优势、重点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矿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但在开发利用中存在勘探调查程度低、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开发利用率低、企业活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作为“国务院西部办委托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着重提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以及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生钰 《唯实》2015,(5):75-76
城市地下空间已成为一种稀缺的新型经济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对于土地稀缺和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江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江苏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向地下纵深拓展空间,是城市化过程中缓解土地资源稀缺的必然选择。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统计,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经济基础。江苏2006年人均GDP已经超过3500美元,加之土地资源稀缺。  相似文献   

8.
遵化市地处河北省东部,北倚长城、西望京城、南邻津唐、东通辽沈,是燕山南麓的一块低丘陵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佛园,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毗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新疆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深化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努力建立健康有序的国土资源市场秩序和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基本上是无偿使用,这是造成耕地严重浪费的原因之一。也是土地生产效率低的内在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土地承包经营中,切实实行有偿承包应是我们的基本政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土地承包经营形式: 一是抵押承包。即承包方以一定的抵押品,向发包方取得承包权力。抵押承包,可以是综合抵押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在城镇化发展中会涉及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目前在我国城乡结合部存在着土地资源紧张、交易市场较混乱,土地产权关系较模糊、资源配置欠科学,土地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利用的法制管理;强化珍惜土地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城乡结合部土地的科学利用;促进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党政干部论坛》2007,(4):F0004-F0004
武汉市黄陵区横店街位于武汉北郊,历来是京广线的名镇。南距汉口中心城区12公里,北距黄陂前川街13公里,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地势北高南低,平原、低丘居多,是黄陂致力打造的南部经济增长极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土地治理从最初的单纯以占补平衡为目标的土地整理到当前的土地综合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因其规模空前、目标多元、利益关系复杂,成为关注焦点。针对当前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在对河南省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但在不同资源禀赋下,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不同,会使资源配置效率的增进存在巨大差异。在实践中,当前土地综合整治的利益分配格局存在严重的弱点,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对立,使土地综合整治难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甚至可能危及全局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禀赋和利益格局对整治效果的双重作用,搭建科学的土地综合整治平台。  相似文献   

14.
英国:变废为宝英国把厨余垃圾堆肥发酵,成为有机肥料。闲置土地被投资开发利用,用垃圾处理后的有机肥改造土壤,被居民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15.
加快林业综合开发利用步伐努力实现小康目标刘万祥,王立恩林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把林业建设成为优质高产高效的产业,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在加强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小块土地为基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的经营体制,开始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深化农村改革,转换内在机制,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下面,我谈两点看法。 一、在坚持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深化农业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引导农业尽快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 我县是个山区农业大县,人均耕地近一亩,山场面积达471万亩,人均高达8亩。但因生产力水平低,已承包的土地和待开发利用的山场未充分发挥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关键在于深化农村土地承包改革。我们的经验是,应当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日益扩大。我国作为一个人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家,对土地的增量供给必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像我们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已极其稀缺,而城市要建设、经济要发展,占用土地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对矛盾。作为土地管理部门,我们认为,努力提高存量土地对建设项目的吸纳能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范珂  叶利军 《当代贵州》2013,(25):56-56
坡上村依托乌蒙大草原景区建设,做大做强产业链条,优化发展环境,做精做特品牌,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盘县四格乡坡上村位于贵州省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全村耕地多为缓坡台地,土地贫瘠,过去是全县乃至全省有名的贫困村。如今,坡上村依托乌蒙大草原景区建设,做大做强产业链条,优化发展环境,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9.
宜阳县地处熊耳山北边,洛河中游浅山丘陵地区。当地曾有首打油诗形象地概括了全县的地形地貌:“南岭北丘西南山,洛河-水中间穿,三山六丘-分川。”这种山多石头多、土地瘠薄,水源分布非常不均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农业生产,致使百分之九十的地带粮食缺口严重。  相似文献   

2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应对耕地碎片化、空间无序化、土地低效化、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手段,然对其因由缘起、内涵意蕴、风险价值尚无明确界定。为有效指导实践,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线性轨迹、理论要义和实践价值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治理活动历经“元点式”土地整理、平面“工程式”土地整治以及立体“事业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其内容包含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系统性是其时代要求,全域性和综合性是其内涵表征;从价值来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面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内生整合,潜在风险在于指标财政、精英俘获与上楼致负。为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价值,需要在实践中改革财税制度,党建引领村民自组织建设,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